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7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2篇
妇产科学   7篇
基础医学   7篇
临床医学   14篇
内科学   3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6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9篇
综合类   69篇
预防医学   7篇
眼科学   20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23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目的评价卵磷脂络合碘(lineorice-lecithin bound iodine,LBI)和益脉康治疗玻璃体浑浊、视网膜静脉阻塞性等眼出血性疾病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111例眼出血性疾病患者分成LBI组(56例)和益脉康组(55例),两组患者患者分别服用LBI和益脉康片,连续服用60d.结果卵磷脂络合碘片对眼出血性疾病有效率为87.5%,脉康片对眼出血性疾病有效率为85.5%,但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卵磷脂络合碘片与益脉康片在治疗眼出血性疾病时疗效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52.
大部分椎基底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等症(TIA)病人,颈椎拍片可示骨后增生和(或)椎间隙变窄。我们选择了1998年1月~2000年1月经临床照X线确诊的这样病例30例,用自制外用型中药液,以中药离子电导入辅助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3.
病史简介 患者何某 ,男 ,16岁 ,中专学生。因话少 6个月 ,不语、多饮、流涎、尿频 1个月 ,于 1997年 9月 19日入院。患者于 1994年考入重点中学 ,1995年其母出国 ,生活由父亲照看。由于学习紧张 ,精神压力大 ,加之有时受到老师批评 ,同学之间关系也不和谐 ,自觉在学校很压抑 ,回家后因父亲工作忙 ,很少与其交流 ,母亲又不在身边 ,心里想法无人诉说。 1996年12月始喜独处 ,常感到害怕 ,逐渐变得沉默少言。至 1997年春节时 ,不主动说笑 ,不愿见人。同年 4月上述症状加重 ,曾在外地某医院就诊 ,考虑“精神分裂症可疑” ,给予奋乃静、氯丙嗪、氯硝西泮等药治疗  相似文献   
54.
全科医师健康教育授课能力培训的成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区健康教育是“全民人人享有卫生保健”战略目标的措施保障,也是社区卫生服务的重要内容之一。全科医师健康教育能力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开展健康教育讲座、咨询的质量和成效。为提高全科医师健康教育的技能,我们对45名全科医师进行了授课技能的培训。  相似文献   
55.
电针和氟西汀治疗抑郁症对血小板蛋白激酶C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通过对不同治疗前后抑郁症患者血小板蛋白激酶C(PKC)含量的测定,研究细胞信号传导系统在抑郁症的变化和不同治疗对信号传导的影响.方法:临床采用双盲对照设计,选取符合DSM -IV抑郁症(MDD)和ICD-10抑郁症(MDD)诊断标准的抑郁症患者,随机分入三个治疗组:电针组20例,氟西汀组21例,针刺对照组21例.疗程6周.30名年龄和性别匹配的健康志愿者作为正常对照.在治疗前后各提取血小板,并分离血小板膜和血小板质,用免疫沉淀、放射自显影等方法测定血小板膜和血小板质中不同PKC亚型的蛋白含量.结果:抑郁症患者血小板膜和血小板质PKC的含量均有降低.氟西汀治疗后经典PKC含量有进一步减少的趋势,非经典PKC和新PKC的含量则出现升高的趋势.电针和针刺治疗后经典PKC的含量呈升高的趋势,新PKC和非经典PKC的含量呈下降趋势.结论:结果提示抑郁症患者存在有磷脂酰肌醇信号传导通路的异常.电针和氟西汀对血小板膜和血小板质不同亚型的PKC含量变化的影响不同,提示电针治疗抑郁症的受体后机制不同于氟西汀.  相似文献   
56.
目的:探讨电针与抗抑郁药治疗抑郁症对中枢神经系统信号传导通路G蛋白的作用.方法:符合DSM-IV 抑郁症诊断标准的抑郁症患者78例,分别接受电针、氟西汀和安慰剂治疗(例数分别为24,24,30)6周,对治疗前后患者血小板膜G蛋白各亚型的含量采用蛋白印记方法进行测定.结果:抑郁症患者治疗前Gαi、Gαq 含量均大于正常对照(P=0.001,P=0.000),Gαs含量与正常对照无差异(P=0.723).氟西汀、电针和安慰剂治疗不能改变抑郁症的Gαi,Gαq的高水平状态.三种治疗对Gαq蛋白的亚型的含量没有影响.结论:抑郁症患者的G蛋白存在异常,Gαi和Gαq高水平状态可能是抑郁症的特征性指标,而非状态性指标.  相似文献   
57.
原发性皮肤子宫内膜异位囊肿4例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子宫内膜异位症(内异症)可发生在全身各个部位,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最常发生于卵巢,皮肤子宫内膜异位囊肿较为少见,多位于腹壁,继发于剖宫产、会阴切开、子宫切除、羊膜腔穿刺术后,甚至阑尾切除或腹股沟疝修补术后[1]。原发皮肤子宫内膜异位症甚为罕见,可发生在脐部、胸部、腹壁、外阴、腹股沟和四肢等处,仅见一些个案报道[2~6]。本文总结我院20年来收治的4例原发皮肤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分析其临床特点,并查阅相关文献,探讨原发皮肤内异症的发病机制与处理。1 临床资料1984年1月至2004年6月,我院妇科共收治内异症5866例,…  相似文献   
58.
电针治疗焦虑症20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相似文献   
59.
计划免疫咨询及宣传是计划免疫工作中的重要内容之一。计划免疫内容十分广泛,并非卫生部门能单独承担,需要有关部门和整个社会的支持。开展计划免疫咨询及宣传的目的,是为了在群众中普及计划免疫科学知识,提高群众对计划免疫工作的认识,把不需要花很多钱就能在实践中应用的儿童保健预防知识传授给群众,提高人群的免疫水平,达到控制以至最终消灭相应传染病的目地,从而有效地保护儿童健康  相似文献   
60.
1.脑膜炎所致的头痛:临床上多见化脓性脑膜炎,结核性脑膜炎和病毒性脑膜炎。其疼痛特点为,头痛发病急或较急,头痛的同时多伴有发烧、为全头痛,程度较剧烈呈持续性加重,多伴有恶心、呕吐,有颈部强直、克尼格氏征阳性。严重者可有颅内神经麻痹,肢体瘫痪,癫痫样抽搐,精神及意识障碍。脑脊液检查可以明确诊断。 2.蛛网膜下腔出血所致的头痛:高血压、颅内动脉瘤或血管畸形破裂所致的蛛网膜下腔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