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3篇
  免费   43篇
  国内免费   16篇
儿科学   10篇
妇产科学   9篇
基础医学   21篇
口腔科学   10篇
临床医学   43篇
内科学   28篇
皮肤病学   11篇
神经病学   10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9篇
综合类   96篇
预防医学   60篇
眼科学   10篇
药学   51篇
  3篇
中国医学   85篇
肿瘤学   2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41篇
  2022年   33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目的 研究阿帕替尼治疗晚期乳腺癌的临床疗效及预后。方法 2015年5月至2017年6月皖北煤电集团总医院及宿州市立医院经病理学确诊的44例乳腺癌病人中20例口服阿帕替尼,24例行姑息对症支持治疗,比较两组总生存期、无进展生存期、疗效及对口服阿帕替尼不良反应的观察。结果 阿帕替尼组病人的中位总生存期(14个月)及中位无进展生存期(11个月)均长于姑息治疗组(6个月,4个月),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Kaplan-Meier法,P<0.05);阿帕替尼组病人的疾病控制率(85%)远高于姑息治疗组(46%),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14.204,P=0.003);口服阿帕替尼治疗中,不良反应多为1[KG-*3]~2级,治疗过程中无因为不能耐受不良反应而停止阿帕替尼靶向治疗。结论 阿帕替尼治疗一线、二线及三线治疗失败的晚期乳腺癌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及生存获益,不良反应可控制,值得临床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22.
FMEA法在医疗风险管理中的应用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面对日趋严峻的医疗风险问题,如何识别和应对风险已经成为整个医疗行业共同面对的议题。以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法在医疗风险管理中的应用为研究对象,探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法的具体实施方法和目前在国内外医疗行业的应用现状,并对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法在末来医疗风险管理中的应用予以展望。  相似文献   
23.
目的 评价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术后残余室间隔缺损(VSD)介入治疗的效果及中长期随访结果。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2年9月至2014年5月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介入治疗的先心病术后残余VSD患者的临床资料,对辅助检查、介入治疗情况和随访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21例患者进入分析,男11例,女10例,平均年龄8.8(2.7~21)岁,平均体重26.3(10.5~53.5) kg。13例为VSD修补术后残余漏,其中2例合并主动脉弓缩窄修补术后再缩窄;5例为法洛四联症(TOF)术后残余VSD,其中1例合并频发室性早搏及短阵室性心动过速;2例为右室双出口术后残余VSD;1例为完全性大动脉转位术后残余VSD。介入治疗距离外科手术时间为11~80个月。①介入治疗中左心室造影测得VSD右心室面直径为(3.73±1.56) mm,4例右室面有多处分流,1例为左室-右房瘘;肺循环与体循环血流量之比为1.53±0.23;无中度以上肺动脉高压者。②21例患者中,1例介入治疗中建立轨道时反复发生Ⅲ度房室传导阻滞而放弃堵闭行外科手术治疗;20例(95.2%)封堵成功,其中1例应用2个堵闭器。1例合并频发室性早搏及短阵室性心动过速患儿同时行射频消融治疗成功;2例合并主动脉弓再缩窄患儿经球囊扩张后缩窄解除。介入治疗中无不良事件发生。介入治疗后即刻造影和经胸超声心动图显示少量残余分流3例。ECG均无异常发现。③20例随访1~79个月,均无明显临床症状。2例在1年随访中ECG分别出现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及Ⅰ度房室传导阻滞,继续随访6~12个月无改变;2/3例即刻有残余分流患儿在随访中残余分流消失,1例介入治疗后20个月时仍有残余分流3.4 mm,心腔大小和功能正常;无新发的三尖瓣或主动脉瓣反流,3例堵闭前存在的中重度三尖瓣反流在随访中反流均为轻度;未见堵闭器移位、脱落或血栓形成。结论 经导管堵闭介入治疗先心病手术后残余VSD是一项安全、有效和易行的方法,介入治疗后即刻和中长期随访效果好,应成为此类患儿首选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4.
目的:探讨核糖体蛋白L29(ribosomal protein L29,RPL29)在人舌鳞状细胞癌(简称鳞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52例舌鳞癌患者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RPL29蛋白的表达情况.利用RNA干扰技术,将RPL29-siRNA转染到舌鳞癌CAL-27细胞中,RT-PCR法检测RPL...  相似文献   
25.
在新医科背景下,培养病理学跨学科复合型人才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以中南大学基础医学院病理学系/湘雅医院病理科为例,探讨了基于临床案例教学(CBL)方法在病理学跨学科复合型人才培养中的应用实践。首先分析了新医科背景下病理学教育面临的挑战,然后介绍了CBL教学法在病理学教育中的应用及其优势,接着以实际案例展示了CBL教学法在病理学教学中的实践成果,并对CBL教学法在病理学教育中的应用进行了反思和展望。本文旨在为病理学跨学科复合型人才培养提供有益的实践经验和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26.
目的 了解陕西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留守儿童早餐现状,并分析相关影响因素,为修订营养改善相关国家政策、促进农村儿童身体健康提供参考. 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2019年陕西省7个重点监测县/区,按照学校食堂供餐、企业(单位)供餐和家庭(个人)托餐3种供餐模式,在每种供餐模式学校中各随机选择2所小学、2所初中,调...  相似文献   
27.
目的:建立了不同批次的没食子药材红外光谱、二阶导数红外光谱,结合多元统计分析对25批没食子进行了研究,为没食子药材鉴别提供新的方法。方法: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采集不同批次没食子药材红外光谱,利用OMNIC软件对25批没食子药材样品的红外指纹图谱进行基线校正、平滑等处理,采用Microsoft Excel2016进行正态分布分析,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采用SIMCA 14.1软件进行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以变量重要性投影(VIP)值>1为标准,筛选影响没食子药材成分质量的标志性波数。结果:对25批没食子药材样品进行了红外光谱分析,其相关系数为0.932 7~0.995 6。二阶导数图谱可以分离出原光谱中的一些相互重叠的吸收峰。正态分布曲线结果表明,广西来源与安徽来源没食子药材质量存在明显差异,中国广西、广东与伊朗哈吉阿巴德来源没食子药材样品质量相近。聚类分析表明,25批没食子药材在10~15个组间的间距下可以聚成4类。主成分分析发现,累积方差贡献率为89.565%;广西来源没食子药材的综合得分最高,安徽来源没食子药材的综合得分最低。正交偏最小...  相似文献   
28.
目的:研究苏北某三甲医院糖尿病共病费用支出项目及共病数与其费用支出相关性。方法:选择2020年1月1日-2020年12月31日苏北地区某三甲综合性医院内分泌科2型糖尿病出院患者893例进行研究,搜集患者共病数据及费用支出数据,观察比较患者不同类型费用支出及不同共病数量患者费用支出,分析糖尿病患者共病与其费用支出相关性。结果:在糖尿病共病患者各项费用中,花费最多的是药物费用,平均费用为3 476.69元,其次为检查费用,平均费用为2 453.17元,之后为治疗费用较高,平均费用为1 794.14元,护理费在花费中最少,平均为267.09元;不同共病数患者各项费用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且随着患者共病数量增加,患者治疗费用支出总体呈现升高趋势;不同共病类型患者间,住院总费用、治疗费、护理费、西药费、材料费、其他费用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且心脑血管疾病、胃肠消化疾病及呼吸系统疾病患者住院总费用明显较高;共病数量与住院总费用、治疗费、护理费、检查费、药费、材料费显著相关(P <0.05)。结论:苏北某三甲医院糖尿病共病患者医疗费用支...  相似文献   
29.
目的 探讨鼻内镜下暴露泪总管治疗小泪囊慢性泪囊炎的手术效果,为提高小泪囊慢性泪囊炎手术的远期疗效提供有效的改进方案。方法 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选取本院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期间所收治的94例(106只眼)小泪囊慢性泪囊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施行鼻内镜下泪囊鼻腔吻合术。随机分为2组,A组44例(52只眼)施行鼻内镜下泪囊鼻腔吻合术,术中暴露至泪总管; B组患者50例(54只眼)施行常规鼻内镜下泪囊鼻腔吻合术。术后1、3、6、12个月随访4次,检查吻合口开放情况。结果 远期随访A组治愈率(98.08%)高于B组(85.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采用鼻内镜下泪总管暴露治疗小泪囊慢性泪囊炎远期成功率高,是治疗小泪囊慢性泪囊炎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0.
赵璐 《中医研究》2008,21(7):23-25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是糖尿病(DM)三大慢性并发症之一,其发病率随病程延长可达并发症的90%,位居其他并发症之首,是DM患者致残的主要因素,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其发病机制未完全阐明,单用西药疗效不佳。2005—11—2006-09,笔者采用加味补阳还五汤佐治DPN35例,疗效可靠,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