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18篇
特种医学   2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60例活动性肺结核治疗转归与随访的多层螺旋CT应用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活动性肺结核治疗转归肺部病变CT表现演变规律,评价CT在肺结核临床转归与随访中的价值。材料和方法:搜集60例获得细菌学治愈的涂阳活动性肺结核,观察治疗前、治疗后和随访6个月时的CT征象变化;并使用呼气末CT扫描,观察小气道阻塞与空气潴留征象,以及与肺功能参数的相关性。结果:在治疗前、治疗疗程结束和6个月随访3个阶段,肺结核活动性CT征象的检出率分别为95.0%、31.7%和1.7%。CT在治疗前活动性判定准确率为95.0%,在疗程结束后的活动性判定准确率为68.3%,在6个月后随访再次判断准确率达96.7%。疗程结束后至6个月CT扫描仍见76.5%(39例)肺内残留病变进一步缩小和吸收。小气道病变的气体潴留在治疗结束后持续存在,气体潴留体积与肺功能指标中FEF50%、MMEF呈显著相关(χ2=10.48,P<0.01)。结论:肺结核CT征象转归滞后于细菌学转归,仅凭CT征象对治疗后肺结核活动性判定存在限度;CT对肺结核细菌学治愈后的继发小气道病变的评价有较高价值。  相似文献   
22.
23.
多耐药结核督导治疗效果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多耐药结核病 (MDR)是指肺结核病人排出的结核菌对含雷米封和利福平 2种或 2种以上抗结核药物产生耐药的结核病。目前多耐药结核在我国某些地区出现了流行趋势 ,大连市城区历年来累计的慢性肺结核病人 1 0 0多例 ,由于缺乏有效的治疗和管理办法 ,相当一部分已失访。同时每年新发现的多耐药结核病例占涂阳新登记结核的 7%~ 9% 〔1〕。因此 ,建立完整的多耐药结核发现、登记、管理体系和推广标准化治疗原则是当务之急。 1 997年以来 ,我们按照WHO颁布的《处理耐药结核的指导原则》〔2〕系统开展了MDR的治疗管理工作。本文就多耐药结核的…  相似文献   
24.
大连市实施肺结核归口管理的作法与成效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目的 探讨归口管理在结核病控制中的作用。方法 在卫生行政部门的干预下,依据《大连市结核病防治管理办法》开展归口管理工作,。对转诊发现的涂阳病例全部予以全程监督化疗。结果 综合医院可疑肺结核报卡由1997年448张上升至2000年2533张。肺结核截留率由1997年74.0%下降至2000年2.8%。1997-1999年登记的新发涂阳病例中转诊发现分别占65.9%、88.0%、90.7%,新发涂阳登记率较归口前上升显著。新发涂阳病人登记满一年转归队伍分析,1997-1999年初治涂阳治愈率分别达93.9%,95.3%,94.9%。结论 1.病人发现水平与归口管理力度呈正比。2.综合医院可疑者转诊是发现新发涂阳病例的主要途径。3.归口管理DOTS是保证发涂阳病人高发现, 高治愈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25.
路希伟  伍建林 《中国防痨杂志》2007,29(1):25-28,I0001
目的 探讨不同类型活动性肺结核的CT表现特征.方法 搜集新发活动性肺结核51例,复发肺结核54例,慢性肺结核34例全部行螺旋CT检查,对比观察三种活动性肺结核的CT征象表现异同.结果 活动性CT征象:毛玻璃阴影、节段性分布小叶中心结节影、树芽征、肺实变和厚壁空洞在新发肺结核检出率分别为88.2%、82.4%、66.7%、27.5%和37.3%;复发肺结核分别为92.6%、72.2%、59.3%、33.3%和24.1%;慢性迁延性肺结核分别为38.2%、41.2%、32.3%、8.8%和76.4%.毛玻璃阴影和节段性分布小叶中心结节影、树芽征和肺实变的检出率在新发与复发病例间无显著差异性P>0.05,均明显高于慢性肺结核(P<0.01).而慢性肺结核厚壁空洞均高于新发和复发病例(P<0.01);非活动性CT征象:纤维索条影和支气管聚拢迂曲在新发肺结核检出率分别为5.9%和17.6%;在复发肺结核分别为48.1%和40.7%;在慢性肺结核分别为88.2%和85.3%.3组间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活动性CT征象在新发和复发活动性肺结核和慢性肺结核检出率不尽相同,CT有助于肺结核活动性的判断.但尚需密切结合临床和痰菌检查.  相似文献   
26.
大连市实施肺结核归口管理的作法与成效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目的 探讨归口管理在结核病控制中的作用。方法 在卫生行政部门的干预下,依据《大连市结核病防治管理办法》开展归口管理工作。对转诊发现的涂阳病例全部予以全程监督化疗。结果 综合医院可疑肺结核报卡由1997年448张上升至2000年2533张。肺结核截留率由1997年74.0%下降至2000年2.8%。1997~1999年登记的新发涂阳病例中转诊发现分别占65.9%、88.0%、90.7%,新发涂阳登记率较归口前上升显著。新发涂阳病人登记满一年转归队列分析,1997~1999年初治涂阳治愈率分别达93.9%,95.3%,94.9%。结论 1 病人发现水平与归口管理力度呈正比。2 综合医院可疑者转诊是发现新发涂阳病例的主要途径。3 归口管理与DOTS是保证新发涂阳病人高发现,高治愈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27.
糖尿病合并肺结核78例CT影像特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糖尿病合并肺结核肺部 CT表现较复杂 ,具有病灶广泛、不典型特点 ,需和感染性疾病相鉴别。本文通过对糖尿病并结核的 CT表现特点进行分析总结 ,发现其特点 ,现总结如下。1 对象和方法本组 78例 ,其中 72例为菌阳肺结核 ,6例为临床证实的菌阴肺结核。年龄及性别分布 :18~ 35岁组占 5 .6 % ,35~ 5 5岁组占 75 % ;5 5岁以上组占 19.4%。男∶女 =3.1∶ 1, 型糖尿病 3例 , 型糖尿病 75例。每例均行螺旋 CT检查 ,记录患者年龄、性别 ,分别记录其病灶范围、部位、性质及有无空洞等。2 结果2 .1 病灶分布 病灶呈双肺分布 40例占 5 1.3% ,其…  相似文献   
28.
目的:初步探讨少见形态肺癌的影像学特征及其病理学基础。方法:从既往诊断以及手术病理证实的265例周围型肺癌中,挑选出少见形态肺癌19例,对其胸部平片、普通CT和HRCT等影像学表现和病理学基础进行回顾性分析。进一步对其进行形态学分类。结果:本组少见形态肺癌19例,全部19例少见形态肺癌误诊为肺癌以外疾病或推迟诊断者有10例,达53%。19例少见形态肺癌中,分为5种特殊的征象,即手指征、葫芦征、阿米巴伪足征、网格征、花边征。病理观察显示,这些征象分别系肿瘤向外围不规则进展、带有细支气管肺泡癌成分的肺腺癌外围呈肺泡内覆壁生长并向外规则或不规则进展、肿瘤中心致密实性改变、纤维化以及对支气管结构牵拉等作用相关。结论:上述5种少见形态肺癌反映了其特定的病理学基础,充分认识和深入研究这些征象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9.
目的:探讨活动性肺结核诸多CT表现规律及其征象群在涂阴和涂阳活动性肺结核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收集大连市结核病医院2007年10月-2008年12月间连续登记治疗的新发涂阴肺结核137例,涂阳肺结核134例,分别进行CT扫描,观察两组不同CT表现规律及征象群的分类.结果:本组诸多CT表现可分为5种征象群:即播散进展型、支气管型、间质型、肺实变型和自限倾向型.在涂阴和涂阳肺结核分别占53.7%、10.3%、0.7%、1.5%、34.3%和67.9%、3.0%、13.4%、11.2%、4.5%(p<0.05).前四型在活动性肺结核中大多检出3种以上活动性CT征象(90.2%),而自限倾向型仅9.8%检出多种活动性征象.结论:肺结核的CT征象群分型有助于涂阴与涂阳活动性肺结核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