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2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7篇
耳鼻咽喉   2篇
基础医学   5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69篇
内科学   35篇
神经病学   6篇
特种医学   10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84篇
预防医学   12篇
眼科学   6篇
药学   19篇
  1篇
中国医学   62篇
肿瘤学   1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赵丽红  韩得莲  李秀莲 《人民军医》2014,(11):1184-1186
医院感染是评价医院管理和医疗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准确掌握患者的感染状况,分析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对加强医院感染的防控非常重要。为了解高原地区医院感染的现状,进一步做好防控工作[1],我们对我院医院感染现患率进行了调查。现分析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情况选择2012年12月20日和2013年12月11日0:00—24:00住院患者,其中2012年12月20日477例,2013年12月11日489例;  相似文献   
92.
赵丽红 《内蒙古中医药》2012,31(19):124-125
目的:调查护理干预对于慢性鼻窦炎患者手术后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从2009年2月至2011年10月选择在我院住院治疗慢性鼻窦炎的患者80例,所有患者都采用鼻内窥镜功能性微创手术,同时配合积极的护理干预。结果:经过观察,各病理分型患者在住院期间局部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缓解。各病理分型局部症状改善时间差别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不同分型患者的生存质量平均得分都有明显改善,I型患者生存质量稍好于II型患者,但是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慢性鼻窦炎作为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患病人群的生存质量,积极地护理干预能在缓解临床症状的情况下,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93.
笔者选择性收集了2008年到本院就诊的106例头晕患者的颈椎检查结果,对其进行了分析,以探讨头晕与颈椎退行性变的关系。  相似文献   
94.
北京地区孕前及孕早期妇女TORCH的感染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来我院进行孕前筛查及孕12周前普查的妇女感染人类出生缺陷病原微生物(TORCH)的现状。方法应用抗体捕获ELISA法检测500例孕前及孕龄小于12周孕妇血清TORCH的特异性IgM和IgG抗体。结果孕妇IgM阳性率分别为弓形体0、风疹病毒0.2%、巨细胞病毒0.2%、B型弓形体1.4%、单纯疱疹病毒0;IgG阳性率分别为弓形体0.2%、风疹病毒51.6%。结论孕前筛查及孕12周前普查妇女存在一定的TORCH病原体感染,应加强各病原体的检测,以提高生育质量。  相似文献   
95.
目的:间充质干细胞的诱导分化的研究多见于骨髓、脐血等组织,而在鹿茸组织中分离的间充质干细胞是否能诱导为软骨细胞目前尚不清楚.实验拟建立梅花鹿鹿茸生长中心间充质干细胞体外培养方法,观察转化生长因子β1体外诱导鹿茸间充质细胞分化为软骨细胞的可行性.方法:实验于2006-03/2007-06在吉林大学畜牧兽医学院基础兽医研究室完成.①实验材料:4岁龄健康雄性梅花鹿由中国农科院左家特产研究所提供,实验过程中对动物处置符合动物伦理学标准.②实验方法:于生长早期锯取梅花鹿鹿茸,在解剖显微镜下定位和切取间质层(突起部),即为鹿茸间充质干细胞所在的组织层.Ⅰ型胶原酶消化法原代分离培养鹿茸生长中心间充质干细胞,锥虫蓝染色显示细胞活性达90%以上,将活性确定后的细胞液氮冻存.取第3代细胞,用含10%胎牛血清以及10 μg/L转化生长因子β1的条件培养基诱导培养.③实验评估:培养12 d 后于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采用细胞化学及免疫细胞化学鉴定细胞.结果:①鹿茸生长中心间充质干细胞的分离与培养:Ⅰ型胶原酶消化法培养可以获得均一的间充质干细胞,贴壁的间充质干细胞形态均匀,呈长梭形,克隆样生长,增殖迅速.②转化生长因子β1体外定向诱导鹿茸间充质细胞分化为软骨细胞:转化生长因子β1诱导分化的鹿茸间充质细胞生长迅速,诱导后细胞形态明显改变,呈典型的软骨细胞形态,甲苯胺蓝染色阳性,Ⅱ型胶原表达阳性.结论:采用酶消化法可以从鹿茸生长中心间充质层中分离出间充质干细胞,在体外转化生长因子β1具有促进鹿茸生长中心间充质干细胞分化为软骨细胞的能力.  相似文献   
96.
目的探讨鼾症与无鼾症者动态心电图(DCG)变化。方法对鼾症组(A组)和无鼾症组(B组)各39例进行DCG检查对比,A组和B组年龄、性别等基本情况相匹配。结果A组最高心率增加、最低心率降低,房性和室性期前收缩、房颤、室上性心动过速、传导阻滞、ST-T缺血性改变均较B组增加(P〈0.05~0.01)。结论鼾症可引起多种心律失常,发生机理与打鼾时呼吸暂停引起低氧血症有关。  相似文献   
97.
目的基于病证结合分析肝炎肝硬化患者常见病性类证候要素的分布与组合情况,以初步了解其分布特点和组合规律,为指导临床提供依据。方法运用课题组统一制订的《肝炎肝硬化临床信息采集表》,进行全国多中心的横断面流行病学调查,收集肝炎肝硬化患者的中医症状、舌象、脉象等信息,结合现行多个诊疗共识以及前期文献回顾,并经过2轮专家论证,最后制订《肝炎肝硬化常见证候要素辨识标准》,依此判定患者的病性类证候要素类型。统计方法采用卡方检验及频数、频率等描述性分析的方法。结果 801例患者有7种病性类证候要素,其中气虚517例,血瘀503例,水停462例,阴虚448例,气滞438例,阳虚428例,湿热257例,且气虚、血瘀、水停、阳虚在失代偿期的分布频率高于代偿期(P0.05)。314例代偿期患者中,单一病性类证候要素以血瘀最为常见(36.36%),2~5种病性类证候要素组合分别以气虚+气滞(20.00%)、气虚+阴虚+血瘀(11.32%)、气虚+阳虚+阴虚+气滞(16.13%)、气虚+阳虚+阴虚+气滞+血瘀(45.1%)最为常见;487例失代偿期患者中,单一病性类证候要素以水停最为常见(90.91%),2~5种病性类证候要素组合分别以气虚+水停(57.45%)、气虚+血瘀+水停(26.44%)、气虚+阳虚+血瘀+水停(23.40%)、气虚+阳虚+气滞+血瘀+水停(25.00%)最为常见。属于6种病性类证候要素组合的代偿期患者常见组合中有60.00%的患者未合并水停;失代偿期患者常见组合中有59.81%的患者未合并湿热。结论肝炎肝硬化患者的病性类证候要素以气虚、血瘀最多见;在代偿期以单一与2~5种组合多见,多合并气虚、血瘀、气滞;失代偿期则以3~7种组合多见,多合并气虚、水停。2期均有气虚、血瘀等基本病机,也有各期病机侧重的不同。  相似文献   
98.
[目的]探讨简化 OSCE 模式在护生基础护理技能考核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1级156名本科护生作为实验组,采用简化 OSCE 模式;选择2010级152名本科护生作为对照组,采用传统考核模式,比较两组护生基础护理技能的考核成绩,并通过调查问卷了解实验组护生对 OSCE 模式的评价。[结果]对照组护生的考核总成绩为80.92分±4.02分,实验组护生的考核总成绩为85.62分±3.27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在评估病人、沟通与人文关怀、健康教育和护理操作流程方面,实验组学生的成绩也高于对照组学生(P <0.05)。实验组大部分护生对简化 OSCE 模式持赞同态度。[结论]简化 OSCE 模式能比较全面、客观、公平地评价护生基础护理技能和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99.
目的:测定慢性胃炎、胃溃疡和胃癌患者血清中C反应蛋白(CRP)浓度水平结合有无幽门螺杆菌(HP)现症感染,探讨其变化的机理,为临床应用提供理论基础和实验依据。方法:对符合条件的慢性胃炎31例、胃溃疡30例、胃癌27例患者同时进行电子胃镜、^13C-尿素呼气试验(^13C—UBT)和血清CRP浓度的检测。结果:胃溃疡组血清CRP浓度水平(9.24mg/L)高于慢性胃炎组血清CRP水平(2.89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癌组CRP水平(35.19mg/L)高于慢性胃炎组及胃溃疡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慢性胃炎组与胃癌组HP检出率比较及胃溃疡组与胃癌组HP检出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5)。慢性胃炎组HP阳性血清中的CRP略高于HP阴性血清,但二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胃溃疡组HP阳性血清中的CRP高于HP阴性血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癌组HP阳性血清中的CRP略高于HP阴性血清,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检测CRP及HP可以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多的胃癌早期诊断的信息,而且还有助于对良恶性胃疾患的鉴别诊断;胃溃疡组CRP水平与有无HP现症感染有关,慢性胃炎组和胃癌组CRP水平与HP现症感染的关系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00.
潘惠艳  赵群  詹阳  赵丽红  张卫华  吴玉梅 《肿瘤》2012,32(5):313-319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C,VEGF-C)促进宫颈癌ME180细胞的侵袭和转移是否涉及电压门控钠通道(voltage-gated sodium channels,VGSCs) Nav1.6亚型的表达及其他可能的信号转导分子.方法:应用RT-PCR和免疫荧光定位的方法分别检测VEGF-C受体3(亦称Flt-4)和Nav1.6mRNA及其蛋白在ME180细胞中的表达和定位,Transwll法检测VEGF-C和Nav1.6对细胞侵袭的作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蛋白质印迹法检测VEGF-C对Nav1.6 mRNA和蛋白表达的影响及信号转导分子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MAPK)在其中的作用.结果:ME180细胞表达Flt-4和Nav1.6mRNA,Flt-4和Nav1.6蛋白主要定位于细胞膜.50和100 ng/L VEGF-C可分别增加细胞的侵袭指数[(27.2±5.2)%和(49.1±6.1)%],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VGSC抑制剂TTX(tetrodotoxin)可有效阻断VEGF-C促进的细胞侵袭作用(P<0.05).VEGF-C可上调ME180细胞Nav1.6 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P<0.05).p38 MAPK抑制剂PD169316可抑制VEGF-C促进的Nav1.6 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及细胞侵袭作用.结论:VEGF-C通过上调VGSC Nav1.6亚型的表达促进宫颈癌ME180细胞侵袭,而且p38MAPK参与了VEGF-C诱导的Nav1.6表达和细胞侵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