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5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5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青霉素对干化学法检测尿蛋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杰  赵亚妮  安蓉 《实用医技杂志》2005,12(14):1867-1868
目的观察讨论青霉素对干化学法检测尿蛋白的影响程度和其对临床诊断的重要意义。方法微电脑尿液分析干化学法。结果尿液中青霉素可对白蛋白发生竞争性抑制反应,从而导致尿蛋白呈假阴性或结果假性降低的现象。但不同剂量青霉素在不同时段对尿蛋白影响程度不同。结论临床在使用大剂量青霉素后短期内不宜立即检测尿蛋白,而应在干扰消除时段后进行检测以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以便更好地支持临床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肝功能指标与肝组织免疫组织化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8年2月在西安市第一医院接受治疗的148例患者,依据患者是否进行正规抗病毒治疗将其分成2组,86例未进行正规抗病毒治疗的患者作为对照组,62例进行正规抗病毒治疗的患者作为观察组。检测2组患者的清蛋白(ALB)、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水平,同时采用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血清HBV DNA,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肝组织内ccc DNA,分析2组患者肝组织免疫组织化学和肝细胞内ccc DNA、HBV DNA的相关状况,以及治疗后肝细胞内HBV改变状况。结果对照组HBeAg阴性患者血清HBV DNA及肝细胞ccc DNA低于HBeAg阳性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BeAg阳性和阴性患者血清ALT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肝细胞HBV DNA及ccc DNA与肝组织纤维化程度呈负相关关系(r=―0.213、―0.524,P0.05),血清ALT水平和肝组织纤维化程度无相关性(r=0.025,P0.05),肝细胞HBV DNA与ccc DNA、ALT无相关性(r=0.066、0.041,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肝细胞内ccc DNA和HBV DNA水平较对照组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患者肝内病毒复制和其HBV DNA水平无相关性,肝细胞内ccc DNA水平和肝组织纤维化程度呈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3.
正子宫内膜息肉(endometrial polyp,EP)是由子宫内膜腺体和含有厚壁血管的纤维化子宫内膜间质构成的突出于子宫内膜表面的良性结节,宫腔镜经宫颈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TCRP)是治疗EP的有效方法。但单纯TCRP手术后EP复发率较高;尤其是有生育要求的女性,以及虽无生育要求、但年龄在45岁以下并要求保持正常月经来潮的女性,EP的切除深度不足,更易导致  相似文献   
14.
正薛勤梅导师,从事妇科诊疗20余年,临床经验丰富,运用补肾活血法辨治子宫内膜异位症,临证效果良好,笔者跟随薛老师临床学习,受益匪浅,现将其运用补肾活血方法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经验简介如下。1病案举例1.1张某,女,40岁,2016年3月20日初诊。痛经10年余,加重2年。患者平素月经规律,14岁初潮,5-7 d/30 d,量中,色黯,血块(+),痛经(+),带下量  相似文献   
15.
安军明主任医师在针灸临床工作过程中,擅以"调气"理论为指导思想,认为百病生于气,而针灸治疗疾病正是通过激发人体的经络之气,以达气机调畅、阴平阳秘的目的。安教授认为调气重在升清降浊,百会、四神聪旨在升清,"腹四针"意在降浊,再结合辨证取穴以治疗疾病,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6.
抗CCP和抗RA33抗体检测对类风湿关节炎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抗CCP抗体、抗RA33抗体检测对类风湿关节炎(RA)的诊断价值,并了解其与类风湿因子(RF)之间的相关性。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法测定RA患者60例、非RA其他风湿病患者38例以及正常人30例血清的抗CCP抗体、抗RA33抗体,速率散射比浊法定量测定类风湿因子,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60例RA患者中,抗CCP抗体阳性29例,对RA诊断的阳性率为48.3%,特异性为97.4%;抗RA33抗体阳性15例,对RA诊断的阳性率为25.0%,特异性为97.4%,RF对RA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70.0%和78.9%,3者联合检测的敏感性为95.0%,特异性为100%。结论:抗CCP抗体、抗RA33抗体是两种新的对RA有较高诊断价值的血清学标记物,具有良好的敏感性及特异性,与RF联合检测可提高RA的诊断率,有助于RA的诊断。  相似文献   
17.
前列腺增生( 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BPH)又称良性前列腺增生,是中老年男性最常见的疾病之一.患者常因前列腺增生出现尿频、尿急、尿不尽、夜尿增多等症状,严重影响生活质量.该病属中医"癃闭"范畴,此病名首见于《内经》,之后有癃、闭癃、淋闭之称谓[1].目前临床上西医治疗BPH主要采用药...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采用丙酸睾酮建立小鼠前列腺增生模型的最佳给药方式.方法 选取24只雄性ICR小鼠,随机分为腹腔注射空白组、腹腔注射模型组、皮下注射空白组、皮下注射模型组,每组6只.腹腔注射模型组和皮下注射模型组按照相应方法注射丙酸睾酮12.5 mg/(kg·d),腹腔注射空白组和皮下注射空白组按照相应方法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