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20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11篇
预防医学   3篇
中国医学   25篇
  2020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1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63年   1篇
  196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21.
王××,男,79岁,北京人。××医院住院号170869。病史:持续性尿频尿急已两个月,近两周加重,于1980年2月8日入院。患者1977年9月突然出现无痛性肉眼全程血尿,经膀胱镜检查诊断为膀胱癌。1977年11月行膀胱部分切除术。近两月来尿频,两周前发烧39.5℃,五天后体温才有所下降,但咳嗽加剧,痰黄粘,呼吸不畅,诊断为肺炎。同时尿频愈甚,排尿困难,以膀胱癌术后尿路感染收入院。有高血压病史二十余年,过去经常在200/100毫米汞柱。1963年右手麻木。入院时:体温37.5℃,脉搏84次/分,呼吸21次/分,血压134/70毫米汞柱。发育营养中等,神清合作,表浅淋  相似文献   
22.
我在临床实践中,根据湿热病湿邪的多少,阻滞程度将其分为湿阻、凉遏、寒凝、冰伏四个阶段,用药治疗常取得较好的疗效。兹简介如下: 一、湿阻:湿热之邪犯人,初起多阻滞气  相似文献   
23.
“凉血散血”新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凉血散血”语出叶天士《温热论》,原文为“入血就恐耗血动血,直须凉血散血,如生地、丹皮、阿胶、赤芍等物”是温病血分证的治则。初习温病者认为,“凉血散血”就是清热、凉血、化淤,其它联系血分证的病机特点,当包括清热、凉血、化淤、养阴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24.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是窦房结的起搏和冲动传出发生障碍而引起的一系列临床表现和心电图变化的总称,多见于冠心、风心、高心、心肌炎和心肌病。其症状以心动过缓导致脑心、肾等脏器供血不足为主,轻者形寒怯冷、乏力、头痛、眩晕、失眠、记忆减退、反应迟钝、呼吸不畅、性格改变等,重者可发生阿一斯氏综合征、心力衰竭、心绞痛或休克。  相似文献   
25.
泄泻,是一个症。它可见于多种病证中,亦可单独构成一种病,故医籍中每以“泄泻”名篇。泄泻,有飧泄,洞泄,濡泄等之别。泻下清谷者谓之“飧泄”;泻下清水者谓之“洞泄”;泻下稀  相似文献   
26.
风温是感受风温邪气之病,常见发热、微恶风寒,头痛,自汗,口渴或不渴而干,咳嗽,舌苔白质略红,咽红或痛,脉浮数等症。其病理变化,主要在肺卫。多发于春冬两季,发于春季的称为风温,发于冬季称为冬温。临床常见的上呼吸道感染、咽炎、化脓性扁桃体炎、支气管炎、大叶性肺炎等,均可运用风温的辨证治疗方法处理。  相似文献   
27.
第七讲 湿温     
湿温病(包括肠伤寒)是感受湿热邪气所致,为湿热蕴结于肠胃道之病。多发于夏秋雨湿较盛季节,环境卫生较差的地区发病率高。用中医中药进行治疗,有满意的疗效,后遗症甚少。一、湿温病症状的复杂性湿为阴邪,易伤阳气,而热蒸湿动,湿遏热伏,又互相蕴结,  相似文献   
28.
论分消走泄是湿热病的基本治则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从湿热病邪的性质和病变部位等特点出发,论述了分消走泄的涵义、立法依据和应用范围,进而分析了分消走泄的运用规律,并交代了使用禁忌。  相似文献   
29.
中医中药治疗白血病的新认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30.
慢性肾炎非单纯肾虚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