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6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5篇
耳鼻咽喉   3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46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26篇
内科学   23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7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128篇
预防医学   30篇
药学   19篇
中国医学   17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37 毫秒
61.
背景:以往曾采用阳性体征来判断长爪沙鼠脑缺血的有无,但存在人为影响因素较大、指标不严谨等缺点.单宁酸-氯化铁法媒染微血管效果可靠,方法简捷易行,重复性好,有可能从血管角度筛选以克服上述缺点.目的:探索一种简便、可靠的筛选长爪沙鼠脑底Willis环变异的方法.方法:根据Kirion法制作长爪沙鼠前脑缺血模型,激光多普勒血流仪监测脑组织血流量,单宁酸-氯化铁法显示脑组织微血管.结果与结论:夹闭双侧颈总动脉后,多普勒监测到前脑仍存在血流量的长爪沙鼠,经单宁酸-氯化铁染色证实均存在Willis环变异.研究表明应用单宁酸氯化铁法显示微血管,可简便、可靠地筛选出脑底Willis环变异的长爪沙鼠.  相似文献   
62.
中老年人群中23价肺炎球菌疫苗免疫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8 8 1年肺炎球菌被路易·巴斯德成功分离出之后 ,一直被认为是人类的重要致病原 ,波及范围极广 ,严重危害人类健康。虽然磺胺、青霉素等抗菌药物的相继问世在很大程度上控制和缓解了肺炎球菌病的发生和流行 ,但是耐药菌株 ,尤其是多重耐药菌株的出现 ,使得治疗效用大大削弱。 1983年研制成功的 2 3价肺炎球菌疫苗获准用于人类预防 ,为抵御该病的危害带来了新的希望。近来 ,我国引进该疫苗并在全国很多省市推广使用。对该疫苗免疫效果国内少有报道 ,为此 ,我们在天津市蓟县择取了部分人群进行血清学免疫效果调查。一、材料与方法1.研究对象 …  相似文献   
63.
应用单宁酸-氯化铁法显示小脑不同部位的微血管构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光镜下观察 6只大鼠小脑前叶、后叶及蚓部微血管构筑。方法 用单宁酸 -氯化铁法 (TAFM)媒染显示小脑内血管。结果 小脑各部位皮质、髓质动脉均来源于软脑膜动脉和小脑动脉中央支 ,软脑膜动脉分支多以直角进入小脑皮质 ,分别在分子层、蒲肯野细胞层、颗粒层形成毛细血管网 ;小脑后叶髓质中微动脉呈爪状分支 ,小叶两侧皮质深层微动脉或毛细血管可跨过髓质互相沟通。结论  TAFM显示小脑微血管构筑清晰、立体感强 ,并发现小叶内皮质深层微血管之间有吻合支  相似文献   
64.
目的探讨脉冲振荡法(IOS)与舒张试验结合对支气管哮喘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鉴别诊断的意义。方法随机对60例急性期哮喘及78例COPD患者在喷药前后分别进行包括IOS、常规肺通气在内的肺功能检测,比较两组喷药前后IOS测得值及其变化程度的差异。结果喷药前支气管哮喘与COPD组IOS值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喷药后支气管哮喘组包括Fres、R5-R20、R5.X5在内的IOS值变化幅度均明显大于COPD组(P均<0.05)。支气管哮喘组与FEV_(?)增加相关性密切的IOS指标依次为Fres>R5- R20>R5>X5。结论支气管哮喘与COPD患者脉冲振荡结果均显示气道阻力增加与肺顺应性降低,但IOS与舒张试验结合有助于两者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65.
目的:观察D-半乳糖衰老大鼠性腺轴系超微结构的变化。方法:D-半乳糖连续腹腔注射制作亚急性衰老的大鼠模型,应用透射电镜观察模型大鼠下丘脑弓状核、垂体及睾丸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D-半乳糖衰老大鼠弓状核出现线粒体嵴断裂、粗面内质网脱颗粒、高尔基复合体扩张等变化;垂体促性腺激素细胞出现线粒体嵴断裂、粗面内质网扩张、高尔基复合体扩张等变化,并观察到脱粒细胞;睾丸支持细胞内溶酶体增多,内质网增生、扩张,线粒体嵴断裂,精原细胞可见胞质内出现许多空泡,并观察到了凋亡小体。结论:D-半乳糖衰老大鼠性腺轴系的超微结构发生了明显改变,揭示了D-半乳糖衰老过程中下丘脑垂体性腺轴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6.
目的:探讨黄芩茎叶总黄酮(SSTF)预处理对缺血再灌注心肌脂质过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雄性大鼠分为SSTF预处理组、缺血再灌组和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术前给SSTF组大鼠SSTF(50、100、200mg·kg~1·d~(-1))灌胃,制备缺血再灌模型,分别测定心肌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血清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水平。结果:SSTF预处理可不同程度显著降低缺血再灌注引起的MDA含量,提高SOD活性,降低LDH、CK水平。结论:SSTF预处理能通过保护心肌抗氧化酶的活性,抵制脂质过氧化反应,减轻自由基对心肌的损害,对缺血再灌注心肌产生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7.
目的探究与比较采用带血管蒂肌瓣贴附以及填充肌基膜和心肌,从而使得脊髓损伤缺血区的血液供应能力获得增强,同时使脊髓继发性损伤得以减弱的三种手术方法。方法本研究通过手术的方法,在Wistar大鼠脊髓损伤处的上方覆盖带蒂肌瓣,以及分别在脊髓损伤处填充肌基膜和心肌。然后,在手术结束后4周,对实验对象进行灌注处理,同时观察其组织学染色情况,最后使用电镜观察其轴突的变化情况。结果染色结果显示,进行带蒂肌瓣覆盖的Wistar大鼠的脊髓损伤处有血管生长,并且该血管从肌肉延伸到脊髓实质,另外进行肌基膜和心肌填充的Wistar大鼠同样出现有血管生成的现象,与此同时,电镜结果显示其都有神经轴突的生成,显示出Wistar大鼠的继发性损伤在很大程度上有所降低。结论三种方法均能够有效地加强血液在缺血区的供应,使继发性损伤程度降低,具有很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8.
PCR法检测141例乙肝血清学标志阳性病人宁国县人民医院(242300)兰必荣,赵淑敏,黄治平,程泽平1资料和方法对健康人群3570人(银行680人、医院560人、税务320人、商业750人、工厂1260人)经反向间接血凝试验(RPHA)检测HBsA...  相似文献   
69.
应用单宁酸增加致密核心小泡电子密度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对如何应用单宁酸提高密核心小泡电子密度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实验组动物应用单宁酸后,其延髓背角胶状质的超微结构出现了如下特征性变化;(1)膜结构清晰度增加,反差鲜明;(2)大、小致密核心小泡均被媒染,其电子密度显著提高、大致密核心小泡于突触部位胞吐入细胞间隙内的介质,被即时媒染、固定。  相似文献   
70.
应用电镜观察组织的超微结构,首先要制备电镜样品,但电镜制样周期长,程序复杂。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减少重复试验的次数,选择准确的包埋部位尤为重要。由于电镜样品较小(仅1mm~3),取材随机性强,给准确取材带来了一定困难;而光镜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