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35篇 |
免费 | 10篇 |
国内免费 | 9篇 |
专业分类
儿科学 | 14篇 |
基础医学 | 8篇 |
临床医学 | 21篇 |
内科学 | 8篇 |
神经病学 | 4篇 |
特种医学 | 4篇 |
外科学 | 7篇 |
综合类 | 30篇 |
预防医学 | 20篇 |
眼科学 | 2篇 |
药学 | 24篇 |
中国医学 | 12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篇 |
2023年 | 4篇 |
2022年 | 10篇 |
2021年 | 7篇 |
2020年 | 6篇 |
2019年 | 6篇 |
2018年 | 5篇 |
2017年 | 1篇 |
2016年 | 4篇 |
2014年 | 8篇 |
2013年 | 6篇 |
2012年 | 6篇 |
2011年 | 15篇 |
2010年 | 15篇 |
2009年 | 11篇 |
2008年 | 6篇 |
2007年 | 1篇 |
2006年 | 8篇 |
2005年 | 6篇 |
2004年 | 7篇 |
2003年 | 6篇 |
2002年 | 5篇 |
2001年 | 1篇 |
1999年 | 1篇 |
1998年 | 1篇 |
1996年 | 2篇 |
1995年 | 2篇 |
1991年 | 1篇 |
1990年 | 1篇 |
1984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 毫秒
61.
目的探讨在血液透析患者的护理安全管理中实施预见性护理的效果。方法选择在本院接受血液透析的患者共计6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分成两个组别,即采用一般性护理的对照组(共计30例患者)和采用预见性护理的观察组(共计30例患者),对两组患者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情况以及护理之后的生活质量评分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在护理风险事件发生情况方面,观察组和对照组发生例数分别为2例和20例,经统计学分析,两组患者的差异存在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在生活质量评分情况方面,观察组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差异存在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能够有效降低血液透析患者发生风险事件的概率,显著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值得进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2.
63.
64.
胃肠减压是利用负压吸引原理,通过导管将积聚于胃肠道内的气体和液体吸出,降低胃肠道内的压力和张力,改善胃肠壁血液循环,有利于炎症的局限,促进胃肠功能恢复的一种治疗措施[1].在临床上,胃肠减压应用非常广泛,可用作解除或缓解机械性肠梗阻所致急性胃肠道扩张的症状,可缓解肠麻痹或肠痉挛所致的肠梗阻. 相似文献
66.
目的 探讨血液净化在救治重症腺病毒肺炎患儿中的作用。方法 将2019年2~6月行机械通气治疗的57例重症腺病毒肺炎患儿,根据是否进行血液净化分为净化组(n=22)和常规组(n=35)。收集两组患儿的临床指标,包括热程、机械通气时间、重症监护室(ICU)住院时间及病死率;净化组血液净化前及净化后48 h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血液净化前及净化后6、12、24、48 h的每搏输出变异率(SVV)、胸腔液体水平(TFC)、氧合指数(P/F)、二氧化碳分压(PCO2)。结果 净化组热程、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均要短于常规组(P < 0.05),两组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净化组患儿血液净化后IL-6、TNF-α水平较血液净化前均下降(P < 0.05)。血液净化后12、24、48 h ,净化组患儿SVV、TFC均较血液净化前下降(P < 0.01)。血液净化后6、12、24、48 h,净化组患儿P/F值均较血液净化前上升,PCO2均较血液净化前下降(P < 0.01)。结论 血液净化对重症腺病毒肺炎治疗具有辅助作用,可有效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是重症腺病毒肺炎有潜力的治疗选择。 相似文献
67.
68.
目的探讨对手术患儿开展立体式术前教育的干预效果。方法将63例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干预组30例,在术前访视中采用立体式术前教育的方式;对照组33例,采用常规术前教育方式。结果两组患儿进入手术室的表现:干预组在手术日有23例自愿进入手术室,对照组在手术日有9例自愿进入手术室,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儿进入手术室前后血压、脉搏变化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进入手术室后配合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患儿术前访视中使用立体式术前教育方式,让儿童对手术室环境、术前麻醉和手术过程有一定的熟悉和认识,以此使儿童做好术前必要的身心准备,达到接受手术的最佳生理、心理状态,让手术圆满完成。同时提高了手术室护士的业务素质,为手术室护理质量的提高起到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69.
70.
目的:分析研究20例脑膜瘤的CT诊断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到我院就诊治疗的20例脑膜瘤患者,分析患者的CT诊断结果。结果:20例患者的病理类型为恶性型1例(5.0%),血管母细胞型3例(15.0%),合体细胞型9例(45.0%),成纤维细胞型5例(25.0%),砂砾体型2例(10.0%)。肿瘤位置:位于桥小脑角2例(10.0%),肿瘤位于眼眶内1例(5.0%),肿瘤位于幕下5例(25.0%),肿瘤位于中颅凹6例(30.0%),小脑凸面肿瘤4例(20.0%),额顶部肿瘤2例(10.0%)。密度形状为:等密度脑瘤7例,略高密度脑瘤3例,高密度脑瘤15例。肿瘤呈圆形14例,类圆形4例,分叶状2例。结论:采用CT诊断脑膜瘤,可显著提高临床诊断效果,为之后临床治疗提供可参考的依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