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89篇
  免费   96篇
  国内免费   41篇
耳鼻咽喉   5篇
儿科学   13篇
妇产科学   12篇
基础医学   98篇
口腔科学   13篇
临床医学   238篇
内科学   113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32篇
特种医学   56篇
外科学   236篇
综合类   416篇
预防医学   111篇
眼科学   30篇
药学   146篇
  2篇
中国医学   131篇
肿瘤学   73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38篇
  2022年   33篇
  2021年   33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31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35篇
  2015年   32篇
  2014年   75篇
  2013年   88篇
  2012年   92篇
  2011年   118篇
  2010年   84篇
  2009年   113篇
  2008年   87篇
  2007年   78篇
  2006年   81篇
  2005年   92篇
  2004年   103篇
  2003年   56篇
  2002年   65篇
  2001年   46篇
  2000年   41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29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26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3篇
  1979年   1篇
  196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刘兵元  孙磊  赵强 《农垦医学》2001,23(5):356-357
1 病例资料患者 ,女性 ,39岁 ,于 1 997年 5月放置宫内金属节育器 (环形 ) ,放置后 1周出现右下腹剧痛 ,当地医院给予对症处理。 1月后出现右腰部胀痛 ,间歇发作 ,疼痛向腹股沟区放射 ,无恶心、呕吐 ,无尿频、尿急、尿血等 ,查体 :右输尿管下段走行区轻压痛 ,尿检示镜下红细胞 2~ 3个。于 1 997年 1 0月来我院就诊 ,以“右输尿管下段结石“收入院。X线检查 :腹平片示节育环位于盆腔内 ,右骶髂关节内下方 ,余无异常。静脉肾盂造影示右侧肾小盏丰满、膨隆 ,右肾盂及右输尿管中上段扩张 ,右输尿管下段、右骶髂关节下方 1厘米处狭窄 ,邻接狭…  相似文献   
32.
目的评价心肌肌钙蛋白T(cTnT)作为判断心肌损伤指标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方法对78例心脏手术患者(60例瓣膜替换术、18例动脉导管未闭和心包炎)进行分析。60例患者于术前和主动脉开放后2h测定血液中cTnT,进行阻断时间和cTnT的相关和回归分析;其中20例瓣膜手术患者与18例动脉导管结扎和心包剥脱术患者分别于术前,关胸后1,2,24和48h记录心电图,并抽血测定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MB(CK-MB)和cTnT。结果60例瓣膜手术患者术前cTnT均在正常值范围内,主动脉开放后2h时,阻断时间和cTnT的相关系数为r=0.875(P<0.01),回归方程为Y=0.019X-0.026;其中20例瓣膜手术患者心脏经过阻断后,心电图有缺血性改变,周围血液中的CK、CK-MB和cTnT均有明显升高,分别在关胸后2h达到高峰,数值分别为术前的12.6、9.2和257倍;18例行动脉导管结扎和心包剥脱术的患者术前和关胸后的心电图和血液中的cTnT均正常,CK和CK-MB除2例心包炎患者关胸后出现明显变化外,余均未见改变。结论cTnT作为判断心肌损伤的指标,其敏感性和特异性良好,且均优于CK和CK-MB。  相似文献   
33.
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病理及免疫组化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胃肠道间质肿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GIST)临床病理特征及免疫组化表达,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可靠依据。方法:采用常规病理切片HE染色,光镜观察,并行S-P法免疫组化Vimentin、CD34、SMA、Desmin、NF、S-100、EMA等标记物标记26例GIST。结果:26例GIST中,良性7例,恶性10例,低度恶性9例;发生于胃14例,小肠5例,回盲部2例,大肠和直肠5例;免疫组化Vimentin、CD34在瘤细胞中呈强阳性表达(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6.2%和84.6%),肌源性和神经源性标记物SMA、S-100呈散在细胞阳性表达(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6.9%和15.4%),而NF、EMA、Desmin均呈阴性表达。结论:GIST是一种源于原始间充质细胞的非定向分化的肿瘤,可伴有神经源性或/和肌源性分化,组织学上常以梭形细胞或上皮样细胞为主,具有类似肌源性或神经源性肿瘤的形态;临床手术切除前不易诊断,病理组织形态上易误诊为其它类型梭形细胞肿瘤;CD34和Vimentin对本瘤病理诊断具有较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34.
目的分析致血流与腹腔共同感染大肠埃希菌(CoECO)的表型和基因型特征, 为经验性抗感染治疗提供线索。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至2020年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检验科自血液和腹腔标本中分离出的大肠埃希菌菌株。使用质谱鉴定仪鉴定菌种。使用全自动细菌鉴定药敏仪测定最小抑菌浓度。采用2×150 bp双末端测序策略对大肠埃希菌进行高通量测序。基因组序列经拼接后, 使用kSNP3软件对菌株序列进行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分析, 以明确菌株间的同源关系;若分离自两部位的菌株具有较高同源关系, 视为同一菌株, 则该病例为CoECO感染病例。使用PubMLST网站确定多位点序列型(MLST), 使用CARD网站筛选耐药基因。结果共筛选出70例CoECO感染病例, 其中男45例, 女25例, 年龄(59.2±16.3)岁。每例CoECO感染病例选取1株大肠埃希菌进行后续分析, 共计70株, 分属于35种ST型, 菌株数量较多的ST型包括:ST38(n=6)、ST405(n=6)、ST1193(n=6)、ST131(n=5), 其他ST型所含菌株均少于5株。菌株间同源关系比较分散, 整体呈现散发趋势, 仅...  相似文献   
35.
抽动 -秽语综合征是儿童较常见的神经精神疾病之一 ,它严重影响着青少年的身心健康 ,扰乱了儿童的正常生活和学习。为了更好地防治该病 ,现对作者经治的 92例抽动 -秽语综合征的临床资料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全部病例均符合 CCMD- 2 - R抽动 -秽语综合征的诊断标准 ,其中男 76例 ,女 16例 ,男 :女为 4.75∶ 1;年龄 5~ 15岁 ,平均 (9.45± 2 .47)岁 ,病程半年~ 8年 ,平均(4 .6 2± 1.38)年 ;家族史阳性者 16例 (17.39% ) ;居住城市者 75例 (81.5 2 % ) ;独生子女 80例 (86 .96 % ) ;发病有明显诱因者 72例 (78.2 6 % ) ;…  相似文献   
36.
目的 :评价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采用病例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结果 :利培酮对阴性症状有明显疗效 (P<0 .0 1) ,且对兴趣社交缺乏、注意障碍改善显著 (P<0 .0 5 ) ,副反应少而轻微。结论 :利培酮是治疗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的有效药物 ,且副反应少而轻微 ,对以阴性症状尤其是兴趣社交缺乏、注意障碍突出的精神分裂症效果显著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7.
目的 对ZS-B型离心泵与Sarns离心泵进行比较,评价ZS-B型离心泵的性能。方法 将18例病人分为:A组(10例)使用ZS0B型离心泵进行体外循环,B组(8例)使用Sarns离心泵进行体外循环。分别于术前,体外循环结束时,体外循环结束后1h、2h、24h、48h抽血查血细胞比容、游离血红蛋白、红细胞和血小板。于术前、体外循环结束后12h、24h、48h测定尿蛋白。结果 两缄体外循环结束后,血细  相似文献   
38.
大黄及其复方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将近10a中药大黄及其复方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一些报道做一归纳总结,证实做为纯中药,大黄在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时有很好的作用,通过临床应用、实验研究、机制分析都已证明为治疗该病最有效药物之一。  相似文献   
39.
我科共手术治疗原发性肺癌 5 87例 ,包括周围型小肺癌 49例 ,其中腺癌 2 9例 ,鳞癌 9例 ,腺鳞癌 3例 ,大细胞癌 2例 ,未分化小细胞癌 6例。pTNM分期 ,Ⅰ期 (T1N0 M0 ) 3 2例 ,Ⅱ期 (T1N1M0 ) 9例 ,ⅢA期 (T1N2 M0 ) 8例。共实行 5 2术次 ,( 3例I期腺癌术后复发二次手术 )。结果鳞癌的 5年生存率优于腺癌和其他组织类型肺癌 ;同组织类型小肺癌比较 ,N0 优于N1,N1优于N2 。既便是早期小肺癌 ,尤其是腺癌 ,预后也不全令人乐观。初步研究结果提示 ,小肺癌并不全是早期肺癌 ,术后的综合治疗仍是不可缺少的。  相似文献   
40.
笔者根据多年科研及临床观察总结 ,提出了胃癌前期病变的中医演变规律(胃癌前期病变患者以气阴两虚为主要病机),并相应创制了用于治疗胃癌前期病变的有效方剂———善胃方。本课题是在明确了气阴两虚是胃癌前期病变的主要病机 ,增加了临床指标 ,从而在整体、细胞、细胞因子3个层次探讨中药善胃方逆转胃癌前病变的机制。在本课题中应用善胃方冲剂治疗胃癌前期病变 ,借助现代医学的先进检测手段 ,对患者进行了多指标、多系统的临床观察 ,取得较好的疗效。并设立市售成药猴头菌片对照组(在治疗期间停服一切影响本临床研究的药物)。结果发现善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