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5篇
  免费   39篇
  国内免费   4篇
耳鼻咽喉   4篇
儿科学   7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9篇
口腔科学   9篇
临床医学   107篇
内科学   43篇
皮肤病学   4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25篇
外科学   14篇
综合类   151篇
预防医学   15篇
药学   59篇
  2篇
中国医学   55篇
肿瘤学   9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32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38篇
  2012年   44篇
  2011年   57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39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01.
[目的]了解护理人员院内感染防护现状和相关教育需求.[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某市50所医院61名拟从事ICU护理工作的护士防护意识及教育需求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拟从事ICU护士防护意识薄弱,渴求相关知识,100%的护士认为对护理人员开展职业暴露防护教育非常必要.[结论]护理人员应加强职业防护,预防院内感染.  相似文献   
502.
患者,男,15岁。因发现精索静脉曲张2年,左侧腰痛1月入院。查体:生命体征平稳,发育良好,左侧肾区叩痛,精索静脉明显曲张。 超声检查:双侧睾丸及附睾大小形态正常,实质回声均匀,未见占位。左侧阴囊内查见增粗、扭曲的血管,呈团块状,最大直径约4mm。双肾大小形态正常,实质未见占位,集合系统未  相似文献   
503.
目的:观察隔药饼灸对高脂血症合并动脉粥样硬化(AS)兔胆固醇逆转运中过氧化酶体增殖物激活型受体γ(PPARγ)、B类Ⅰ型清道夫受体(SR-B 1)蛋白及基因表达的影响,探讨隔药饼灸促胆固醇逆转运抗AS形成的作用机制。方法:新西兰大耳白兔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隔药饼灸组、辛伐他汀组,每组10只。采用高胆固醇饲料配合丙基硫氧嘧啶喂养方式制备高脂血症合并AS兔模型。隔药饼灸组予隔药饼灸处理,施灸穴位分为两组,第1组为"巨阙"与双侧"天枢""丰隆",第2组为双侧"心俞""肝俞""脾俞",两组穴位交替使用;辛伐他汀组将辛伐他汀粉(1.96mg·kg~(-1)·d~(-1))拌入第1口饲料;均每天治疗1次,连续4周。测定各组兔血浆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含量;Western blot法测定肝脏PPARγ、SR-B 1蛋白表达量,RT-PCR法测定肝脏PPARγ、SR-B 1mRNA表达量。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血浆TC、TG、LDL-C均升高(P0.01),HDL-C降低(P0.01),PPARγ、SR-B 1蛋白及mRNA表达均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隔药饼灸组及辛伐他汀组TC、TG、LDL-C均降低(P0.01),HDL-C均升高(P0.01),PPARγ、SR-B 1蛋白及mRNA表达均升高(P0.01,P0.05)。结论:隔药饼灸调节血脂抗AS的作用机制与增加肝脏中PPARγ的表达、诱导SR-B 1表达,从而促进胆固醇逆转运有关。  相似文献   
504.
目的:观察何氏化痰平肝汤治疗眩晕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眩晕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例,治疗组予何氏化痰平肝汤加减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均连续治疗2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疗效、DHI评分、中医证候评分及HAD评分的变化。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4.0%、82.0%,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DHI评分、中医证候评分、HAD分布、HAD、HAD-A和HAD-D总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后,两组DHI评分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组与对照组DHI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评分积分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组与对照组中医证候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两组间HAD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HAD分布分别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间HAD、HAD-A和HAD-D总积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HAD、HAD-A和HAD-D总积分分别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何氏化痰平肝汤加减治疗眩晕疗效确切,并能有效减轻眩晕患者焦虑/抑郁状态,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05.
目的:统计近5年来文献中有关针灸治疗过敏性鼻炎的选穴、归经,总结选穴用经规律。方法:通过检索中国知网(CNKI)、维普数据库(VIP)、万方数据库和PubMed数据库,纳入2015年5月至2020年5月公开发表的针灸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临床研究文献,统计并整理其针灸处方,运用现代统计方法分析针灸处方的选穴用经规律。结果:共纳入临床文献178篇,共涉及75个穴位,总频数为1021。选用频数前12位的穴位依次是迎香(112次)、印堂(93次)、肺俞(84次)、合谷(78次)、足三里(66次)、大椎(56次)、鼻通(49次)、风池(43次)、肾俞(38次)、上星(36次)、风门(35次)、脾俞(33次)。特定穴共34个,总频数574,非特定穴41个,总频数576。针灸治疗过敏性鼻炎的用经主要集中在膀胱经、督脉、大肠经、任脉、胃经。关联分析结果显示,鼻通-印堂-迎香、鼻通-合谷-迎香、上星-迎香、合谷-肺俞-迎香、鼻通-迎香、上星-印堂-迎香、风池-合谷-迎香、风池-印堂-迎香、合谷-印堂-迎香为常用穴组。聚类分析结果表明,针灸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主要选穴可以分为3类,肾俞、脾俞、肺俞、大椎、风门属一类,迎香、印堂、合谷、鼻通、风池、上星归第二类,足三里自成一小类。结论:针灸治疗过敏性鼻炎的特点为:"主穴固定-随证加减-标本兼治""突出脏腑辨证-辨证归经""循经取穴-远近结合"。核心选穴为迎香、印堂、肺俞、合谷、足三里、大椎、鼻通、风池、肾俞、上星、风门、脾俞,临床治疗时可以从12个核心腧穴中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穴位。  相似文献   
506.
硫酸钙作为屏障材料修补根分叉穿孔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评估硫酸钙作为屏障材料修补根分叉穿孔后对髓底形态及封闭性的影响。方法 收集65颗髓底完整的离体恒磨牙,常规开髓,除阴性对照组5颗外,其余60颗牙用3号球钻于根分叉处预备穿孔,并随机分为4个实验组,分别用①银汞合金,②硫酸钙加银汞合金,③可乐丽菲露,④硫酸钙加可乐丽菲露修补髓底穿孔。手术显微镜下观察髓底形态,并在建立葡萄糖定量分析微渗漏模型后,分别于修补后第1、2、4、7、10、15、20天检测从髓底穿孔处漏出的葡萄糖浓度,检测方法为葡萄糖氧化酶法(GOD)。结果 使用硫酸钙后,银汞合金和可乐丽菲露的悬突形成率和微渗漏都有不同程度减小,采用可乐丽菲露修补穿孔的③④组在1周后微渗漏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采用银汞合金修补穿孔的①②组微渗漏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硫酸钙作为屏障材料有助于提高根分叉穿孔修补的封闭性,并能减少悬突形成。  相似文献   
507.
目的 考察中医综合措施结合阶段性目标护理在脑梗死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根据干预方法的差异将2021年2月至2022年9月在南华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接受诊治的106例脑梗死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2组(均为5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干预,观察组给予中医综合措施结合阶段性目标护理。比较2组的干预效果。结果 2组在干预3个月后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和餐后2 h血糖水平,以及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均低于干预前和干预1个月,2型糖尿病自我管理行为量表、心理弹性量表、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Berg平衡量表和脑卒中专用生活质量量表评分均高于干预前和干预1个月;2组在干预1个月后的上述指标均较干预前更优;观察组在干预1个月和3个月的上述指标均较对照组更优,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均<0.05)。结论 中医综合措施结合阶段性目标护理能有效降低脑梗死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改善其运动和平衡能力,提高其自我管理能力、心理弹性水平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08.
2型糖尿病人围手术期应用胰岛素泵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通过研究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胰岛素注射 (CSⅡ )对 2型糖尿病病人围手术期血糖的控制情况 ,探讨糖尿病病人围手术期最佳的血糖控制方法。方法 选择 6 0例住院手术的 2型糖尿病病人 ,随机分为 2组 ,A组采用CSⅡ治疗 ,B组采用多次皮下胰岛素注射治疗 (MSⅡ ) ,观察每组病人治疗前后及 2组间治疗后各项临床指标变化。结果  2组病人治疗后血糖都明显下降 (P <0 0 1) ,CSⅡ组餐后 2h血糖明显低于MSⅡ组 (P <0 0 5 ) ,胰岛素用量少于MSⅡ组 (P <0 0 5 )。CSⅡ组达到血糖良好指标的时间及平均住院天数也少于后者 (P <0 0 1)。结论 使用胰岛素泵能迅速、有效、安全、平稳地控制全天血糖 ,明显优于传统皮下注射胰岛素 ,是糖尿病病人围手术期控制血糖强化治疗的首选方案  相似文献   
509.
目的 探讨促甲状腺激素(TSH)、促甲状腺激素受体抗体(TRAb)、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及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检测对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的诊断及预后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2020年2月—2021年7月收治的210例甲亢患者作为研究组,同期体检的21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对比2组TSH、TR Ab、TGAb及TPOAb水平,并应用受试者工作(R OC)曲线分析各指标对甲亢的诊断敏感度。依照患者的预后情况(甲状腺功能各项指标水平基本恢复正常)将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n=160)和预后不良组(n=50),对比不同预后甲亢患者的TSH、TRAb、TGAb及TPOAb水平,并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各指标对甲亢的预后预测价值。结果 研究组患者TSH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TRAb、TGAb及TPOAb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R OC曲线显示TSH、TRAb、TGAb、TPOAb诊断甲亢灵敏度分别为58.35%、58.26%、53.92%和44.28%,特异度分别为77.24%、56.59%、65.379%和68.21%;预后不良组TSH水平...  相似文献   
510.
心血管疾病是目前全球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其中冠心病及急性心梗为主的心血管病死亡率处于持续上升阶段。由于成年哺乳动物心肌细胞的增殖能力非常有限,目前的治疗方法均无法逆转心肌受损后大量心肌细胞的丢失。哺乳动物心肌细胞的能量代谢胚胎期以糖酵解为主逐渐转变为出生后的脂肪酸氧化为主,而出生前后心肌细胞的能量代谢转变与其增殖能力变化高度相关。近几年来,通过诱导心肌细胞的代谢重编程促进心脏再生是心血管研究领域的前沿及热点。本文将就心肌细胞的生物学特性、诱导心肌再生的策略与研究进展,以及心脏代谢在其中的重要作用进行综述及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