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9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7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19篇
临床医学   42篇
内科学   17篇
神经病学   8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13篇
综合类   109篇
预防医学   33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21篇
中国医学   16篇
肿瘤学   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79年   1篇
  1966年   2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正> 孙×,男,40岁,工人。初诊:1993年3月24日。 患者于20天前,空腹吃柿子十余个,随即脘腹胀满疼痛,呃逆呕吐、嗳气频繁、纳呆,舌淡苔白滑腻,脉弦滑。X线钡剂造影示:胃窦部可见—4×4cm大小边缘不规则充盈缺损阴影,结合透视手推可有轻度移位,西医诊为胃柿石。证属饮食不慎,食滞中脘,客于胃腑,胃气郁滞,升降失司。治宜消食导滞,理气止痛,方取:四逆散加味:枳实12g、柴胡6g、白芍10g、厚朴15g、大黄6g、元胡15g、山楂10g、内金15g、甘草6g,五剂,水煎服,日一剂。  相似文献   
102.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心肌的缺血性坏死,属冠心病的严重类型,是内科急诊引起死亡的常见疾病,其病死率约10%~15%左右。近年研究结果表明,各种致病因素都易导致AMI的发生、发展、转归,而心理因素在治疗过程中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贯穿着患者康复的全过程,直接影响患者的病情变化和生存质量。因此,对AMI病人的护理,不仅是对患者躯体方面的护理,而且更应强调身心、整体护理二者相互结合,做到身心积极效应相互促进。  相似文献   
103.
冠心病心绞痛是循环系的常见疾病。现将我们近几年来对该病65例的治疗观察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65例中,男39例,女26例;年龄40岁以下1例,40-49岁29例,50-59岁31例,60-69岁3例,70岁以上1例;病程最长24年,最短半年。诊断标准,疗效评定标准,根据五年制全国高等医药院校统一教材《内科学》及1979年全国中西医结合防治冠心病座谈会所定的标准。治疗方法 (一)取穴:心绞痛取神门、交感、内  相似文献   
104.
十余年来我们采用以改良埋线法为主的手术疗法和以穴注、针刺为辅的非手术疗法,治疗小儿麻痹后遗症,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将治疗经验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5.
目的 探究混合痔外剥内扎术+皮桥下组织剥离+荷包缝合术与单纯混合痔外剥内扎术治疗环状混合痔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江阴市人民医院肛肠外科2019年7月至2020年8月收治的60例环状混合痔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实验组行混合痔外剥内扎术+皮桥下组织剥离+荷包缝合术,对照组行单纯混合痔外剥内扎术.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水肿评分、疼痛评分、创面愈合时间、临床疗效、手术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实验组术后水肿评分、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创面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尿潴留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环状混合痔患者采用混合痔外剥内扎+皮桥下组织剥离+荷包缝合术治疗可有效缓解术后疼痛、水肿症状,促进手术创面愈合,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106.
红霉素对下呼吸道铜绿假单胞菌感染菌株生物被膜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用红霉素抑制下呼吸道铜绿假单胞菌 (PA)感染患者PA菌株生物被膜的合成 ,增强细菌对抗生素的敏感性。方法 :铜绿假单胞菌下呼吸道感染患者 37例 ,随机分为红霉素干预组 (红组 ,n =2 2 )和常规治疗组 (非红组 ,n =1 5 )。红组在2种抗生素治疗的基础上加红霉素 1 .0 g/d ,其他治疗两组基本相似。观察治疗前及治疗后 (1 0d)培养细菌藻酸盐含量的变化、电镜观察细菌形态学变化并评价临床疗效。结果 :红组在红霉素治疗后 ,PA藻酸盐含量较治疗前明显降低 [治疗前为 2 2 .5± 6 .72 μg/ml;治疗后为 (1 6 .8± 6 .2 1 ) μg/ml,P <0 .0 1 ],而非红组则反而升高 [治疗前为 (2 5 .4 8± 2 0 .76 ) μg/ml;治疗后为(5 1 .97± 4 3.4 1 ) μg/ml],说明红霉素在体内可以减少PA藻酸盐的合成。电镜观察表明 ,经红霉素配合敏感抗生素治疗后 ,菌体明显肿胀、胞质疏松 ,核质变淡 ;菌毛、鞭毛消失 ,菌体结板成块 ;而非红组变化则没有红组明显 ,细菌变形轻微 ,损伤不似红组明显。结论 :红霉素在人体下呼吸道PA感染的治疗中 ,作为敏感抗生素的辅助用药 ,可抑制PA藻酸盐的合成 ,减少其生物被膜的形成 ,帮助药物渗入菌体内 ,增强杀菌能力  相似文献   
107.
我院自1993年1月—2002年12月收治GMC180例,全部行手术松解并重视术后早期功能锻炼及牵引治疗,收到良好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8.
患者女 ,41岁 ,于 2 0 0 1年 1月 6日因左侧腹壁疖肿伴疼痛 ,于当日行疖肿切除术。术后切口处反复破溃及流脓 ,经多次换药未愈 ,即以“左侧腹壁疖肿切除术后感染”收入普外科治疗。体格检查 :体温 3 7.5℃ ,脉搏 76次 /min ,呼吸 16次 /min ,血压 19.1/11.1kPa ;外科检查 :腹部平坦 ,未见腹壁静脉曲张 ,未见包块隆起 ,左侧腹壁相当于麦氏点处可见长约 4cm的术后疤痕 ,其上有一创口 ,长约 1cm ,宽约 0 .5cm ,深约 0 .3cm ,有淡黄色脓性分泌物 ,有异味 ,伤口周围有轻压痛 ,无反跳痛及肌紧张。治疗 :行窦道切除术 ,在腹直肌前…  相似文献   
109.
患者女性,79岁.因转移性右下腹疼痛27h,以急性阑尾炎人院.查体:T38.5℃,腹软,右下腹可及压痛,麦氏点压痛(+),无反跳痛及肌卫.WBC 8.6×109/L,NE80.2%.术中见阑尾长10 cm,直径1 cm,明显充血、水肿,远端炎症重,系膜充血、水肿.病理检查 巨检:灰红、灰黑色阑尾1个,8 cm×0.8cm×1 cm大小.镜检:阑尾为急性化脓性炎症,局部为坏疽性炎症.远瑞管腔扩张,中段管腔狭窄,管壁增厚,增厚处肿瘤组织弥漫性浸润,侵犯阑尾壁全层达浆膜,部分神经纤维内可见癌浸润(肿瘤侵及阑尾长度<2 cm)(图1).肿瘤细胞呈巢状或微腺管状排列,瘤巢和微腺管中可见2种不同形态的瘤细胞(图2):一种细胞胞质富含黏液,核呈新月形,细胞分化好,异型性不明显,PAS特殊染色(+);另一种细胞体积偏小,胞质嗜酸,核位于基底部,呈空泡状,细胞轻度异型性,免疫组化CgA和Syn(+).  相似文献   
110.
目的观察大黄、芒硝外敷治疗阑尾周围脓肿的疗效。方法阑尾周围脓肿患者171例,随机分为对照组76例和观察组95例。对照组患者在B超引导穿刺脓肿引流,并静脉应用抗生素,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大黄、芒硝外敷。结果观察组95例、对照组73例达到临床治愈,两组临床治愈率相比P〉0.05。观察组平均临床治愈时间9.6 d,显著短于对照组的11.0 d,P〈0.05。结论大黄、芒硝外敷辅助B超引导下脓肿穿刺引流和静脉应用抗生素治疗阑尾周围脓肿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