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01篇 |
免费 | 12篇 |
国内免费 | 4篇 |
专业分类
妇产科学 | 6篇 |
基础医学 | 6篇 |
口腔科学 | 1篇 |
临床医学 | 38篇 |
内科学 | 24篇 |
神经病学 | 5篇 |
特种医学 | 11篇 |
外科学 | 13篇 |
综合类 | 79篇 |
预防医学 | 33篇 |
眼科学 | 3篇 |
药学 | 41篇 |
3篇 | |
中国医学 | 43篇 |
肿瘤学 | 1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篇 |
2023年 | 12篇 |
2022年 | 8篇 |
2021年 | 10篇 |
2020年 | 20篇 |
2019年 | 17篇 |
2018年 | 7篇 |
2017年 | 7篇 |
2016年 | 11篇 |
2015年 | 18篇 |
2014年 | 11篇 |
2013年 | 11篇 |
2012年 | 16篇 |
2011年 | 15篇 |
2010年 | 18篇 |
2009年 | 14篇 |
2008年 | 19篇 |
2007年 | 7篇 |
2006年 | 18篇 |
2005年 | 17篇 |
2004年 | 17篇 |
2003年 | 9篇 |
2002年 | 6篇 |
2001年 | 10篇 |
2000年 | 2篇 |
1999年 | 3篇 |
1998年 | 1篇 |
1997年 | 3篇 |
1996年 | 2篇 |
1995年 | 1篇 |
1962年 | 1篇 |
1960年 | 1篇 |
1959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目的 比较侧卧位分娩与传统仰卧位分娩对产程以及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5年8月至2016年6月在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妇产科产房无合并症的足月初产妇200例为研究对象,其中100例侧卧位分娩为研究组,100例传统仰卧位分娩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产妇的第二产程时限、会阴损伤、新生儿窒息及产后出血等母儿结局.结果 研究组产妇第二产程显著短于对照组(t=-3.10,P<0.05).研究组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χ2值分别为6.37、5.10,均P<0.05),而两组新生儿锁骨骨折、新生儿臂丛神经损伤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χ2值分别为2.75、1.01,均P>0.05).研究组的产妇会阴完整率明显优于对照组(χ2=7.29,P<0.01),且产后出血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χ2=4.35,P<0.05).结论 侧卧位分娩能够预防胎儿窘迫,减少新生儿窒息,减少产妇的会阴撕裂伤,降低产妇会阴侧切率,有利于产后恢复,还能够预防产后出血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2.
2010年10月-2012年10月,我院行逆行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移植修复足跟软组织缺损患者21例,通过精心护理,效果满意.现将围术期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0年10月-2012年10月我科共收治21例足跟软组织缺损患者,男13例,女8例,年龄15~53岁,中位年龄41岁;其中软组织撕脱伤12例,重物压砸伤9例;软组织缺损面积为4cm×3cm~15cm×9cm. 相似文献
23.
目的:观察小剂量尿毒清颗粒联合灌肠液对老年慢性肾功能衰竭(CRF)的影响。方法:将60例老年CRF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2组均给予一定的基础治疗,治疗组在基础治疗上加服尿毒清颗粒联合灌肠液,对照组在基础治疗上加服药用炭;15d为一疗程,30d后对比2组疗效。结果:治疗组在治疗30d后临床症状明显改善,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血尿酸(UA)、血钾(K+)均显著下降。结论:小剂量尿毒清颗粒口服联合灌肠液保留灌肠治疗老年慢性肾功能衰竭疗效显著,方便易行,依从性好。 相似文献
24.
25.
尿毒症顽固性高血压是指尿毒症患者经充分透析达到干体重后,联合3种以上降压药血压仍不能控制,且出现持续性高血压.它是心血管并发症的最重要的独立危险因素,严重地影响着透析患者的预后和生存质量.为探讨有效的治疗方法,我们对常规血液透析的尿毒症顽固性高血压患者行血液灌流治疗,观察疗效. 相似文献
26.
27.
脑缺血海马透析自由基活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研究脑反复缺血再灌流羟自由基活性动态变化,探讨脑缺血损伤的病理生理机制。方法采用Pulsinelli和Briefley4血管关闭方法,5min×3次缺血,用微透析针植人右侧海马CA1区,用水杨酸盐捕获生成稳定的加合物2,3和2,5二氧苯甲酸(2,3和2,5DHBA)。用高压液相(HPLC)电化学检测。结果腹腔内注射水杨酸盐和微管透析针内注射水杨酸盐,2,3和2,5DHBA出现相似变化。缺血期2,3和2,5DHBA稍降低,灌流20min显著增高,灌流1h升高至顶峰,持续3h。证明脑反复缺血后再灌流羟自由基显著增高,并且不是一个暂时的现象。结论自由基在脑缺血损害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8.
1 对象和方法 1.1对象2000-07~2005-04共分娩l216例,其中巨大儿79例作为观察组,随机选择2d内分娩的79例出生体重在2500~3999g的正常足月新生儿作对照组。 相似文献
29.
临床表现、心电图和 X线等只能提示诊断肺动脉瓣狭窄(PS)线索。心导管术和选择性右室造影术被视为诊断 PS的“金标准”,但它是一种创伤性检查 ,检查费用较高 ,有时患者不易接受。一些学者采用超声技术来诊断 PS[1 ,2 ] 。作者采用二维、频谱多普勒和彩色多普勒技术与手术结果相对比 ,旨在评价超声检查技术对 PS诊断的准确性。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1986 - 12~ 1999- 0 7门诊及住院患者 ,经超声心动图诊断为 PS 74(男 39,女 35 )例 ,年龄 9个月~ 5 8岁 ,平均15 .4岁。本组患者经心电图、心脏 X线检查 ,部分患者行右心导管和右心造… 相似文献
30.
恶性肿瘤患者凝血指标的变化与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肿瘤患者凝血指标的变化并探讨其机制。方法:使用德国BE公司Compact血凝仪对70例非肿瘤者对照,60例恶性肿瘤患者的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定量(Fib)及凝血酶时间(TT)进行检测。结果:恶性肿瘤患者的PT、Fib较对照组有统计学异常。PT明显缩短(P〈0.01),Fib明显升高(P〈0.05)。APTT、TT较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结论:恶性肿瘤患者Fib明显增高,PT明显缩短,机体处于高凝状态。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