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9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9篇
综合类   9篇
药学   30篇
中国医学   4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小儿哮喘宁平喘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初步评价小儿哮喘宁的平喘作用,为临床应用提供科学的实验依据。方法运用乙酰胆碱及组胺致豚鼠哮喘模型、内毒素(lipoplysaccharides,LPS)致小鼠急性肺损伤模型、卵白蛋白(ovalbumin,OVA)致豚鼠过敏性哮喘模型及OVA加LPS致小鼠过敏性哮喘模型,评价小儿哮喘宁的平喘作用。结果小儿哮喘宁20、10、5 g/kg均能延长乙酰胆碱+组胺所致豚鼠化学刺激性哮喘的引喘潜伏期及OVA致豚鼠过敏性哮喘的引喘潜伏期并减少跌倒动物数;20 g/kg小儿哮喘宁能降低LPS致小鼠急性肺损伤程度;对嗜酸粒细胞(eosinophil,EOS)浸润型过敏性哮喘动物模型的作用优于对中性粒细胞(neutrophil,NEU)浸润型过敏性哮喘动物模型的作用。结论小儿哮喘宁有平喘的作用,该作用可能与其抑制肺水肿、降低气道EOS浸润有关。  相似文献   
32.
目的:评价制白附子70%乙醇提取物的长期毒性作用。方法:灌胃大鼠25.0g·kg^-1、50.Og·kg^-1及100.0g·kg^-1制白附子70%乙醇提取物或蒸馏水3月,观察给药期间大鼠的一般情况、活动度、毛色、排泄物等,每周称体重和摄食量,于给药末期和恢复末期各处死50%动物进行系统尸解、生化学、血液学及病理学检查。结果:给药3月大鼠的体重、脏器系数、生化学及血液学指标均有一定波动,部分动物见肝脏、前列腺及心肌组织病理学改变,在恢复期可改善。未见药物对大鼠摄食量及一般行为学的影响。结论:大鼠的体重、脏器系数、生化学、血液学指标均在本室背景数据范围内波动,且无明显剂量一毒性关系,提示上述指标的变化无明显毒理学意义。病理检查所见多为大鼠常见自发病变,故不能确定为药物作用所致。综上,制白附子70%乙醇提取物在3个受试剂量下对大鼠的长期毒性作用不明显.且未观察到蓄积作用。  相似文献   
33.
川楝子对大鼠完全急性毒性作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评价口服川楝子乙醇提取物(CLZ)对大鼠的急性毒性作用。方法将5~6周龄,雌雄各半的SD大鼠80只随机均分为4组,禁食不禁水16 h后分别一次性灌胃CLZ 7.5、15和30原生药g/kg及等量蒸馏水,分别于第1,2,3,7,14天称大鼠体质量,并测定灌胃前及第1,2天摄食量,观察各组动物出现的毒性反应情况。并于第3天和第14天各组取50%动物进行系统检测,取血测定其细胞学、生化学相关指标。股动脉放血处死动物,解剖、肉眼观察各主要脏器,取脑、胸腺、心、肝、脾、肾、肾上腺、卵巢(或睾丸)称重,并计算其脏器系数。结果给药后CLZ各剂量组自发活动明显减少,与剂量呈正相关;给药后第2天,第3天CLZ体质量与对照组比较显著降低,有统计学差异;第7天时体质量开始恢复,剂量越小恢复得越快;药后第1~2天,第2~3天CLZ摄食量与对照组比较显著降低,与剂量呈正相关,有统计学差异;各组动物主要脏器未发现形态、质地、颜色的异常;给予CLZ48 h后,大鼠肝脏、肾、肾上腺以及脑系数明显增大,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14 d后,CLZ大剂量脾系数较对照降低、肾系数较对照升高,有显著性差异,其余脏器系数基本恢复正常;于48 h后和第14天检测血液细胞学,给药组与对照组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48 h后,川楝子各剂量组血液AST,ALT,ALP及CK含量升高,剂量越大越明显,大剂量组AST,ALT及ALP与对照比较有显著性差异;中剂量组AST与对照比较有显著性差异;大剂量组TP含量明显降低。小剂量组BUN含量与对照比较明显升高、CREA含量与对照组比较明显降低。14 d后,CLZ各组AST,ALT含量较对照组降低,中、大剂量组AST含量与对照比较有显著性差异;TC含量较对照组升高,小、大剂量组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小剂量组CREA含量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升高。其余各项检测指标基本恢复正常。结论大鼠单次灌胃给予CLZ后,可对肝脏、肾脏产生毒性,且随着剂量增加,毒性增强。  相似文献   
34.
目的 考察千金子不同提取物的急性毒性作用,初步阐明其有毒物质.方法 分别测定小鼠口服不同提取物的半数致死量,同时观察药物对便秘小鼠的通便作用.结果 小鼠口服千金子乙酸乙酯、石油醚、水提取物的LD50分别为160.23、>90.8、>912.0 g·kg-1;口服千金子挥发油的最大耐受量为266.8 g·kg-1;乙酸乙...  相似文献   
35.
中医药是中国的传统医药,在维系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中起过重要作用,特别是在防治许多慢性疾病中具有目前西药无法比拟的优势.但是,由于种种原因,目前我国的中药制剂在国际市场的占有率仅为3%~5%,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成分不清,致使无法对中药的质量进行有效控制;二是目前在市场上生产、销售的中药品种虽多,但多数品种没有自身的作用特点,致使临床医生无法进行正确选择.三是临床前研究结果与临床疗效相差甚远.造成上述情况的原因固然与目前的检测技术有关,也与目前没有合适的符合中医药理论的疾病(或证候)动物模型有关;以及进行中药药效学评价相关手段、检测技术远远落后于实际需要有关;更为重要的是与从事中药药效学评价的科研人员素质偏低、研究方案的设计缺乏科学性密切相关.为加快中药现代化的步伐,必须加强中医临床与基础研究的密切配合,尽快突破中医证候动物模型难关,为中药药效学评价提供可靠的研究对象;加强相关平台建设,为系统阐述中药有效性的相关机制提供保障;加强相关人才队伍的建设,提高中药药效学设计方案水平,凸现中药疗效特色,为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和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36.
补天生力胶囊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的药理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谭正怀  雷玉兰 《中成药》1996,18(1):29-31
补天生力胶囊由熟地、阿胶等中药组成具有补肾益精,强腰壮骨功效,药理研究表明,本品可显著预防维甲酸致大鼠骨质疏松及氢化可的松致小鼠"肾阳虚证",并有镇痛、抗炎、促进巨噬细胞吞噬功能等作用。  相似文献   
37.
本文综述了食物、谷氨酸钠及金硫葡萄糖所诱导的肥胖动物模型机理及病变特点,为药理工作者在使用、选择肥胖动物模型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8.
目的探索川芎挥发油对脂多糖(LPS)引起小鼠血管性认知障碍(VCI)的作用及其相关机制。方法雄性C57BL/C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美金刚(10mg/kg)组及川芎挥发油高、中、低剂量(30、15、7.5mg/kg)组,每天ig给药1次,连续给药14 d,于第8天单侧icv LPS,第11天及第12天分别进行Y迷宫与跳台实验;末次给药后24 h断头处死小鼠,取脑组织测定其中单胺氧化酶(MAO)、乙酰胆碱酯酶(Ach E)、乙酰胆碱(Ach)水平;同时体外考察药物对电鳗AchE、大鼠脑线粒体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直接作用和对LPS损伤的小鼠小胶质瘤BV-2细胞的作用。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脑内MAO和AchE水平显著升高,多巴胺(DA)、5-羟色胺(5-HT)、去甲肾上腺素(NE)水平均显著降低;川芎挥发油高、中剂量均能显著降低VCI小鼠脑内MAO水平,各剂量均能显著降低VCI小鼠脑内AchE水平;行为学实验结果显示川芎挥发油各剂量均能够显著增加VCI小鼠的在Y迷宫实验中自发交替反应次数,川芎挥发油中剂量能显著降低VCI小鼠在跳台实验中的潜伏期。体外实验发现,川芎挥发油质量浓度为1mg/m L时对电鳗AchE有微弱的抑制作用;川芎挥发油0.5μg/m L能显著抑制BV-2细胞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NO水平的升高。结论川芎挥发油能够明显改善LPS致VCI小鼠的认知能力,其机制可能与抑制脑内炎症反应、减轻对神经元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39.
自1993年Vanherweghem J L报道含有广防己和厚朴等中药的制剂可对人体造成不可逆的进行性肾功能损伤以后,其共有成分—马兜铃酸类化合物(aristolochic acid,AA)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本文概述了近年对AA及其衍生物毒理作用的研究进展,并对其毒理作用机制进行了综述,以期为临床应用含有AA的中药及其制剂提供参考,以减少和避免A毒性作用的发生。  相似文献   
40.
目的:探讨SD雌性大鼠的体重、脏器重量及其指数的正常值范围。方法:选用1月龄的雌性大鼠74只,分别于2、3、4、7、8月龄时测定其体重及10个主要脏器重量,并计算其脏器指数。结果:从2月龄至8月龄,雌鼠心,肝,肾,脑,肾上腺的重量均明显增长,而胸腺重量显著降低。然而由于体重增长等因素,其心、肝、脾、肺、肾、脑、胸腺以及肾上腺等指数均明显降低。结论:SPF级SD雌性大鼠主要脏器及其指数可反映其结构变化以及生理功能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