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115篇
  免费   623篇
  国内免费   416篇
耳鼻咽喉   72篇
儿科学   115篇
妇产科学   22篇
基础医学   425篇
口腔科学   101篇
临床医学   1649篇
内科学   812篇
皮肤病学   69篇
神经病学   605篇
特种医学   653篇
外国民族医学   28篇
外科学   735篇
综合类   3239篇
预防医学   1267篇
眼科学   130篇
药学   1437篇
  19篇
中国医学   1514篇
肿瘤学   262篇
  2024年   71篇
  2023年   261篇
  2022年   274篇
  2021年   341篇
  2020年   247篇
  2019年   261篇
  2018年   300篇
  2017年   177篇
  2016年   224篇
  2015年   261篇
  2014年   554篇
  2013年   527篇
  2012年   661篇
  2011年   766篇
  2010年   662篇
  2009年   660篇
  2008年   654篇
  2007年   612篇
  2006年   515篇
  2005年   617篇
  2004年   507篇
  2003年   475篇
  2002年   425篇
  2001年   432篇
  2000年   314篇
  1999年   267篇
  1998年   195篇
  1997年   181篇
  1996年   176篇
  1995年   182篇
  1994年   193篇
  1993年   137篇
  1992年   140篇
  1991年   126篇
  1990年   103篇
  1989年   117篇
  1988年   95篇
  1987年   75篇
  1986年   70篇
  1985年   57篇
  1984年   56篇
  1983年   50篇
  1982年   34篇
  1981年   25篇
  1980年   19篇
  1979年   9篇
  1978年   10篇
  1976年   5篇
  1963年   6篇
  196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 毫秒
71.
目的提高对敌草快致中毒性脑病临床特征的认识。方法收集整理2021年4月至2022年4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7例急性敌草快中毒合并中枢神经系统损害患者的诊疗过程, 并以"敌草快""中毒", "Diquat""Poisoning"为关键词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 Pubmed中英文数据库, 查阅既往病例文献进行汇总分析。结果 7例患者中男2例、女5例, 平均年龄31岁(14~57岁),平均服毒量为23.14 g[(10~40) g], 在救治过程中3例出现烦躁、抽搐, 3例出现昏迷, 1例出现全身强直性阵挛发作;死亡4例, 存活3例, 其中2例恢复正常生活学习, 1例遗留精神行为异常(现长期随访中)。3例存活病例出现神经系统症状的时间均较晚, 患者清醒时间在服药后30 d左右。结论敌草快相关中毒性脑病进展快、预后差, 病死率极高。本研究发现首次出现神经系统症状时间>48 h出院存活率远高于≤48 h患者, 而性别、年龄、估计口服量、首次出现神经系统症状的表现类型对出院存活率的影响不大。但是出现神经系统症状时间越早, 提示预后不良的可能性越大。  相似文献   
72.
目的:分析6例17q12复发性微重复综合征胎儿的产前超声表现及染色体微阵列(CMA)检测结果。方法: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于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行CMA检测的孕妇7 337例,检出6例(0.08%)17q12复发性微重复综合征,分析6例胎儿的产前超声表现和CMA检测结果。结果:6例胎儿中,最常见的超声表现是十二指肠梗阻(4/6),1例肾脏异常,1例胎儿发育小于同孕周。亲代验证结果显示:1例为新发突变,4例遗传自表型正常的父母,1例未行CMA检测。经遗传咨询,2例孕妇选择终止妊娠,3例出生后进行手术治疗,1例失访。结论:十二指肠梗阻有可能是17q12复发性微重复综合征产前超声特征表现之一。  相似文献   
73.
目的分析胆囊癌(GBC)根治术后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构建接受根治性手术GBC患者的列线图预测预后,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选取2011年1月1日至2021年1月1日在嘉兴市第一医院接受GBC根治术治疗的患者153例,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影响GBC患者术后总生存期(OS)的危险因素。借助R软件的rms软件包构建基于危险因素的可视化列线图。以构建的列线图评分中位数为界分为预后高风险患者(评分≥157.32)和低风险患者(评分<157.32),绘制生存曲线并比较两者术后生存率。结果153例患者术后中位生存时间14.0个月,OS3.0~60.0个月,术后1、3、5年的累积总生存率分别为56.6%、26.5%、17.2%。多因素分析显示,病理分级(HR=2.44,95%CI:1.074~5.571)、神经浸润(HR=1.80,95%CI:1.134~2.863)、脉管浸润(HR=3.18,95%CI:1.917~5.264)、T分期(HR=10.40,95%CI:4.483~24.302)、切缘(HR=1.97,95%CI:1.102~3.554)、糖类抗原19-9(CA19-9)(HR=2.12,95%CI:1.174~3.844)是GBC患者术后OS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绘制的预测GBC患者术后生存率的列线图显示,1、3和5年生存率与患者实际生存率匹配较好。153例GBC患者的列线图评分中位数为157.32分。生存分析显示,预后高风险患者(118例)的1、3、5年生存率均低于低风险患者(35例)(27%比93%、13%比75%、9%比69%,均P<0.05)。结论病理分级、神经浸润、脉管浸润、T分期、切缘、CA19-9是GBC患者术后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基于这些危险因素构建的列线图可较好预测患者预后,可识别预后不良高风险患者,助于临床决策。  相似文献   
74.
乳突根治术及鼓室成形术操作、解剖关系复杂,各类文献中乳突手术的名称不统一,使得乳突根治术和鼓室成型术编码的鉴别分型较难掌握。通过研读国内外相关文献,结合耳鼻喉头颈手术学、局部解剖学,分析手术记录,根据国家临床3.0版ICD-9-CM-3分析乳突根治术及鼓室成形术编码。广义的乳突根治术可以分为开放式乳突根治术、完壁式乳突改良根治术2大类。开放式乳突根治术又根据手术范围大小细分为根治性乳突切除术和开放式乳突改良根治术2种。在基础版ICD-9-CM-3中将根治性乳突切除术分类于20.42,将乳突改良根治术分类于20.49;由于基础版ICD-9-CM-3中未提及完壁式乳突改良根治术,国家临床版3.0版将乳突改良根治术20.49的细目扩展为20.4900×008和20.4900×009,分别对应开放式乳突改良根治术和完壁式乳突改良根治术。鼓室成形术可以分为5型19.4、19.52-19.55。  相似文献   
75.
软腭骨瘤1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骨瘤是常见的由分化成熟的骨组织构成的良性肿瘤,多来源于邻近骨质,发生于骨膜内层骨母细胞,由成骨性纤维组织、成骨细胞及所产生的新生骨组成。发生于口腔软组织的骨瘤极为罕见,作者报道1例软腭骨瘤病例,结合有关文献对其组织来源、病理分型、鉴别诊断和治疗等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76.
许家栋教授通过“痰饮”即为“淡饮”入手,结合《金匮要略》条文辨出痰饮病机特点为胃虚津液不化、下焦饮逆。当痰饮以水饮为主时,治疗方法以温化为主温补为辅;当痰饮以虚寒为主时,治疗以温补为主温化为辅;当痰饮病传中焦胁下变为悬饮,病机特点为中焦水饮阻滞,水结化热,治法可攻之;当痰饮病传上焦表位成为溢饮,病机特点为表位水饮凝滞有余,治疗为汗法。支饮的病机最复杂,同时具有痰饮、悬饮、溢饮的病机特点,需以法治之。本文通过对四饮病机、理法方药的探讨,为临床辨治水饮病提供诊疗思路。  相似文献   
77.
目的总结阵发性运动障碍患者的诱发因素、临床特征以及治疗特点。方法收集阵发性运动障碍患者25例,均进行神经科常规检查以及视频脑电和核磁共振扫描,部分患者进行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并对其诱发因素、发病年龄以及临床表现进行分析,观察对抗癫药物治疗的效果。结果25例患者中,散发14例,有家族史患者8例,继发性3例。其中阵发性运动源性舞蹈样徐动症/运动障碍共19例,对小剂量卡马西平治疗有显著效果。结论不同类型的阵发性运动障碍诱发因素不同,对卡马西平的治疗效果也不同;继发性阵发性运动障碍要重视原发病治疗。  相似文献   
78.
目的:观察针刺经筋结点配合功能性电刺激(Functional Electrical Stimulation,FES)脚踏车治疗急性缺血性脑梗死后下肢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成治疗组以及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针刺配合FES脚踏车治疗,而治疗组患者给予针刺经筋结点配合FES脚踏车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下肢运动功能简式Fugl-Meyer评分法(Fugl-Meyer Assessment Scale,FMA)评分、Berg平衡量表(Berg Balance Scale,BBS)评分、功能性步行量表(Functional Ambulation Category Scale,FAC)评分、改良Barthel指数量表(Modified Barthel Index,MBI)评分等。结果:经过4周的治疗,两组FAC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提高(P <0.05),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结束后,两组患者的FMA、BBS、MBI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P <0.05),且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相似文献   
79.
<正>2022年11月14日浙江大学白瑞良团队联合山东省立医院刘英超团队在Nature子刊《Nature Biomedical Engineering》杂志(2022年影响因子为29.234)发表了研究论文,题目为“Transmembrane water-efflux rate measured by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as a biomarker of the expression of aquaporin-4 in gliomas”(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51-022-00960-9)。该研究介绍了  相似文献   
80.
目的:运用网络药理学方法,研究中药人参(Ginseng)、莪术(Zedoary)抗血管生成作用的物质基础与作用机制。方法:采用OMIM数据库和GeneCards数据库分别检索抗血管生成靶基因;采用TSMSP数据库及基于VBA工具的有效成分筛选方式分别检索中药人参、莪术,利用ADME参数进行有效成分筛选,通过TCMSP数据库及PubChem数据库明确各个有效成分的3D结构文件,运用Swiss Target Prediction数据库确定各有效成分的靶点。通过绘制文恩图发现人参、莪术抗血管生成的作用靶点,利用STRING、Cytoscape3.2.1软件及其插件ClueGO、Bisogenet、CytoNCA对靶基因进行分析并构建人参-莪术成分靶点网络图,进一步说明人参-莪术与抗血管生成靶基因的关系。结果:人参活性成分22个,靶基因182个,莪术活性成分3个,靶基因45个,抗血管生成靶基因262个;通过文恩图绘制发现人参抗血管生成作用靶点19个,莪术4个;通过cytoscape构建并结合网络拓扑分析,人参-莪术发挥抗血管生成作用中有77个关键靶点发挥重要作用。结论:人参-莪术可能会通过AB...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