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7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9篇
内科学   3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17篇
综合类   58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18篇
  1篇
中国医学   21篇
肿瘤学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4年   4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32.
1984年4月,我们从一例被诊断为“亚急性阑尾炎”病人的粪便中分离出耶氏菌,结合临床症状并经细菌学、血清学及流行病学综合分析,确定该病例为耶氏菌肠炎。报告如下。患者,男、28岁。1984年4月22日腹泻,日3次,稀水样便,不发烧,脐周及右下腹疼痛,食欲差、恶心但未吐。24日在某医院肠道门诊就诊,粪  相似文献   
33.
CT三维重建在髋臼骨折诊断与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髋臼是复杂和彼此重叠的立体凹窝的骨性结构,其在出现骨折后单用X线片和CT扫描很难客观地诊断分型及显示其骨折移位程度,对于选择手术方法有一定困难。Halle于1982年首先把CT三维重建引入髋臼骨折的诊断开辟了髋臼骨折治疗。国内20世纪90年代后期就CT三维重建诊断治疗髋臼骨折已有多次报道。目前没有系统全面的评价。我院自2003-2006年开始对髋臼骨折进行CT三维重建用来诊断和选择治疗方法,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4.
以"治未病"思想为指导,运用体质学说、健康检查、健康评估、健康干预等措施完成痰湿体质人群的中医健康状态辨识方法与干预技术研究,开展健康筛查、慢病门诊、慢病体检、慢病风险评估、慢病干预、诊后随访等为一体的慢病诊疗模式,进一步构建健康管理及慢病防控模式。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其中以慢性病代表人群为示范,开展中医健康状态监测及干预技术评价研究,规范中医慢病防控的干预方法,形成痰湿人群的中医治未病健康状态监测、疾病风险预警监测及慢病管理防控监测系统,最终将基于中医"治未病理念"形成的规范可行的实施方案推广应用到家庭、社区等。  相似文献   
35.
冠脉搭桥术或瓣膜手术的病人有时已较长时间使用了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这类病人在全麻时或在停止体外循环时很易出现血压过低。作者为了观察慢性应用ACEI病人在诱导时的影响,特选择了32例择期实施冠脉搭桥术病人作开放式前瞻型对照研究。全部病人的左室功能尚佳(射血分数≥40%),无糖尿病、心律失常或传导障碍,近  相似文献   
36.
37.
目的 探讨直肠癌根治术后局部复发的相关临床病理因素,以提高直肠癌根治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5年1月至2002年12月257例直肠癌根治术后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应用两分类反应变量Logistic回归(前进法)建立单因素和多因素回归分析模型,探讨各临床病理特征与术后局部复发的关系.结果 直肠癌根治术后局部复发率为18.7%,中位时间14.6(2~63)个月;术后2年内复发率75.0%(36/48),3年内复发率95.8%(45/48).单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年龄、Dukes分期、淋巴结转移、癌胚抗原水平与直肠癌根治术后局部复发有关(均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淋巴结转移是影响直肠癌根治术后局部复发的重要因素(均P<0.05).结论 年龄和淋巴结转移是影响直肠癌患者术后局部复发重要的因素,加强早期诊断和科学、规范的治疗有望改善直肠癌预后.  相似文献   
38.
目的:评价Parks术在治疗低位直肠癌保肛的临床疗效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2007年1月间应用改良Parks术式治疗47例低位直肠癌的临床病理资料,就改良Parks手术的外科效果、手术安全性、并发症、排便功能、保肛手术的适应症、保肛成功率及局部复发进行观察分析总结.结果:全组47例手术进程顺利,无手术死亡.3例(6.38%)出现术后并发症,吻合口瘘2例(4.25%),切口感染1例(2.12%).术后全组病人均有不同程度的排便改变;术后1个月,2例患者(4.25%)控便功能优,25例(53.2%)控便功能良好,20例(42.5%)控便功能差,控便能力差的患者中肿瘤距肛缘<5.0 cm 12例,肿瘤距肛缘距离≥5.0 cm 8例.术后3个月,11例(23.4%)患者控便功能优,26例(55.3%)表现为控便功能良好,10例(21.3%)表现为控便功能差.术后6个月,35例(74.5%)控便功能优,8例(17.0%)表现为控便功能良好,4例(8.5%)控便能力差.随诊1~3年,无吻合口复发,局部复发3例(6.38%).结论:Parks术式吻合简单、安全、有效,能提高低位直肠癌患者的保肛率,不增加局部复发率,同时患者可获得良好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39.
目的:探讨腹腔镜直肠前切除术(Dixon)治疗中低位直肠癌的可行性、手术方式及其应用价值.方法:对8例中-低位直肠癌患者经腹腔镜Dixon术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8例患者均成功完成手术,其中5例行双吻合器吻合,3例行经肛门脱出吻合.手术时间160~280 min,平均210 min,术中出血20~80 ml.平均出血量50 ml.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24~72 h,无手术死亡、输尿管损伤、骶前出血、吻合口瘘、切口感染等并发症.术后住院(不包括化疗时间)6~14 d,平均9 d.患者术后随访至今3~16个月,无复发转移情况.结论:腹腔镜直肠前切除术治疗中低位直肠癌安全有效,应依据患者病情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40.
低位直肠癌保肛术后吻合口瘘的原因及其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低位直肠癌患者保肛手术后发生吻合口瘘的原因及其防治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3年12月-2008年12月间收治的536例直肠癌保肛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吻合口瘘的患者采取保守及手术治疗,观察其结果,分析吻合口瘘的临床特点.结果 本组术后35例(6.5%)发生吻合口瘘,患者年龄、体重、术前辅助化疗、肠梗阻、糖尿病、白蛋白水平及肿瘤距肛门的距离是影响吻合瘘发生的因素(P<0.05),6例明确诊断后行急诊横结肠造口,二期还纳.22例(86.7%)保守治疗痊愈.7例保守治疗效果欠佳,其中5例行横结肠造瘘,2例行腹会阴联合切除(abdominoperineal resection,APR)手术.本组无死亡病例.结论 年龄、充分的术前准备及围手术期处理是防止吻合口瘘的关健,及时发现并处理对吻合口瘘的治疗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