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儿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2篇
内科学   4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11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4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6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分析血清TNF-α、可溶性HVEM及可溶性B7-H4水平联合检测在肝癌中的应用及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肝癌患者65例设为观察组,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65例设为对照组。比较两组TNF-α、HVEM、B7-H4和AFP水平,分析TNF-α、HVEM、B7-H4和AFP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TNF-α、HVEM、B7-H4和AF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TNF-α、HVEM、B7-H4与AFP呈明显正相关,P<0.05。结论通过TNF-α、HVEM和B7-H4在肝癌患者中呈高表达状态,在肝癌诊断中具有可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2.
23.
目的:探讨危险度评估和粪便隐血试验(FOBT)对社区大肠癌筛查的效果.方法:通过危险度评估和FOBT联合方法进行社区大肠癌筛查,初筛高危人群(初筛阳性)经全结肠镜检查,分析检查结果.结果: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四团社区共接受大肠癌筛查者2784例,收回有效数据2680份,确定高危对象539例,初筛阳性率20.11%(539/2680);高危对象接受全结肠镜检查344例,肠镜应答率63.82%(344/539),全结肠镜检查出有大肠病变(大肠癌、息肉等)99例,肠镜病变检出率28.78%(99/344).确诊大肠癌4例,大肠癌检出率149.25/10万(4/2680).结论:危险度评估结合FOBT可以有效地检出大肠的病变,有助于大肠癌的早期发现.  相似文献   
24.
目的 探讨香青兰总黄酮对胃癌MGC-803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及巨核细胞白血病因子(MKL)1/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Caspase)-3活性和凋亡抑制因子(CAAP)1通路的作用.方法 体外培养胃癌MGC-803细胞,对照组不进行处理,香青兰总黄酮低剂量组、香青兰总黄酮中剂量组、香青兰总黄酮高剂量组分别给予...  相似文献   
25.
2005年10月~2007年6月,我们共收治烫伤样皮肤感染综合征患儿7例,经积极治疗与精心护理,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7例,9d~7岁,5岁以内患儿6例.临床表现:突然发病,初期在面部、口周或眼睑、口周、颈、腋、腹股沟发生暗红色红斑,后迅速蔓延到躯干和四肢近端甚至全身.1~2d内,其上表皮起皱,稍用力磨擦表皮即大片脱落,露出鲜红的糜烂面,状如烫伤.  相似文献   
26.
目的 采用血清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对存在Lewis同种抗体的肿瘤患者进行Lewis抗原检测分析.方法 选取2014年8月至2018年6月经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输血科鉴定存在Lewis血型同种抗体的肿瘤患者112例,分别进行Lewis血型血清学及FUT2、FUT3基因检测.结果 112例患者中,结直肠癌32例(28.6%),肺癌26例(23.2%),食管癌 12例(10.7%),宫颈癌 11 例(9.8%),其他肿瘤31 例(27.7%);抗 Lea67例(59.8%),抗 Leb12例(10.7%),抗 Lea合并抗 Leb 27例(24.1%),抗Lea合并其他抗体6例(5.4%).血清学分型结果均为Le(a-b-);FUT2基因测序发现5种等位基因,分别为分泌型(SeSe、SeSew、Sese)与弱分泌型(SewSew、Sewse),未发现非分泌型(sese);FUT3基因测序均为Lewis糖基转移酶失活型即lele,共23种等位基因组合.结论 存在Lewis同种抗体的肿瘤患者Lewis血型血清学检测结果与基因测序结果一致,血清学检测可用于存在Lewis血型抗体的肿瘤患者Lewis分型的准确检测.  相似文献   
27.
目的研究FibroScan在诊断慢性乙型肝炎合并门静脉高压患者中的价值。方法选择郑州大学附属洛阳中心医院2015年1月至2016年2月收治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96例。根据是否合并门静脉高压分为两组。A组为对照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65例),B组为病例组:乙型肝炎合并门静脉高压患者(31例)。检测各组患者的血常规、肝肾功能、血脂水平、脂肪含量及肝脏硬度。通过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 (1)病例组的年龄(50.06±2.72)岁、中性粒细胞百分比(65.577±2.49)%、尿素氮(5.59±2.83)mmol/L、凝血酶原时间(16.91±3.79)s、甲胎蛋白(133.04±8.56)μg/L、肝硬度(41.89±2.60)Kpa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分别为43.32±1.49,54.69±3.042,4.36±1.62,14.75±2.69,50.26±6.57,22.11±1.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病例组淋巴细胞百分比(23.84±1.69)%、血红蛋白(111.50±2.78)g/L、红细胞比积(33.83±1.28)、血小板计数(73.35±4.83)109/L、ALT(105.49±3.07)U/L、总蛋白(61.65±1.34)g/L、白蛋白(32.61±2.45)g/L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分别为34.47±1.74,140.24±1.78,41.08±6.33,155.74±6.09,260.25±2.79,65.33±2.33,38.45±1.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红蛋白降低、血小板降低、肝硬度增加是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发生门静脉高压的独立危险因素(OR=0.949,0.977,1.045,均P0.05)。结论血红蛋白降低、血小板降低、肝硬度增加是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发生门静脉高压的危险因素。本研究为临床上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早期预测门静脉高压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8.
目的:探究中西医结合治疗内分泌失调性不孕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1年1月~2016年1月在我院就诊的内分泌失调性不孕症患者1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中西医组各75例。对照组单纯给予西医疗法,中西医组给予中西医结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内分泌失调性不孕症治疗效果,治疗前后内分泌激素水平、子宫内膜厚度、卵泡直径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中西医组患者内分泌失调性不孕症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内分泌激素水平、子宫内膜厚度、卵泡直径相似(P0.05),中西医组治疗后内分泌激素水平、子宫内膜厚度、卵泡直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中西医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内分泌失调性不孕症临床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内分泌情况,增加其子宫内膜厚度、卵泡直径,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患者受孕和妊娠水平。  相似文献   
29.
目的探讨绝经后女性非酒精性脂肪肝(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 NAFLD)患者miR-122-5p及FOXO3为叉头框蛋白O3(forkhead box protein O3, FOXO3)水平与骨质疏松(osteoporosis, OP)的相关性研究。方法收集30例绝经后女性NAFLD患者与48例绝经后女性非NAFLD患者的临床资料及血清。qRT-PCR检测血清中miR-122-5p、FOXO3水平。生化自动分析仪检测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骨密度分析仪检测第1~4腰椎、Wards三角骨、股骨颈、大转子、全髋5个部位的骨密度。分析以上临床指标与骨质疏松的相关性。结果 miR-122-5p在绝经后女性NAFLD患者中表达为0.76±0.28, 较非NAFLD患者的1.00±0.31表达低(t=3.43, P=0.001)。借助生物信息学网站分析得出miR-122-5p的下游靶基因FOXO3。FOXO3在绝经后女性NAFLD患者中表达为1.31±0.30, 较非NAFLD患者的1.00±0.27表达升高(t=4.73, P<0...  相似文献   
3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