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8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4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10篇
内科学   16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24篇
预防医学   31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14篇
中国医学   35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8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71.
运用中医药超分子“气析”理论,结合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COVID-19)的特点,回顾性分析中医治疗疫病理论产生与发展的历史源流、特点,提出实现现代化的关键科学问题,阐明其解决对策。中医疫病理论的产生和发展史实际上就是对戾气致病的生物超分子化学的科学认识史,由“非时之气”到戾气的病因探求,由六经辨证论治发展到卫气营血、三焦辨证论治,逐渐接近现代传染病学和免疫学理论体系,均具有中医药超分子“气析”理论的印迹。将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征冠状病毒2(SARS-CoV-2,戾气),人体与中药置于自然界生物演化的历程中,三者都是自然界中处于特定进化阶段的生物超分子体,均受到逐级生物超分子的“分子社会”按“印迹模板”管控;彼此进化、突变、适应、制约的规律一直未变。通过对隐藏在中医药疫病防治理法方药的超分子作用规律进行分析,探讨其现代化关键科学问题并提出解决策略,既可阐明中医药疫病防治的科学原理,研制出组分中药,加速疫情控制,还可带动中医药经络脏腑与证候物质基础、中药复方配伍规律等原创性关键前沿科学问题的解决。  相似文献   
72.
贺鹏 《保健医苑》2009,(7):38-38
一天,有位患者拿着一包汤药急匆匆地来到医院药品咨询台,问道:"药师,我在医院拿到的黄芪和在药店买的怎么不一样,会不会搞错了?!"药师经过辨认后告诉患者,医生为他开的是"炙黄芪",是用蜂蜜炮制过的,而他在药店买到的是"生黄芪",是没有蜜炙过的生品,从外观上看,会有所不同。像这样的情况,在药物咨询过程中会时常遇到,为此笔者特撰此文,让大家了解一下中药生品与炮制品的区别。  相似文献   
73.
抗心律失常新药决奈达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决奈达隆是一种不含碘的新型抗心律失常药物,它可以阻断多种离子通道,目前多个临床试验已证实其在治疗心律失常方面的作用,且不良反应较小。但尚需进一步试验判断它相对胺碘酮抗心律失常作用的优劣。  相似文献   
74.
贺鹏 《保健医苑》2005,(7):40-41
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营养与卫生研究所研究员杨月欣1995年就撰文指出,洋快餐是引起人们肥胖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75.
目的:观察凉血活血药联合熊去氧胆酸片治疗淤胆型肝炎的疗效。方法:将中西医结合组和西药组随机分组治疗淤胆型肝炎各30例,观察疗效。结果:中西医结合组的总有效率为93.3%,而西药组为73.39%。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中西药联合应用,两者相辅相成,加强了利胆退黄效果。  相似文献   
76.
一氧化氮(NO)和一氧化氮合酶(NOS)在男性生殖系统分布广泛,本文着重讨论NO及NOS通过调节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和生殖系统血液循环,影响雄性激素的分泌,影响精子的发生、成熟、活动及受精能力以及阴茎的勃起而对男性生殖能力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77.
贺鹏 《保健医苑》2007,(11):24-27
<正>相信大家看到这个题目,就会想到诸如"大补元气"、"强身健体"、"延年益寿"这样的字眼。因为在大部分人的意识里,中药所指的"参"似乎就是"人参"、"党参"、"西洋参",它们在民间被作为补益之品而广泛使用,足见其良好的"群众基础"。但是对于它们家族的其他成员,真正了解的恐怕就不多了。为此,笔者撰文将相关知识介绍给大家。  相似文献   
78.
止喘贴对哮喘大鼠血清中IL_(-5)、IL_(-12)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玉英  阴智敏  盛刚  秦怡  贺鹏  惠朋利  何云义 《陕西中医》2009,30(11):1555-1556
目的:观察止喘贴穴位贴敷对卵蛋白致敏哮喘SD大鼠血清中白介素(Interleukin,IL)-5、IL-12水平变化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44只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各12只、地塞米松组和穴位贴敷组,每组10只。以卵蛋白(OVA)致敏激发法制备大鼠哮喘模型,用止喘贴穴位贴敷治疗,并与空白组、模型组和地塞米松组比较。主要测定各组大鼠血清中IL-5、IL-12水平。结果:模型组与空白组比较,血清中IL-5的含量明显升高,而IL-12的含量明显降低(P<0.01)。穴位贴敷组能有效降低血清中IL-5的含量,同时可升高IL-12的含量,调节Th1/Th2的失衡,与模型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与地塞米松组相比,止喘贴升高血清中IL-12的含量不明显,降低IL-5的含量也不如地塞米松,但是两个治疗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细胞因子IL-5、IL-12含量的变化反映了Th1和Th2细胞的失衡,它们参与了哮喘发病的病理生理过程。止喘贴对支气管哮喘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其机理是通过升高血清中IL-12,降低血清中IL-5来改善Th1和Th2细胞的失衡状态。  相似文献   
79.
基于前期提出的中医药超分子"印迹模板"自主作用规律,分析中药毒性的研究现状,结合超分子"气析"理论,阐述中药毒性的超分子"印迹模板"的调控机制:中药(客体超分子)可与人体(主体超分子)发生作用,中药成分群与机体内对应的孔穴通道进行识别,有毒中药的量效问题、减毒处理都与平衡常数及浓度密切相关,当具有相同(似)"印迹模板"药物的浓度相同时,毒性的大小取决于其与靶点作用的平衡常数。因此,提出了中药毒性的平衡常数研究思路,可用超分子印迹作用的平衡常数表征中药毒性,通过研究平衡常数的大小可判断成分产生毒性的主客体分子间作用程度,揭示毒性效应的主客体超分子间相互作用,促进中医药超分子体系及中药毒性的研究。  相似文献   
80.
中药复方是中医临床治病的主要形式,中药配伍规律是中医药现代化关键科学问题之一,长期作为战略性课题。循中医药理论自然属性,运用超分子化学理论,阐明中药复方与人体"印迹模板"定性定量作用规律:中药与人体都是巨复生物超分子体,中药有效成分群和人体疾病诸证有着对应的"印迹模板",按印迹规律产生"气析"作用,而中药配伍可以显著性地改变这一作用,可用超分子化学理论进行研究。首先梳理中药配伍文献研究及现代研究现状,再提出亟待解决的7个关键问题,并结合超分子化学提出解决之策,旨在推动中医药现代化核心关键科学问题的解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