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9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5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11篇
内科学   13篇
神经病学   10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23篇
综合类   83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1篇
中国医学   30篇
肿瘤学   8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91.
目的 观察内毒素所致肺损伤早期纤维化大鼠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Smad2信号通路的变化.方法 24只SD大鼠随机等分为对照组(C组)、内毒素组(LPS组).采用气管内联合腹腔注射内毒素法复制肺损伤早期纤维化模型.实验结束前留取标本测定肺血管通透性(EB值)及肺湿/干重量比(W/D);HE染色观察肺组织病理学改变;Van Gieson染色检测肺组织胶原纤维表达;用免疫组化法和RT-PCR法测定肺组织TGF-β1蛋白及mRNA表达,用免疫印迹法测定肺组织Smad2蛋白的表达.结果 与C组比较,LPS组EB值及W/D值明显升高(P<0.01);LPS组肺组织中胶原纤维及TGF-β1蛋白呈阳性表达,TGF-β1 mRNA和Smad2蛋白表达均较C组明显上调(P<0.01).结论 内毒素所致肺损伤早期纤维化大鼠TGF-β1/Smad2信号被激活,与肺毛细血管通透性、肺损伤纤维化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可能是内毒素所致肺损伤早期纤维化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92.
活体亲属肺叶移植治疗儿童原发性肺动脉高压1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原发性肺动脉高压是一种进行性恶化的终末期肺病,内科治疗无特效措施。国外有利用肺移植治疗该种疾病的成功报道2004年12月22日,作者采用活体亲属肺叶移植治疗儿童原发性肺动脉高压1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3.
目的:探讨结直肠腺癌组织中细胞胀亡情况及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应用透射电镜观察60例结直肠腺癌组织(结肠癌29例,直肠癌31例;高分化腺癌18例,中分化腺癌28例,低分化腺癌14例;有淋巴结转移22例,无淋巴结转移38例;Dukes分期A期8例,B期30例,C期22例)及20例癌旁正常组织中的细胞胀亡情况,并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上述组织中bFGF表达情况.结果:结直肠腺癌组织中存在细胞胀亡,正常组织中未发现;结直肠腺癌组织细胞胀亡指数(OI)与分化程度、淋巴结有无转移有关(P<0.05或0.01),与Dukes分期无关(P>0.05);结直肠腺癌组织中bFGF的阳性表达率为60.0%(36/60),与肿瘤的分化程度、Dukes分期、淋巴结有无转移相关(P<0.01或0.05),而正常组织中bFGF阳性率为5.0%(1/2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OI与bFGF表达率呈负相关(r=-0.730,P<0.01).结论:细胞胀亡与bF-GF表达和结直肠腺癌的生物学行为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94.
目的探讨食管支架与胸内灌洗治疗食管癌、贲门癌术后胸内吻合口瘘的疗效。方法对6例食管癌、贲门癌术后胸内吻合口瘘患者经鼻腔经食管向脓腔内置入引流管、再经食管置入蘑菇状覆膜内支架,结合胸管胸内灌洗,附以抗感染对症处理。结果6例吻合口瘘患者经治疗瘘口愈合,脓腔消失。结论介入支架结合胸腔内灌洗治疗吻合口瘘操作简单安全、创伤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95.
肺腺癌组织中COX-2 mRNA的表达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研究肺腺癌组织中环氧合酶 2 (COX 2 )的表达及其与转移的关系。方法 :应用逆转录 多聚酶链反应 (RT PCR) ,对 4 5例肺腺癌 (临床分期Ⅰ期 1 4例 ,Ⅱ期 2 0例 ,Ⅲa期 8例 ,Ⅲb期 3例 ,淋巴结转移者 2 0例 ,无淋巴结转移者 2 5例 )和 1 5例癌旁组织COX 2mRNA的表达进行半定量分析。结果 :COX 2mRNA在肺腺癌组织中的表达 (1 .81 3± 0 .0 6 3)高于癌旁肺组织 (0 .6 2 4± 0 .0 4 2 ) (P <0 .0 5 ) ;有淋巴结转移组肺腺癌组织COX 2mRNA的表达为 2 .98± 0 .0 1 ,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 1 .0 1± 0 .96 (P <0 .0 5 ) ;COX 2mRNA表达随肺腺癌的临床分期增高而增高。结论 :COX 2可作为肺腺癌的重要生物学指标 ,有助于对肺腺癌生物学行为的了解 ,从而指导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196.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及空腹血糖在脑出血患者短期死亡评估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6-06-01—2018-05-31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住院诊疗的189例急性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189例为参照组,单因素分析2组临床及实验室资料;发病30 d时统计生存与死亡人数,分为生存组与死亡组,单因素分析2组临床、影像学及实验室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统计影响急性脑出血短期死亡的危险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评价NLR和FBG对短期死亡的预测价值。结果急性脑出血组与对照组比较,NLR(5.67±1.53 vs 4.01±1.53)和FBG(7.07±2.47 vs 5.59±1.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组与存活组比较,NLR(6.82±1.04 vs 5.52±1.46)和FBG(10.06±2.51 vs 6.69±2.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WBC、FBG、NLR、GCS与急性脑出血发病30 d时的死亡独立相关(P<0.05);ROC曲线分析表明,NLR和FBG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77(95%CI0.667~0.877,P<0.01)、0.864(95%CI0.792~0.937,P<0.01)。结论NLR和FBG是预测急性脑出血患者短期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97.
目的:观察操纵初级体感皮层星形胶质细胞对电针治疗炎性痛的影响,探讨电针镇痛的可能机制。方法:实验一,将32只C57雄性小鼠随机分为4组:空白对照组、模型组、假电针组和电针组,每组8只。在小鼠左后足底注射完全氟氏佐剂(CFA)建立炎性痛模型。成模后,电针组进行电针治疗,针刺患侧环跳穴和阳陵泉穴,频率2 Hz,电流1 mA,每天30 min,连续7 d。造模前1 d、造模后1 d和电针第1、3、5、7天进行机械痛阈值(PWT)和热痛阈值(TL)检测。实验二,将32只C57雄性小鼠随机分为4组:模型组、星形胶质细胞抑制组、电针组和星形胶质细胞抑制复合电针组,每组8只。所有小鼠进行CFA造模,成模后星形胶质细胞抑制组和星形胶质细胞抑制复合电针组在右侧初级体感皮层后肢区(S1HL脑区)注射L-α-氨基己二酸(星形胶质细胞选择性胶质毒剂)实现特异性抑制星形胶质细胞,模型组和电针组注射人工脑脊液。脑区注射3 d后,电针组和星形胶质细胞抑制复合电针组进行电针治疗,方案同实验一。检测造模前1 d、造模后1 d和电针第1、3、5、7天PWT和TL,观察抑制星形胶质细胞对炎性痛小鼠痛阈和电针镇痛效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8.
199.
目的探讨食管鳞状细胞癌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及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单核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MLR)与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数目等炎性反应指标对食管鳞状细胞癌术后复发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19年2月在南阳市中心医院行根治术治疗的130例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 按照预后效果分为预后良好组(66例)和预后不良组(64例)。收集其临床资料和随访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影响因素, 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明确术前NLR、PLR和MLR与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数目的相关性, 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评价NLR、PLR和MLR预测食管鳞状细胞癌预后不良的效能。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 分化程度、浸润程度、淋巴结转移数目与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的预后有关(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 分化程度、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数目均为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影响因素, 中分化(OR=2.603, 95%CI:1.009~6.715)或低分化(OR=9.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