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78篇 |
免费 | 13篇 |
国内免费 | 6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1篇 |
儿科学 | 6篇 |
妇产科学 | 4篇 |
基础医学 | 22篇 |
口腔科学 | 1篇 |
临床医学 | 65篇 |
内科学 | 21篇 |
神经病学 | 67篇 |
特种医学 | 23篇 |
外科学 | 17篇 |
综合类 | 101篇 |
预防医学 | 37篇 |
眼科学 | 6篇 |
药学 | 80篇 |
中国医学 | 37篇 |
肿瘤学 | 9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篇 |
2023年 | 5篇 |
2022年 | 8篇 |
2021年 | 10篇 |
2020年 | 4篇 |
2019年 | 10篇 |
2018年 | 12篇 |
2017年 | 3篇 |
2016年 | 7篇 |
2015年 | 6篇 |
2014年 | 17篇 |
2013年 | 27篇 |
2012年 | 19篇 |
2011年 | 23篇 |
2010年 | 28篇 |
2009年 | 30篇 |
2008年 | 23篇 |
2007年 | 11篇 |
2006年 | 27篇 |
2005年 | 15篇 |
2004年 | 16篇 |
2003年 | 14篇 |
2002年 | 11篇 |
2001年 | 30篇 |
2000年 | 18篇 |
1999年 | 16篇 |
1998年 | 10篇 |
1997年 | 11篇 |
1996年 | 13篇 |
1995年 | 10篇 |
1994年 | 13篇 |
1993年 | 7篇 |
1992年 | 4篇 |
1991年 | 5篇 |
1990年 | 3篇 |
1989年 | 5篇 |
1988年 | 6篇 |
1987年 | 4篇 |
1986年 | 3篇 |
1985年 | 2篇 |
1984年 | 1篇 |
1983年 | 3篇 |
1981年 | 2篇 |
1980年 | 1篇 |
1978年 | 1篇 |
1959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 毫秒
71.
贝沙罗汀的合成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贝沙罗汀的合成工艺。方法 以2,5-二甲基-2,5-己二醇为起始原料,经卤代、Friedel-Crafts烷基化反应、Friedel-Crafts酰化反应、Wittig反应、水解5步反应制得贝沙罗汀。结果与结论 目标化合物的结构经1H-NMR和MS谱确证,总收率为37.2%。改进后的工艺操作简便,有利于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72.
1989年10月至1990年11月,我们对17例自发性气胸行胸膜腔造影检查,其中特发性气胸14例,老慢支并发的继发性气胸3例。一、造影方法造影剂一般选用60%泛影葡胺40~60ml,加入2%普鲁卡因4 ml;2例并少量胸水者选用76%泛影葡胺造影。用前30分钟行碘、普鲁卡因过敏试验。阴性者在透视下选择肺压缩最明显的部位为穿刺点。局部 相似文献
73.
类风湿性关节炎病理生理学研究的新进展导致新型药物疗法的发展,这些药物在减缓病情进展和改善生活质量方面有很大的潜力。几种新药已经在临床试验中,这个试验包括此类药物对类风湿患者放射线方面进展的评价。这类新的有可能改变病情的药物,包括增生剂来氟米特,抗肿瘤坏死因子inflximab和etanercept以及抗白介素Ⅰ受体的已知产品ⅠL-ⅠRa。 相似文献
74.
目的 研究一种专用于颅颈交界区手术的新型撑开钳,及其在寰枢椎脱位(AAD)撑开复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设计制作新型撑开钳,用于30例寰枢椎脱位患者的撑开复位手术操作中.术后对患者进行随访,观察患者症状变化.对术前术后的寰齿间距(ADI)、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进行比较分析,评估改善率.结果 本组患者在手术过程中均未... 相似文献
75.
颅脑损伤首次CT检查阴性的原因分析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目的分析颅脑损伤首次CT检查而复查CT、MRI阳性的表现及原因。方法对我科收治的78例颅脑损伤首次CT检查阴性,但复查CT、MRI发现迟发性颅内病变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首次CT检查阴性但复查CT、MRI的阳性表现为迟发性血肿,脑干血肿,横窦沟硬膜外血肿,脑挫裂伤,蛛网膜下腔出血,硬膜下腔积液,弥漫性脑肿胀,弥漫性轴索损伤。首次CT检查阴性与检查时间,病变发展,受伤部位等因素有关。结论对首次头部CT检查阴性结果者,应仔细行神经系统的常规检查,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及时复查CT、MRI以指导治疗,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76.
目的总结大型、巨大型岩斜区脑膜瘤的诊治与显微外科手术切除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大型、巨大型岩斜区脑膜瘤病人的临床资料,肿瘤最大径3.0~8.2cm,病灶主体均位于岩斜区,采用显微外科手术切除肿瘤,其中颞下经小脑幕-岩尖入路9例,枕下乙状窦后入路3例,乙状窦前入路1例,幕上、下联合入路3例。结果脑膜瘤切除程度:SimpsonⅠ级切除5例,Ⅱ级切除1例,Ⅲ级切除1例,Ⅳ级切除9例。术后并发脑脊液耳漏2例,脑积水2例,癫1例,死亡1例。结论根据脑膜瘤大小、累及区域选择不同显微手术入路,术者应追求恰当的手术疗效/风险比值,而不是仅切除肿瘤,以免病人发生术后功能缺失,造成不良后果。 相似文献
77.
第三脑室病变的显微外科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第三脑室病变的外科治疗方法、技巧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15例第三脑室病变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经胼胝体入路11例,经额叶皮质-室间孔入路2例,经终板入路2例;术后5例行放疗,2例行化疗,1例行脑室腹腔分流术.结果全切8例.次全切5例.部分切除2例.术后脑积水均已解除,1例术后死亡;随访3~12月,14例患者基本恢复正常学习、工作.结论 合理的手术入路及熟练的手术技巧是提高切除率和改善预后的关键,辅以适当的术后放化疗有助于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78.
神经内镜的临床应用始于20世纪初,1910年Lespinasse[1]应用小儿膀胱镜行脉络丛烧灼术治疗儿童脑积水.1918年Dandy用鼻窦镜对脑室进行观察并尝试切除脉络丛,并取名为“脑室镜”.1986年Auer较为系统地提出内镜神经外科学的概念.1992年Bauer和Helllwig首先提出“微创神经外科(minimally invasive neurosurgery)”概念,这一新兴学科包括:内镜神经外科、血管内神经升科、放射神经外科、立体定向神经外科.发展至今,神经内镜已有百年历史,其进程较为曲折,其理念虽深入临床,但仍有待于有志之士更好更快地拓展,使其发挥更理想的作用. 相似文献
79.
近年来,交通事故致颅脑损伤病人急剧增加.我科1995~1999年共收治交通事故致颅脑损伤病人342例,现将病情特点及救治情况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