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659篇
  免费   572篇
  国内免费   447篇
耳鼻咽喉   143篇
儿科学   117篇
妇产科学   64篇
基础医学   557篇
口腔科学   46篇
临床医学   1629篇
内科学   764篇
皮肤病学   55篇
神经病学   220篇
特种医学   307篇
外国民族医学   23篇
外科学   608篇
综合类   3006篇
预防医学   1503篇
眼科学   127篇
药学   1176篇
  15篇
中国医学   1070篇
肿瘤学   248篇
  2024年   73篇
  2023年   250篇
  2022年   283篇
  2021年   239篇
  2020年   282篇
  2019年   297篇
  2018年   243篇
  2017年   182篇
  2016年   233篇
  2015年   255篇
  2014年   508篇
  2013年   560篇
  2012年   615篇
  2011年   713篇
  2010年   590篇
  2009年   601篇
  2008年   569篇
  2007年   525篇
  2006年   512篇
  2005年   533篇
  2004年   490篇
  2003年   468篇
  2002年   376篇
  2001年   343篇
  2000年   247篇
  1999年   238篇
  1998年   194篇
  1997年   157篇
  1996年   138篇
  1995年   152篇
  1994年   120篇
  1993年   91篇
  1992年   67篇
  1991年   67篇
  1990年   87篇
  1989年   69篇
  1988年   51篇
  1987年   51篇
  1986年   41篇
  1985年   33篇
  1984年   31篇
  1983年   23篇
  1982年   19篇
  1981年   16篇
  1980年   15篇
  1979年   7篇
  1978年   4篇
  1974年   4篇
  1965年   6篇
  196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92.
颈椎钩突邻近结构薄层断面与MRI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阐明颈椎钩突在薄层断面和MRI断面图像上与周围结构的毗邻关系,为颈椎退行性疾病提供影像学诊断依据。方法选取5例中国数字化可视人体(CVH)数据集中C3-C7椎体上缘清楚显示钩突的薄层断面图像,观察并测量钩突与邻近的椎动脉和颈神经的位置关系,选择对应平面的MRI断面图像对照分析。结果CVH数据集的薄层断面清晰显示颈椎钩突及其周围结构,在断面上测量并得出钩突与颈神经、钩突与椎动脉的距离的平均值,MRI清楚显示颈椎钩突及其邻近结构。结论将CVH数据集中的颈椎钩突平面的薄层断面与对应的MRI图像进行对照研究,可为颈椎病的影像学诊断和治疗提供形态学参考。  相似文献   
93.
目的 为了研究中国庚型肝炎病毒(HGV)非结构(NS3)区基因结构特征。方法 利用逆转录-半巢式-聚合酶链反应从河南1份HGV RNA阳性血清获得覆盖HBV NS3全长cDNA的4个片段,并克隆到pcDNAⅡ载体中,采用Sanger双脱氧末端终止法测定全部cDNA序列。结果 发现克隆到的包括HBV NS3区在内的cDNA序列和度为2137个核苷酸,编码711个氨基酸。与国内外已测定的5株全序列的相  相似文献   
94.
目的 明确颈深筋膜的分层及筋膜间隙的位置、毗邻 ,为颈深筋膜间隙的影像识别与分析提供参考 ,为临床诊治感染蔓延、肿瘤侵润提供解剖学依据。 方法 采用低温冰冻和生物塑化技术用 17例标本 ,制作了颈部连续薄层横断面 ,对颈深筋膜及筋膜间隙进行了观测。从颈部薄层塑化断面标本上 ,用双线提取间隙轮廓的方法 ,在SGI工作站上对颈深筋膜间隙进行三维重建。 结果  1.颈深筋膜应分为四层 ,颈深筋膜深层分为翼筋膜和椎前筋膜 ,颈深筋膜各层均参与颈动脉鞘的形成。 2 .颈动脉间隙是一开放的间隙 ,其后外侧与颈后间隙相通 ;证实了危险间隙的存在。 3.重建出咽后间隙、颈动脉间隙和内脏间隙的三维图像 ,并能同时显示间隙内的主要结构。结论 得出了颈深筋膜和筋膜间隙的模式图 ,并为筋膜间隙的三维重建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95.
应用抗总的谷胱甘肽转移酶(EC 2.5.1.18 GSTs)的抗体,建立了生物素-亲和素-酶联免疫吸附法(BA-ELISA),并用以检测肿瘤病人血清中总GSTs浓度.本法非常敏感,其最低检出浓度可达0.05ng/ml,在0.05~6.0ng/ml的范围内,血清中总GSTs浓度和其相应之光密度值呈很好的直线关系.批内和批间的变异系数分别为8.2%和12.0%.肝癌、肝炎、消化道肿瘤、良性疾病患者血清总GSTs浓度分别为3.29±2.64,0.83±0.71,0.57±0.47和0.58±0.51ng/ml(mean±SD),而正常对照组仅为0.33±0.29ng/ml.肝癌病人血清总GSTs浓度显著高于其他疾病患者和正常人,总GSTs可望成为肝癌诊断的一个肿瘤标志。  相似文献   
96.
目的 分析武汉市天兴洲洪涝灾害后螺情监测结果,为特大洪涝灾害后及时处置钉螺扩散和复现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武汉市天兴洲2020年洪涝灾害后的螺情监测数据,进行整理和描述性分析,评价其钉螺控制效果。结果 2020年特大洪涝灾害后,天兴洲调查发现有螺面积213.18 hm2,较洪灾前(39.97 hm2)增加433.35%,活螺平均密度为0.065 8只/0.1 m2,较洪灾前(0.016 7只/0.1m2)增加了294.01%;有螺框出现率为2.49%,较洪灾前(0.85%)增加了192.84%。原钉螺灭净区域出现钉螺复现情况,未发现感染性钉螺。开展应急灭螺后,有螺面积下降到111.23 hm2,活螺平均密度下降到0.017 3只/0.1 m2,基本回落至洪涝灾害前水平。结论 2020年特大洪涝灾害对天兴洲螺情影响较大,钉螺明显扩散,洪涝灾害后采取的应急查灭螺工作效果好。洪涝灾害后应及时进行应急钉螺监测和应急灭螺,对控制洪灾后钉螺扩散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7.
微量肝素氧气驱动雾化佐治喘憋性疾病74例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采用微量肝素氧气驱动雾化治疗喘憋性疾病74例并与 59例同期同类患儿进行对照观察 ,临床效果满意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病例选择 :将 1997年 12月至 1999年 3月收治的毛细支气管炎、喘憋性肺炎、喘息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四种喘憋性疾病患儿 133例 ,随机分为两组 :治疗组74例 ,对照组 59例。两组疾病分布情况见表 1。治疗组男54例 ,女 2 0例。对照组男 30例 ,女 2 9例。治疗组 6月内婴儿 50例 ,最小年龄 2 4天 ;对照组 6月内婴儿 30例。最小年龄 32天 ,见表 2。两组患儿入院时症状体征情况见表 3。表 1 两组疾病分布情况疾病…  相似文献   
98.
随着抗结核药的广泛应用 ,多重耐药菌和药物的毒副作用已成为化疗失败的主要原因。为了开发新药 ,寻求新的治疗方法和途径 ,近 10年来 ,国内医药界应用中医药治疗肺结核取得明显成效。现就该领域的研究综述如下。1 肺结核的中药治疗1.1 辨证论治 肺结核以虚证居多 ,尤以阴虚为主。李东岱等 [1]以抗痨散 (黄芪、百部、白芨、龟板、丹参、冬虫夏草、蜈蚣、牡蛎、玄参、百合、川贝母、五味子、紫河车 )为主分肺阴虚、阴虚火旺、肺气虚、气阴两虚、气血两虚、阴阳两虚、肺脾两虚、脾肾阳虚和肺肾阴虚九型 ,分别应用养阴清肺汤、百合固金汤合…  相似文献   
99.
心房扑动和心房颤动的药物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心房扑动和心房颤动是起搏点在心房的异位性心动过速 ,有时可相互转化。心房颤动 (房颤 )比心房扑动 (房扑 )常见 ,两者之比为 1 0~ 2 0 :1。可发生于风湿性瓣膜病、甲亢、心肌病、高血压、缩窄性心包炎等器质性心脏病者 ,也见于心脏无明显器质性心脏病者 ,老年人尤其多见。房颤可为甲亢 ,尤其老年人甲亢的最早甚至唯一的就诊症状。1 临床和ECG特征1 1 临床表现 症状受原有基础心脏疾病以及心室率快慢的影响 ,可有心悸、多尿、胸闷与惊慌。心室率接近正常且无器质性心脏病的患者 ,可无明显症状。发生在器质性心脏的患者 ,尤其是心室…  相似文献   
100.
目的 :研究S型与RS型二羟丙腺苷 (DHPA)与高压氧联用对人工感染小白鼠体内日本乙型脑炎 (乙脑 )病毒的抑制作用。方法 :整个实验用两株不同乙脑病毒分两次进行。每次一株 ,乙脑病毒接种小白鼠后将其分组 ,接种后 4~ 6h开始治疗 ,连续 5d ,于开始治疗后第二周末结束实验 ,计算每组小鼠死亡与存活数。结果 :对照组与 (S) DHPA/高压氧联合治疗组及 (RS) DHPA/高压氧联合治疗组效果差异有高度显著性 (P分别 <0 .0 2 5及 <0 .0 1) ,对照组与其他组治疗效果差异无显著性 (P均 >0 .0 5 )。结果 :(S) DHPA或 /及 (RS) DHPA与高压氧联合治疗可抑制人工感染小鼠体内日本乙型脑炎病毒的致病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