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2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5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11篇
内科学   13篇
神经病学   10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26篇
综合类   84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1篇
中国医学   30篇
肿瘤学   8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81.
1995~2003年,我们采用切除后以带蒂肺组织瓣包埋吻合口的方法治疗17例胸段气管肿瘤患者,取得了良好效果。临床资料:本组17例胸段气管肿瘤患者中,男6例,女11例;年龄37~62岁,平均47岁。均表现为程度不同的呼吸困难,休检时均在胸骨上周围闻及哨音样哮呜音,呼气期明显。螺旋CT示胸段气管腔内肿块占位,气管狭窄,肿块长10~25mm,平均为15mm。气管镜检查证实为胸段气管内肿瘤。  相似文献   
182.
Electroacupuncture Treatment for 45 Cases of Postapoplectic Dysphagia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By means of electroacupuncture, the authors have treated 45 cases of postapoplectic dysphagia and obtained satisfactory therapeutic effects. A report follows.  相似文献   
183.
目的: 比较应用米诺环素软膏治疗前后牙周炎患者临床指标及龈沟液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变化。方法:成人牙周炎患者30例,分成2组,实验组常规牙周治疗+米诺环素软膏,对照组仅给予常规牙周治疗,记录两组治疗前后牙龈指数(GI)、牙周探诊深度(PD)、附着丧失(AL); 并用放射免疫法检测两组龈沟液SOD活性。结果:(1)治疗后,试验组牙龈指数(GI)、牙周探诊深度(PD)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P<0.01);而治疗前两组比较,上述指标未见显著差别。 (2)治疗前,实验组龈沟液SOD活性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别(P>0.05),而治疗后,实验组龈沟液SOD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结论:米诺环素局部用药可显著降低牙周炎患者牙龈指数(GI)、牙周探诊深度(PD)并提高龈沟液SOD活性。  相似文献   
184.
我院自1994年6月使用喉罩(LM),用于烧伤患者手术麻醉40例,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24例,女16例.年龄1~58岁,体重8.5~80kg.ASAI~Ⅱ级38例,Ⅲ级2例.手术涉及头颈、躯干、四肢及会阴部.其中预先估计插管困难5例.1.2 麻醉与监测 术前成人肌注鲁米那钠100mg,阿托品0.5 mg;小儿肌注鲁米那钠2 mg·kg~(-1),阿托品 0.02 mg·kg~(-1).麻醉诱导:小儿氯胺酮 5 mg·kg~(-1)肌注,r—oh80 mg·kg~(-1)静注,并辅以安氟醚面罩吸入 5 min;成人地卡因喷雾表麻并给予芬太尼 4 μg·kg~(-1),r—oh 60 mg·kg~(-1)静往后放置LM.LM型号及气囊充气量参照喉罩使用手册.麻醉维持:安氟醚吸入,间断静注氟芬合剂.术中全部保留自主呼吸,监测潮气量和 SPO_2.LM置入前后监测脉搏、血压,所得数值以(?)±s表示,用方差分析进行统计学处理,P<0.05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85.
目的探讨靶控输注芬太尼、利多卡因或氯胺酮对丙泊酚静脉麻醉效能、血流动力学、麻醉恢复以及药物费用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250例ASA Ⅰ-Ⅲ级择期手术患者靶控输注丙泊酚(P组,n=50)、丙泊酚复合芬太尼2μg/L(PF组,n=53)、利多卡因4 mg/L(PL组n=52)或氯胺酮0.4 mg/L(PK1组,n=47)、氯胺酮0.6 mg/L(PK2组,n=48)全静脉麻醉,PF组手术结束前30min停用芬太尼。观察麻醉期间HR,MAP变化以及术后苏醒情况,记录给药时间、用药量,计算各组患者药物费用。结果P组、PF组、PL组患者麻醉期间HR无明显改变, MAP在麻醉诱导时降低(P<0.05),气管插管、切皮时PF组恢复正常,P组、PL组升高,以P组明显。PKI组、PK2 组麻醉诱导、气管插管前后、切皮前后及术中HR,MAP无明显改变(P>0.05)。与单用丙泊酚组相比,PF组、PL 组、PK1组、PK2组麻醉诱导与维持丙泊酚用量分别较P组降低20%-30%(P<0.01),药物费用降低28.19%- 36.75%,以PK2组明显。各组患者麻醉恢复无明显差异。结论芬太尼、利多卡因和氯胺酮能明显增强丙泊酚麻醉效能,血流动力学稳定,降低丙泊酚用量和药物费用,以氯胺酮0.6 mg/L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186.
目的对肺移植术后肺动脉狭窄的临床特征、诊疗经过及预后进行总结分析。方法患者男, 62岁, 因"咳嗽伴胸闷1年余, 加重2个月"入院, 诊断为特发性肺纤维化。同种异体左侧单肺移植术后肺动脉狭窄, 观察其临床资料并结合文献复习。以"肺移植""肺动脉狭窄""术后并发症"为检索词检索中国知网及万方数据库, 以"lung transplantation""Stenosis, Pulmonary Artery""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为检索词检索PubMed数据库, 检索时间截止到2022年12月。结果 2022年1月26日在全身麻醉下行同种异体左侧单肺移植术, 分别于术后22 h、2 d撤离体外膜氧合和呼吸机, 术后12 d转出重症监护室, 脱氧后PaO2为50 mmHg、PaCO2为40 mmHg, 肺动脉CT血管造影和通气-灌注显像均提示左肺动脉吻合口狭窄。遂行球囊扩张术并肺动脉支架置入术, 脱氧查动脉血气示PaO2为87 mmHg、PaCO2为42 mmHg。术后102 d康复出院, 随访1年, 预后良好。另检索出相关文献36篇, 入组病例69例, 其中男...  相似文献   
187.
目的探讨食管鳞状细胞癌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及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单核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MLR)与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数目等炎性反应指标对食管鳞状细胞癌术后复发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19年2月在南阳市中心医院行根治术治疗的130例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 按照预后效果分为预后良好组(66例)和预后不良组(64例)。收集其临床资料和随访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影响因素, 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明确术前NLR、PLR和MLR与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数目的相关性, 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评价NLR、PLR和MLR预测食管鳞状细胞癌预后不良的效能。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 分化程度、浸润程度、淋巴结转移数目与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的预后有关(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 分化程度、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数目均为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影响因素, 中分化(OR=2.603, 95%CI:1.009~6.715)或低分化(OR=9.9...  相似文献   
188.
应用免疫组化LSAB技术对63例食管鳞癌及癌旁粘膜进行nm23H1蛋白表达检测。结果:阳性表达产物主要位于细胞浆;随着癌旁粘膜病变程度的加重,nm23H1表达呈下降趋势,且轻度病变与重度不典型增生,原位癌及鳞状细胞癌之间差异有显著性;食管鳞癌分化越差,nm23H1表达越低(P<0.005);非转移组nm23H1蛋白表达率明显高于转移组(P<0.05)。提示:nm23H1在人食管鳞癌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89.
190.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胆总管探查T管引流术与腹腔镜下胆总管探查一期缝合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CBDS)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收集2012年7月~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156例胆囊结石合并CBDS患者临床资料,根据采取手术方式不同,分为一期缝合组(n=82)和T管引流组(n=74);比较两组术中情况、术后恢复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手术前后肝功能指标变化。结果两组均成功手术,无中转开腹。一期缝合组与T管引流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一期缝合组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胆道引流管拔除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T管引流组(P0.05);两组早期滑脱、引流失败、急性胰腺炎等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一期缝合组较T管引流组胆漏、电解质紊乱致厌食恶心及总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降低(P0.05);术后5 d,两组碱性磷酸酶、γ-谷氨酰转肽酶、直接胆红素水平较术前均明显降低(P0.0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9~12个月,两组均无结石复发、胆管切口狭窄、死亡发生,所有患者肝功能均恢复正常。结论在适用范围内采用腹腔镜下胆总管探查一期缝合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CBDS是安全可行的,具有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等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