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15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55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5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对我国著名本草文献学者尚志钧教授60年躬耕本草文献领域所取得的成果作了总结性概述,涉及尚老本草文献研究的“过去”,“现状”以及“将来”。同时,对“尚派”学术精华、学术特征及为学方法作简要论述。  相似文献   
42.
《傅青主女科》(以下简称《女科》)重刊本甚多,就《中国中医图书联合目录》(以下简称《联目》)记载达67种之多,还不包括许多民间流传有价值的版本,可见其流传相当广泛。  相似文献   
43.
对药是体现中医治疗原则的相对固定的药物配伍,在中医骨伤科应用较多,具有明显的专科用药特色。笔者试从中医骨伤对药的证治特点、类型及其临床不同运用进行初步探讨。 1骨伤科疾病分类 一般地,骨伤科疾患分骨伤、骨病、骨科杂症3类。《外台秘要》卷29曰:“此病有两种,一者外损,一者内伤。”外损是指骨伤,即皮肉筋骨的损伤。内伤,是指外力作用引起机体气血、脏腑、经络功能紊乱的损伤性疾病,实与骨科杂症相同,如损伤兼有表证、损伤后期阴虚邪热不解、损伤后脾虚湿胜等,都是损伤后机体功能失调的病症,属于骨科杂症范畴。因此,损伤包括骨伤和骨科杂症,与骨病并列,构成中医骨伤科疾患。故中医骨伤科疾患的药物治疗可从损伤和骨病两方面着手,包括损伤内治法和骨病内治法两类。  相似文献   
44.
45.
目的:观察调脾承气汤对实验动物胃肠功能的影响。方法:测定食积模型小鼠胃排空及小肠推进率;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小鼠血清中胃泌素(GAS)、胃动素(MTL)、生长抑素(SS)、血管活性肠肽(VIP)的含量;运用滴定法及麦特(Mett)改良法检测大鼠胃酸含量及胃蛋白酶活性。结果:调脾承气汤高、中剂量可提高小鼠小肠推进率,加快胃的排空。治疗组小鼠血清MTL、SS含量增加,GAS、VIP含量减少,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调脾承气汤具有提高大鼠胃蛋白酶活力的作用,但对胃酸分泌影响不大(P0.05)。结论:调脾承气汤治疗食积的作用机制可能与其调节胃肠激素有关。  相似文献   
46.
本文以举例的形式,对宋明锁老师在儿科临床中下法的运用进行了初步的总结。得出下法以去积、下法以彻热、下法以和之等三个结论。对其下法代表方剂、用药心得和下法适应证、禁忌证和注意事项等略作描述。  相似文献   
47.
傅山是位罕见的具有多方面成就的学者。今发现其对中医经典著作《黄帝内经》的两个批注本。这一发现是傅山研究医学著作的直接证据,同时也为后人研究其学术思想提供了详实、可靠的资料。  相似文献   
48.
“丁香莫与郁金见”一语首见于《医经小学·十九畏》[1]中,《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5年版)》记载“(丁香)不宜与郁金同用”[2]。然而临床上丁香郁金配伍应用的实例屡见不鲜,且主要用于消化系统疾病。经过初步预试验认为小鼠胃排空这一传统指标具有针对性强、易于操作和方便统计等特点,因此本文拟重点研究二药配伍后对小鼠胃排空的影响。材料1·试剂0·1%甲基橙溶液:分析纯,北京化工厂,批号020613。5%NaHCO3溶液:分析纯,北京化工厂,批号021022。吗丁啉: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批号:020304367。硫酸阿托品注射液:天津市氨基酸公司人民制药厂…  相似文献   
49.
古汉语中存在着一字多音的现象,当一字有两读或三读时,容易读错。质量较好的古籍会对最通常读音以外的读音加以注明,这叫"破读"或"读破"。破读的字,大多数是声调的差异。在文献传播实践过程中,人们创造性地使用了一种破读号,即用一个圆圈或圆点,附在字的四角上。平声在左下角加圈点,上声在左上角加圈点,去声在右上角加圈点,入声在右下角加圈点。加圈或加点于破读字特定部位的标识方法,可以分别称为破读字的圈发之法或点发之法。为古籍文本加破读号的现象,虽然存在年代较为悠久,但因其标志并不十分明显,容易使人们所忽略或误解,以至于产生对破读号本身的不理解,进而发生对原文理解的歧义。明·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吴迁抄出的《金匮要略方》是小字本《金匮要略》的唯一存世传本,其文献价值非常重大。文章对该抄本中存在的破读字的圈发之法略作讨论。  相似文献   
50.
姜燕  赵怀舟 《山西中医》2012,28(7):34-37
38热病先胸胁痛,手足躁,刺足少阳,补足太阴。病甚者,为五十九刺。(《素问.刺热篇第三十二》)王冰注:五十九刺者,谓头上五行行五……气街、三里、[巨虚上下廉],此八者,以泻胃中之热也。傅青主眉批:三里、[巨虚、上下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