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6篇
  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9篇
内科学   87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30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14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0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51.
术后右房血栓并急性肺栓塞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病人 男 ,6 0岁。左膝髌骨骨折行克氏针内固定术后 ,卧床制动。第 10d病人突然剑突下剧痛、气憋、出冷汗。血压 80 / 6 0mmHg(1mmHg =0 133kPa) ,呼吸 2 5次 /min、双肺呼吸音低 ,心率 10 0次 /min、律齐 ,与术前比较P2 >A2 、三尖瓣区可闻及 4/VI级收缩期杂音、杂音易变。心电图SI、QIII、TIII示不完全右束支阻滞、TV1-3 波倒置。血气分析示PO2 6 1 4mmHg、PCO2 36 9mmHg。急查超声心动图显示右室增大 ,右心房内有云雾状弱回声光团 ,随心脏舒缩可进入右心室 ,致三尖瓣中度关闭不全 (图 …  相似文献   
52.
正现代社会中,冠心病带来的健康负担不容忽视,并且在我国其患病率仍呈上升趋势[1]。目前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已成为冠心病治疗的主要手段,改善了患者的预后。然而即使对罪犯病变进行成功的血运重建及二级预防后,仍有约1/4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患者,在2~3年中发生心血管事件,其中非靶病变进展的危害不容忽视。糖尿病与心血管疾病可能存在共同的发病基础,并且糖尿病患者的心血管危险显著增加已得到广泛共识。我国成年人中糖  相似文献   
53.
目的 观察大蒜素胶囊对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预后及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 连续入选拟行PCI术的冠心病合并糖尿病住院患者,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n=60例)和大蒜素组(n=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药物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大蒜素胶囊口服,每次40mg(2粒),3次/d,共3个月.分别于PCI术后即刻和3个月抽取外周静脉血,检测患者血清一氧化氮(NO)和细胞间黏附分子l(ICAM-1)水平;采用高分辨率彩色多普勒超声仪测定患者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血流介导的血管舒张功能(FMD).所有患者PCI术后随访1年.结果 对照组和大蒜素组患者的临床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基础FMD水平和血清NO、ICAM-1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CI术后3个月,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相比,大蒜素组患者FMD显著改善[(8.2±2.4)%比(6.4±2.3)%,P=0.013),血清NO水平升高[(147±32) μmol/L比(112±24) μmol/L,P=0.009],ICAM-1水平下降[(182±21)μmol/L比(232±29)μmol/L,P=0.021].PCI术后1年,大蒜素组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为10.5%,显著低于对照组(17.2%,P=0.022).结论 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PCI术后口服大蒜素胶囊可改善临床预后,其机制可能与大蒜素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和血管炎症状态相关.  相似文献   
54.
目的:分析H型高血压患者动态血压的表现及特点。方法:连续入选自2010年1月至2013年3月,于我院住院的高血压患者,根据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将患者分为非H型高血压组(Hcy10μmol/L,A组)和H型高血压组(Hcy≥10μmol/L,B组),其中B组患者又分为B1组(Hcy20μmol/L)和B2组(Hcy≥20μmol/L)。所有患者均接受动态血压监测,对比分析两种类型高血压患者动态血压的特点。结果:本研究共入选高血压患者242例,其中H型高血压组(B组)患者136例(56.2%)。与非H型高血压患者相比,H型高血压患者动态血压,表现为非勺型和反勺型者均明显增多(非勺型:75.7%vs.34.9%,P0.001;反勺型:33.1%vs.18.9%,P=0.017),晨峰血压水平明显升高[(169±10)vs.(160±7)mmHg(1mmHg=0.133kPa),P=0.036]。进一步亚组分析显示,B2组患者反勺型血压明显高于B1组(43.8%vs.23.6%,P=0.013),晨峰血压水平也明显高于B1组[(174±9)vs.(166±9)mmHg,P=0.042]。结论:与非H型高血压患者相比,H型高血压患者的动态血压表现为非勺型及反勺型者明显增多,晨峰血压明显增高。  相似文献   
55.
目的:探讨非糖尿病、非肥胖患者胰岛素敏感性与冠状动脉疾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连续入选自2013年3月至2014年3月,因胸闷、胸痛症状入院接受冠状动脉造影的非糖尿病、非肥胖患者483例。根据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定义胰岛素抵抗(IR)组(n=118)和胰岛素敏感组(n=365)。通过冠状动脉造影确定的病变血管数目和SYNTAX积分评价冠状动脉病变的广泛性和严重程度。结果:IR患者年龄偏小[(57.1±10.4)vs.(59.5±9.4)岁,P=0.02]、平均BMI水平高[(27.1±2.8)vs.(25.1±2.8),P=0.001]、高血压(72.9%vs.57.5%,P=0.03)和超质量(76.3%vs.50.7%,P=0.00)发生率高。IR患者冠状动脉无病变比例低(14.4%vs.23.3%,P=0.04),2支或以上血管病变比例高(50%vs.36.7%,P=0.01),平均SYNTAX积分[8(5,15)vs.7(2,12)]以及SYNTAX积分高分组(SYNTAX≥10)的比例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控制多种冠心病传统危险因素后,偏相关分析显示HOMA-IR与病变血管数目(r=0.23,P=0.00)、SYNTAX积分(r=0.20,P=0.01)、支架数目(r=0.17,P=0.02)呈正相关。结论:在非糖尿病、非肥胖患者,胰岛素敏感性下降与冠状动脉病变的广泛性和严重性密切相关,可以作为识别高危患者的工具;改善IR状态可以作为冠状动脉疾病治疗策略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56.
目的探讨绝经后高血压患者左心室肥厚(LVH)与颈动脉弹性功能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超声心动图检测85例绝经后高血压患者和40名年龄匹配绝经后健康女性(对照组)。按是否存在LVH,又将绝经后高血压患者分为LVH组45例和NLVH组40例。采用高频超声检测颈动脉扩张性(DC)、顺应性(CC)和僵硬度(β)作为评价弹性功能的指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NLVH组和LVH组的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和β升高[LVMI:(81.00±11.07)g/m2和(115.00±4.41)g/m2比(62.37±9.14)g/m2;β:7.29±2.75和11.34±4.24比5.96±2.50,均为P<0.05],DC和CC降低[DC:(1.95±0.68)×10-3/k Pa和(1.33±0.81)×10-3/k Pa比(3.04±1.27)×10-3/k Pa;CC:(0.44±0.11)mm2/k Pa和(0.35±0.19)mm2/k Pa比(0.67±0.19)mm2/k Pa,均为P<0.01]。与NLVH组比较,LVH组的LVMI和β进一步升高(均为P<0.01),DC和CC进一步降低(均为P<0.05)。LVH组患者的LVMI与雌二醇、DC和CC呈负相关(r=-0.374、-0.440、-0.382,均为P<0.05),与β呈正相关(r=0.554,P<0.01)。结论随着雌激素水平的降低,绝经后高血压患者LVH与颈动脉弹性功能受损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57.
先天性冠状动脉瘘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61例先天性冠状动脉瘘(CAF)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1984年至2002年,应用超声心动图、升主动脉及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确诊CAF 61例。其中男34例,女27例;年龄5个月至71岁。其中51例为单纯性CAF,10例伴其他先天性畸形。单支娈管起源于左冠状动脉26例,右冠状动脉29例。结果:8例未进行有创干预治疗。46例行外科手术治疗。治愈44例;死亡2例。均为合并其他先天性畸形者。7例行导管栓堵治疗,6例治愈。1例因导管到位困难停止手术。结论:超声心动图及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是冠状动脉瘘主要确诊手段。外科手术和经导管栓堵术闭合冠状动脉瘘均安全有效,应在临床症状出现前进行根治性治疗。  相似文献   
58.
目的 介绍在老年患者应用穿间隔 (transseptal,TS)技术进行左侧后间隔及位置较高的外侧游离壁旁道的消融是安全、易行的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 2 2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SVT)的患者 ,年龄 (6 5± 6 )岁(6 0~ 85 )岁 ,14例经常规方法消融未成功 ,改用穿间隔的方法 ,另外 8例中 3例经判断为左后间隔旁道及 5例高位外侧游离壁旁路后直接应用穿间隔技术。将直接穿间隔患者分为一组 ,其余病例分为另一组。应用Dag 8F鞘或Mullin鞘和Brockenbrough穿刺针 ,取正位影像在左房影下缘上一个椎体水平与脊椎右中 1/ 3垂线交点处 (冠状窦口上一个椎体 ) ,右前斜位 4 5°在房室沟与心外缘正中间 ,在卵圆窝处进行房间隔穿刺 ,术中应用肝素 30 0 0~ 5 0 0 0U。选用Cordis普通射频大头或EPTTMP大头 ,通过房间隔进行消融。消融术后行电生理检查及超声心动图检查 ,比较两组病例手术时间有无差别。结果 标测穿刺间隔后房室瓣环 ,划分内中外上四个区。 15例为左后间隔旁路 (内区 ) ,7例为位置较高的外侧游离壁旁路 (上区 )。消融术后电生理检查旁路前传逆传阻断 ,未诱发SVT ,消融成功。输出功率 18~ 30W ,放电 (10 0± 2 0 )s ,改用穿间隔组X线透视时间为 (5 5± 8.2 )min ,直接穿间隔透视时间为 (30± 6 .5 )min ,后者  相似文献   
59.
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的临床随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植入埋藏式心律转复除颤器(ICD)患者随访期间心律失常的发作情况及ICD的治疗效果。方法11例因室性心动过速或心室颤动致晕厥或有猝死家族史的患者植入ICD后通过临床症状、常规心电图、动态心电图和体外程控仪调出ICD储存的资料进行随访分析。结果平均随访(19±7)个月,4例患者共接受73次治疗(抗心动过速起搏4次,低能量复律5次和高能量除颤64次),1例患者治疗发生在晕厥后;1例由于阵发心房颤动发生3次误治疗,经调整参数后没有发生类似事件。结论ICD治疗恶性心律失常效果可靠,定期随访调整合适的诊断和治疗策略是保证有效治疗、防止误治疗发生的关键。  相似文献   
60.
目的观察合并有低LDL-C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行PCI后,他汀类药物对于围手术期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合并有低LDL-C血症并同时具备PCI指征的ACS患者220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随机分为2组:PCI术前服用他汀类药物治疗116例(他汀组),不服用他汀类药物治疗104例(常规组),分别测量PCI术前及PCI术后6 h肌钙蛋白I(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及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评估2组患者随访3个月的主要心血管事件。结果他汀组与常规组患者术前cTnI、CK MB和hs-CR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他汀组患者术后CK MB、cTnI较常规组明显降低[(14.2±5.78 U/L vs(47.3±1 6.4)U/L,P<0.05;(0.36±0.1 2)μg/L vs(1.33±0.47)μg/L,P<0.01]。2组患者的hs-CRP水平及随访3个月的主要心血管事件没有明显的差异。结论对合并有低LDL-C的ACS患者实施他汀类预处理具有心肌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他汀类药物改善冠状动脉微循环的作用相关。但是这种预处理对于PCI术后3个月的主要心血管事件没有明显的改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