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7篇
特种医学   4篇
综合类   17篇
药学   24篇
中国医学   6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31.
目的:了解安脑片的临床应用现状和不良反应,并分析其用药过程中潜在的风险因素,为进一步规范临床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从医院信息系统数据库,选取2019年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以下简称"我院")546例使用安脑片患者的病案和医嘱信息,运用回顾性研究分析方法,统计分析患者自然情况、疾病诊断、应用科室、用法与用量、联合用药和不良反应等信息,对安脑片的临床应用进行合理性分析,寻找发生不良反应的相关因素。结果:546例使用安脑片的患者中,男性患者257例(占47.07%),女性患者289例(占52.93%);平均年龄(75.18±18.23)岁,年龄>60岁患者占72.34%(395例);主要分布于中医科(195例,占35.71%)、神经内科(170例,31.14%)和ICU(136例,24.91%);高频诊断依次为脑血管病及相关诊断(295例,占54.03%),另外,高热及相关诊断165例(占30.22%),高血压病及相关诊断56例(占10.26%);用法与用量方面,单日剂量在药品说明书规定范围内者占比为92.31%(504例);用药疗程集中分布于7~30 d(442例,占80.95%)。用药记录中,98.17%的患者(536例)存在联合用药,平均联合应用8.53种药物;安脑片与西药联合应用方面,频次数较高的西药依次为抗血小板药、调节血脂药和脑血管疾病用药,并发感染时联合应用频次数最高的抗菌药物为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安脑片与中药联合应用方面,频次数较高的中药依次为活血化瘀类、清热解毒类和平肝熄风类。发生不良反应/事件9例,发生率为1.65%;适应证不合理、用法与用量不合理以及联合用药不合理可能是安脑片发生不良反应的潜在风险因素。结论:安脑片在我院使用中存在无中医适应证用药、超剂量服用与联合用药不合理等问题,应加强该药的用药点评、合理用药宣教和有效的药学干预等,监测患者的肝肾功能,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促进临床合理应用。  相似文献   
32.
33.
采用肝细胞毒价检测方法评价何首乌不同炮制品的毒性,优选炮制工艺.以同一批生何首乌为原料,分别采用高压清蒸、高压黑豆汁蒸、常压清蒸法炮制何首乌,以正常人肝细胞(L02)为模型,细胞毒价为指标,评价不同蒸制方法、蒸制时间的何首乌炮制品肝细胞毒性,并对部分炮制品进行UPLC-MS分析.结果显示,肝细胞毒价检测方法能有效评价何首乌不同炮制品的毒性,不同炮制方法均可减轻何首乌的毒性,高压清蒸3h减毒效果较佳,不同炮制方法对何首乌化学成分的影响不同,3种方法炮制品与生品比较,没食子酸、二苯乙烯苷、大黄素8-O-β葡萄糖苷、大黄素均有明显降低,其中二苯乙烯苷含量与其毒价变化趋势基本一致.由此可知,何首乌经炮制可减毒,炮制方法、时间对何首乌成分及肝毒性均有影响,且高压清蒸3h减毒效果较佳,建议进一步加强何首乌炮制减毒控制标准研究.  相似文献   
34.
目的:研究黄芪中的7个主要活性成分芒柄花素、芒柄花苷、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毛蕊异黄酮、乙酰黄芪皂苷Ⅰ、黄芪皂苷Ⅱ、黄芪甲苷对缺氧诱导因子(HIF-1)表达的影响。方法:将包含有高度保留的HIF-1结合位点的缺氧应答原件(HRE)插入到含有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的pBI-GL质粒中,磷酸钙沉降法将构建的质粒转染到人胚肾(HEK)293T纤维原细胞。用不同浓度的药物处理48h后测定荧光素酶的活性,通过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系统评估HIF-1的表达。结果:10μmol·L-1芒柄花素可促进HIF-1的表达。芒柄花苷与HIF-1的表达呈浓度-效应依赖关系,低浓度促进其表达,高浓度抑制其表达。其它5种单体与对照比较无明显作用趋势。结论:本试验可为黄芪的抗肿瘤作用及其他疾病的治疗提供一定依据。  相似文献   
35.
"国医名师"金世元教授从事中药工作70余年,勤于学习,勇于实践,在中药鉴别、中药炮制、中药调剂及中成药合理使用等领域形成了其较为完整的学术思想体系。本文就金教授学术思想的形成、内涵及对当下中药工作的指导意义进行了探讨,以求更好地继承金教授传统中药理论的科学内涵,并使其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36.
赵奎君  杨隽 《中药材》1999,22(5):231-233
报道在新疆地区作大戟使用的准噶尔大戟Euphorbia soongarica的生药性状、根横切面组织构造和粉末特征、薄层色谱及高效液相色谱法鉴别研究结果。  相似文献   
37.
从云南产大狠毒Euphorbianematocypha根中分离出4个化合物,其中3个化合物结构已被鉴定。晶Ⅱ为A'-neogammacer-22(29)-en-3β-ol(18β,3α),晶Ⅲ为jolkinolideE,晶Ⅳ为β-谷甾醇。晶Ⅱ系首次从本属植物中分得,晶Ⅲ是首次从本植物中得到。  相似文献   
38.
赵奎君  董婷霞  詹华强 《中国药师》2007,10(6):536-537,540
目的:探讨中、日、韩三国当归的内在质量。方法: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和比色法,测定产于中国、日本和韩国的3种当归中阿魏酸、藁本内酯和总多糖的含量。结果:中国产当归中阿魏酸、藁本内酯和总多糖的含量明显高于日、韩当归。结论:从阿魏酸、藁本内酯和总多糖的含量看,中国产当归质量较好。  相似文献   
39.
当归的炮制对当归补血汤中活性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奎君  钟萌  杨恩来  董婷霞  詹华强 《中草药》2006,37(12):1813-1816
当归补血汤为金元四大家之一的李东垣所创,至今已有近800年的历史,由当归与黄芪两味中药按照质量比1∶5组成,具有补气生血的功效。主治血虚发热或妇女经期、产后血虚发热头痛之症。原方中当归要用酒制(酒洗)才可入药。然而现代研究中,不论是当归补血汤方剂还是由此衍生的成药,如当归补血丸、当归补血胶囊、当归补血口服液中,当归都没有要求炮制使用。当归所含阿魏酸、藁本内酯、当归多糖,黄芪中所含黄芪甲苷、芒柄花素、毛蕊异黄酮、黄芪多糖为当归补血汤中补血的有效成分[1,2]。为探讨酒制当归对该方剂的影响,本实验对当归炮制前后当归补血…  相似文献   
40.
目的采用Meta分析的方法系统评价益气维血成方治疗缺铁性贫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通过检索CNKI、万方数据库、VIP、CBM及PubMed数据库,收集益气维血成方治疗缺铁性贫血的随机对照试验,采用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文献6篇,累计患者628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益气维血成方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MD=5.14,95%CI(2.86,9.26),P0.00001],提高红细胞[MD=0.67,95%CI(0.24,1.11),P=0.002]、血红蛋白[MD=11.47,95%CI(7.35,15.59),P0001]水平。结论益气维血成方治疗缺铁性贫血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