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8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6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6篇
妇产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22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65篇
内科学   21篇
神经病学   67篇
特种医学   23篇
外科学   17篇
综合类   101篇
预防医学   37篇
眼科学   6篇
药学   80篇
中国医学   37篇
肿瘤学   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3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 毫秒
71.
贝沙罗汀的合成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贝沙罗汀的合成工艺。方法 以2,5-二甲基-2,5-己二醇为起始原料,经卤代、Friedel-Crafts烷基化反应、Friedel-Crafts酰化反应、Wittig反应、水解5步反应制得贝沙罗汀。结果与结论 目标化合物的结构经1H-NMR和MS谱确证,总收率为37.2%。改进后的工艺操作简便,有利于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72.
1989年10月至1990年11月,我们对17例自发性气胸行胸膜腔造影检查,其中特发性气胸14例,老慢支并发的继发性气胸3例。一、造影方法造影剂一般选用60%泛影葡胺40~60ml,加入2%普鲁卡因4 ml;2例并少量胸水者选用76%泛影葡胺造影。用前30分钟行碘、普鲁卡因过敏试验。阴性者在透视下选择肺压缩最明显的部位为穿刺点。局部  相似文献   
73.
类风湿性关节炎病理生理学研究的新进展导致新型药物疗法的发展,这些药物在减缓病情进展和改善生活质量方面有很大的潜力。几种新药已经在临床试验中,这个试验包括此类药物对类风湿患者放射线方面进展的评价。这类新的有可能改变病情的药物,包括增生剂来氟米特,抗肿瘤坏死因子inflximab和etanercept以及抗白介素Ⅰ受体的已知产品ⅠL-ⅠRa。  相似文献   
74.
目的 研究一种专用于颅颈交界区手术的新型撑开钳,及其在寰枢椎脱位(AAD)撑开复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设计制作新型撑开钳,用于30例寰枢椎脱位患者的撑开复位手术操作中.术后对患者进行随访,观察患者症状变化.对术前术后的寰齿间距(ADI)、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进行比较分析,评估改善率.结果 本组患者在手术过程中均未...  相似文献   
75.
颅脑损伤首次CT检查阴性的原因分析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目的分析颅脑损伤首次CT检查而复查CT、MRI阳性的表现及原因。方法对我科收治的78例颅脑损伤首次CT检查阴性,但复查CT、MRI发现迟发性颅内病变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首次CT检查阴性但复查CT、MRI的阳性表现为迟发性血肿,脑干血肿,横窦沟硬膜外血肿,脑挫裂伤,蛛网膜下腔出血,硬膜下腔积液,弥漫性脑肿胀,弥漫性轴索损伤。首次CT检查阴性与检查时间,病变发展,受伤部位等因素有关。结论对首次头部CT检查阴性结果者,应仔细行神经系统的常规检查,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及时复查CT、MRI以指导治疗,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76.
目的总结大型、巨大型岩斜区脑膜瘤的诊治与显微外科手术切除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大型、巨大型岩斜区脑膜瘤病人的临床资料,肿瘤最大径3.0~8.2cm,病灶主体均位于岩斜区,采用显微外科手术切除肿瘤,其中颞下经小脑幕-岩尖入路9例,枕下乙状窦后入路3例,乙状窦前入路1例,幕上、下联合入路3例。结果脑膜瘤切除程度:SimpsonⅠ级切除5例,Ⅱ级切除1例,Ⅲ级切除1例,Ⅳ级切除9例。术后并发脑脊液耳漏2例,脑积水2例,癫1例,死亡1例。结论根据脑膜瘤大小、累及区域选择不同显微手术入路,术者应追求恰当的手术疗效/风险比值,而不是仅切除肿瘤,以免病人发生术后功能缺失,造成不良后果。  相似文献   
77.
第三脑室病变的显微外科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第三脑室病变的外科治疗方法、技巧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15例第三脑室病变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经胼胝体入路11例,经额叶皮质-室间孔入路2例,经终板入路2例;术后5例行放疗,2例行化疗,1例行脑室腹腔分流术.结果全切8例.次全切5例.部分切除2例.术后脑积水均已解除,1例术后死亡;随访3~12月,14例患者基本恢复正常学习、工作.结论 合理的手术入路及熟练的手术技巧是提高切除率和改善预后的关键,辅以适当的术后放化疗有助于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78.
刘窗溪 《贵州医药》2016,(4):339-340
神经内镜的临床应用始于20世纪初,1910年Lespinasse[1]应用小儿膀胱镜行脉络丛烧灼术治疗儿童脑积水.1918年Dandy用鼻窦镜对脑室进行观察并尝试切除脉络丛,并取名为“脑室镜”.1986年Auer较为系统地提出内镜神经外科学的概念.1992年Bauer和Helllwig首先提出“微创神经外科(minimally invasive neurosurgery)”概念,这一新兴学科包括:内镜神经外科、血管内神经升科、放射神经外科、立体定向神经外科.发展至今,神经内镜已有百年历史,其进程较为曲折,其理念虽深入临床,但仍有待于有志之士更好更快地拓展,使其发挥更理想的作用.  相似文献   
79.
孙健鸣  刘窗溪 《贵州医药》2000,24(12):723-723
近年来,交通事故致颅脑损伤病人急剧增加.我科1995~1999年共收治交通事故致颅脑损伤病人342例,现将病情特点及救治情况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8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