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6篇
  免费   32篇
  国内免费   1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16篇
基础医学   18篇
临床医学   37篇
内科学   25篇
神经病学   3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50篇
预防医学   52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10篇
中国医学   83篇
肿瘤学   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5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6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评价中药联合干扰素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应用慢性肝病特异性量表(CLDQ)观察对照组(干扰素组)52例和治疗组(干扰素加中药辨证治疗组)48例治疗前后CLDQ评分的变化及患者HBV DNA转阴率、HBeAg、HBeAb血清学转换的情况。结果治疗组治疗后CLDQ评分较治疗前有明显提高(P〈0.01),血清中HBeAg阴转率、HBeAb阳转率、HVB DNA阴转率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辨证联合干扰素抗病毒治疗能提高慢性乙型肝炎的生活质量及抗病毒疗效。  相似文献   
22.
用激光共聚焦技术在急性分离的大鼠背根神经节(DRG)神经元上观察了施加高糖溶液后罗丹明-123(Rhodamine-123)荧光强度的变化,从而推测高血糖对线粒体膜电位的作用及能量代谢的影响。对40个小DRG细胞的观察表明,罗丹明-123荧光强度在细胞的周边最高,而细胞核区的荧光强度最低。当在DRG细胞的培养液(人工脑脊液,ACSF)中滴加30mmol/L的D-葡萄糖溶液后,大部分细胞(8/9)荧光强度迅速降低,在100~400s内,平均降低21.2%±5.4%~22.8%±4.7%。而同体积的ACSF对荧光强度无明显影响(n=7)。滴加葡萄糖后的罗丹明-123荧光强度变化曲线同滴加ACSF后的曲线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说明急性高血糖可引起初级传入神经元的能且代谢降低。  相似文献   
23.
中风是中老年人的常见、多发病之一.近年来,笔者对中风恢复期患者采用康复护理方法疗效较好,现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  相似文献   
24.
恶性疟原虫红内期SSUrRNA编码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克隆恶性疟原虫海南株红内期小亚单位核糖体核糖核酸SSUrRNA编码基因(SSUrDNA)片段,并进行序列分析。方法根据献报道恶性疟原虫基因序列设计1对特异性引物,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从海南恶性疟患血样核酸提取物中扩增出恶性疟原虫SSUrDNA目的基因片段,纯化后与PUC19m-T质粒载体连接构建重组子,并导入大肠杆茵JM109;阳性克隆经双酶切鉴定后,双脱氧末端终止法测定序列,并采用ExPASy Proteomicstools软件分析。结果 恶性疟原虫SSUrDNA扩增片段大小约为431bp;阳性克隆重组质粒作双酶切及PCR扩增均得到预期大小的基因片段;测定的SSUrDNA插入片段核酸序列与巴西恶性疟原虫IMTM/7G8相同基因序列对比。未发现碱基的插入或缺失去,同源性为99.3%;第353位碱基由C取代了G,第371位碱基由T取代了C,其余序列相同。结论 成功克隆了恶性疟原虫海南株红内期SSUrDNA基因片段,该序列在不同恶性疟原虫虫株间相对保守。  相似文献   
25.
新生大鼠足三里穴区感觉神经元的节段性分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足三里穴为临床治疗腹部脏腑疾病的主要穴位,因此"肚腹三里留"成为数百年来指导临床医家的要诀.在针麻手术中,如胃大部切除、胆囊切除、阑尾手术等也都将其作为主穴.近年来对于足三里穴区的感觉传入研究,多应用成年动物作为模型,足三里穴区传入神经纤维的组成有髓传入纤维多于无髓传入纤维,比例为2.7∶1,无髓传入纤维在针刺镇痛中似不起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26.
“腰背委中求”的临床与机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腰背委中求”的临床与机理研究余维豪,范维铭,蔡虹,李瑞午(北京宣武医院理疗科,100053;中国中医研究院针灸所)“肚腹三里留,腰背委中求,头项寻列缺,面口合谷收”是中医针灸治疗疾病的常用口诀,尤其是“腰背委中求”在临床治疗慢性腰腿痛时具有明显的疗...  相似文献   
27.
李瑞午  蔡虹 《针刺研究》1995,20(1):72-73
生物学发展的历史来看,研究方法和手段的不断创新推动了整个生物科学从一个水平发展到一个新的更高的水平。显微镜的发明奠定了现代生物学的基础。X钱应用于医学大大提高了医学的诊断水平。电子显微镜的应用开创了细胞生物学的研究。计算机介入生物科学的研究后,使生物科学的研究进如了一个崭新的局面。对于传统医学中钉灸与经络的研究引进了现代科学的先进方法必将会有新的进展。激光共焦扫描显微镜正是应用现代科学的先进手段把激光,显微镜、计算机结合在一起利用单色激光的扫描进行“光学切片”,利用显微镜进行微观观测。利用计算机…  相似文献   
28.
针刺对糖尿病小鼠脑内NOS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本研究探讨一氧化氮 (NO)在糖尿病神经病变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及针刺的效应。方法 :用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 (Streptozotocin ,STZ)建立糖尿病动物模型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糖尿病小鼠脑内神经原性一氧化氮合酶 (nNOS)免疫阳性神经元在脑内的分布。结果 :糖尿病可引起小鼠脑内各区 (包括大脑皮层、海马、下丘脑和杏仁核 )nNOS免疫阳性神经元表达增多 ,大脑皮层和杏仁核内的nNOS表达增加有显著性意义 ,在杏仁核和梨状皮质过度区也有大量nNOS阳性神经元分布 ,而针刺能抑制糖尿病引起的nNOS免疫阳性神经元表达的增加 ,这种抑制作用在大脑皮层和杏仁核具有显著性意义。另外在糖尿病小鼠的海马、下丘脑中可见到nNOS阳性神经元 ,也较正常组多 ,针刺右侧“太溪”对nNOS阳性神经元的增加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但均未达显著性意义。结论 :糖尿病可增加脑内nNOS免疫阳性神经元表达 ,针刺可抑制这种nNOS阳性神经元的增加 ,有类似NOS抑制剂的作用 ,可拮抗nNOS的神经毒性  相似文献   
29.
富硒保健食品的研究与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物有机硒安全、更易被人体吸收和利用。选用不同生物具有同化无机硒为有机硒的能力,可生产一系列富硒保健品。研究和开发富硒保健品对人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0.
目的 探讨Ⅱ~Ⅳ期压疮患者应用生肌玉红油剂的疗效.方法 选取本院2010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180例Ⅱ~Ⅳ期压疮患者,根据患者治疗意愿将患者分为生肌玉红膏治疗(对照1组)60例、美皮康外敷(对照2组)60例以及生肌玉红油剂治疗(观察组)60例,对比分析三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总治愈率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三组患者Ⅱ级压疮对比治愈率及有效率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Ⅲ级及Ⅳ级患者治愈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Ⅱ级压疮者上皮细胞生长时间与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而观察组Ⅲ级及Ⅳ级患者上皮细胞生长时间显著优于对照组同一级别的压疮患者,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 生肌玉红油剂能提高压疮患者的治疗效果,缩短患者上皮生长的时间,其对Ⅲ级及Ⅳ级压疮的治疗效果优于膏状生肌玉红油,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