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6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4篇
临床医学   4篇
外科学   101篇
综合类   17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33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9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71.
作者根据股骨上端解剖特点及生物力学原理,自1992年起,应用stefee钢板加2枚加压螺钉内固定治疗25例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平均随访17个月,X线片显示骨折愈合时间8~14周,平均2.8个月。伤肢功能4个月内基本恢复正常,优良率92%,临床疗...  相似文献   
72.
[目的]评估活检术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中应用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1年1月收治的108例接受PKP手术的患者,全部患者均行术中活检术.根据术前诊断将患者分为肿瘤组(A组,18例)、诊断不确定组(B组,25例)和骨质疏松组(C组,65例)共3组.记录并比较不同组之间的活检结果情况.[结果]取材活检成功率100%,无活检相关并发症.A组中16例确诊为转移癌,2例为骨质疏松;B组中19例为骨质疏松,5例为肿瘤,1例诊断不明;C组中63例为骨质疏松,2例诊断不明.[结论]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中活检有利于明确病因诊断,尤其对于术前怀疑其病因不是骨质疏松的椎体压缩骨折患者.  相似文献   
73.
对寰枢椎脱位的手术适应证与外科治疗原则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寰枢椎脱位(atlanto axiald islocation)常累及延髓生命中枢与椎-基底动脉,导致严重残废,甚至威胁生命,该部位的手术难度大,风险高,是外科手术的"危险区"。此外,寰枢椎是颈椎中活动度最大的节段,其旋转活动约占整个颈椎旋转活动度(120°~160°)的50%以上[1]。因此,选择合理的寰枢椎脱位手术适应证和外科治疗原则对其治疗的安全性和颈椎功能的保留具有重要意义。近十多年来,寰枢椎脱位的基础和临床研究进步很快,例如:前路经口腔寰枢椎病灶清除,螺钉钢板复位内固定术;经口腔或内窥镜下行寰枢椎前方软组织松解、后方寰枢  相似文献   
74.
 目的 探讨TOI外科分型诊疗流程图对寰枢椎脱位治疗方案、固定方式及融合范围选择的指导价值及其临床适用性。方法 根据病因、症状、体征、动力位X线片、三维CT重建和牵引复位情况,并充分考虑手术松解和创伤因素制订TOI分型诊疗流程图:牵引复位型(traction reduction type,T型),分为T1、T2亚型;手术复位型(operation reduction type,O型);不可复位型(irreducible type,Ⅰ型)。T1型采用牵引、支具固定,或临时内固定等寰枢椎非融合治疗;T2型采用牵引复位后寰枢椎或枕颈固定融合;O型采用前路松解,联合后路复位固定融合;Ⅰ型采用后路或前路减压,原位固定融合。固定方式取决于患者上颈椎解剖特点和稳定性。2007年7月至2014年6月,9家医院收治1 218例寰枢椎脱位患者行多中心前瞻性研究,依Symon和Lavender临床功能评定标准、日本骨科协会( 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 Scores,JOA)评分和影像学测量寰齿前间隙(atlas-dens interval,ADI)、脊髓有效空间(space available for the cord,SAC)评定疗效。结果1 218例患者中T1型234例(19.2%)、T2型699例(57.4%)、O型239例(19.6%)、I型46例(3.8%)。平均随访(35.5±18.9)个月。术后脊髓功能改善2级572例(47.0%),改善1级512例(42.0%),无变化134例(11.0%),有效率89.0%。术前JOA平均(9.80±1.90)分,术后(14.60±2.30)分,改善率为66.7%。术前ADI平均(8.34±1.96) mm,术后(4.18±5.97) mm。术前SAC(10.24±6.80) mm,术后(14.53±4.87)mm。影像学检查示枕颈区植骨已融合,鹅颈畸形已矫正,脊髓前和(或)后方减压良好。结论 寰枢椎脱位TOI外科分型对选择治疗方案、固定方式及融合范围有较高的临床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75.
董亮  谭明生  移平  杨峰  唐向盛 《中国骨伤》2014,27(12):995-999
目的:评价颈椎前路分节段减压植骨融合术治疗多节段颈椎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自2006年6月至2013年6月,采用颈前路保留中部椎体、分节段减压、植骨融合、钛板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连续4个节段病变的颈椎病患者24例,其中男15例,女9例;年龄47~75岁,平均57.9岁.分别于术前、术后1周和末次随访时行标准正侧位X片观察融合、植入物移位、相邻节段病变、融合节段Cobb角的变化.采用JOA评分对神经功能恢复情况进行评价.结果:手术均顺利完成,术后2例患者出现声音嘶哑,对症处理后逐步好转.19例患者获得随访,平均随访3.9年(3.1~5.3年).随访患者平均植骨融合时间为4.5个月(3~7个月);末次随访时无螺钉松动、移位等发生;9例患者钛网不同程度下沉,其中4例下沉>3 mm;4例相邻节段退变.融合节段Cobb角由术前的(5.76±4.16)°提高到术后1周的(10.40±2.94)o(P<0.01);末次随访时下降到(8.57±2.82)o,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JOA评分末次随访时(14.6±1.1)与术前(8.2±1.9)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颈椎前路分节段减压植骨融合术治疗多节段颈椎病,具有临床可操作性,在彻底减压的同时,在恢复颈椎曲度和神经功能状态方面具有一定优势.  相似文献   
76.
目的探讨临床应用腰椎关节突人工关节的可行性。方法选择12具国人尸体腰椎标本,测量椎体和椎间盘高度;研制假体装置ZJS,并应用于3例退行性腰椎管狭窄并失稳患者,重建腰椎稳定性,不做椎骨间植骨融合,观察其腰腿疼症状的缓解程度、X光片测量腰椎活动度和椎间盘高度,评价其初步的临床疗效。结果国人腰椎椎体后缘高度(23.43±3.10)mm~(34.45±3.28)mm,椎间盘后缘高度(5.38±1.36)mm~(7.96±2.05)mm。3例患者随访11~16个月,症状明显缓解,满意程度高。术后X片显示手术椎节活动度:前屈后伸3°,左右侧屈3.5;°手术节段椎间盘后缘间隙高度能维持于中立位状态3.5~4.5 mm,在脊柱后伸活动时该高度亦无明显降低。结论国人腰段脊柱具备置入ZJS的条件;近期临床观察结果显示,退行性腰椎管狭窄并失稳患者经后路椎管减压,置入ZJS既能重建腰椎稳定性,保持手术节段的椎间孔高度,又能保留手术椎节的部分活动功能,是一种值得进一步研究的治疗腰椎退行性病变的非融合手术技术。  相似文献   
77.
单切口交锁髓内钉固定治疗创伤性浮膝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探讨单切口交锁髓内钉固定治疗创伤性浮膝的疗效。方法:回顾1996年1月-2000年4月期间16例用交锁髓内钉治疗浮膝损伤的临床资料。手术采用膝关节正中单一切口,用股骨逆行交锁髓内钉和胫骨小径非扩髓交锁髓内钉固定。损伤程度评分平均为18.2分。术后平均随访3.4年(1.8-5.4年)。疗效评定采用Karlstrom和Olerud标准。结果:优良率为93.8%。胫骨骨折延迟愈合2例,感染1例。结论:单切口交锁髓内钉固定结合术后CPM功能锻炼治疗浮膝损伤,有良好的预后。  相似文献   
78.
颈椎弓根钉固定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脊柱经椎弓根螺钉固定系统由于具有牢靠的三维固定效果,已越来越受到国内外骨科学者青睐。目前此技术已被广泛用于胸腰椎的固定。近10年来,由于颈椎外科的发展及对颈椎局部解剖学不断深入的研究,此技术在颈椎亦得到应用,并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本文就颈椎椎弓根的解剖学特点、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的优缺点及其临床应用等方面作一综述。1颈椎椎弓根的解剖结构测量颈椎椎弓根结构复杂,其内部形态的三维结构变异较大。不同个体及同一个体不同椎体间都有较大的差异。1.1颈椎椎弓根的径线参数测量包括椎弓根的外径宽度、高度,内径宽度、高度…  相似文献   
79.
椎体间融合器治疗腰椎滑脱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椎体间融合器(Lumhar Interbody Fusion Cage,简称Cage)治疗腰椎疾病的临床疗效与适应证。方法:分析自1997年10月~2000年10月10例应用Cage治疗腰椎滑脱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手术采用Cage+节段性椎弓根钉内固定。术后随访18~34个月,平均22.4个月。术后随访采用JOA评分的恢复率以评判临床疗效;椎体间融合以有连续性骨小梁通过Gage,椎间隙Gage周围有新生骨桥连接为评定标准。结果:所有患者在最终随访时都获得了椎体间完全融合。术后1年时JOA评分恢复率为71.9%,最终随访时的恢复率为73.6%。结论:Cage融合术为治疗腰椎滑脱症的有效方式之一。  相似文献   
80.
寰椎经后弓侧块螺钉固定通道的影像学测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提供国人寰椎CT测量的数据 ,评价寰椎经后弓侧块螺钉置钉的可行性。方法 :针对寰椎经后弓侧块螺钉固定通道 ,对 5 0具寰椎骨标本进行多个切面的CT断层扫描并测量。结果 :将寰椎后结节中点旁开 18~ 2 0mm的矢状面与后弓下缘的上方 2mm处的冠状面的交线在后弓后方的投影点确定为进钉点 ;于冠状面上保持垂直进钉 ,矢状面上钉头向头侧倾斜约 5° ,是寰椎经后弓侧块螺钉固定较理想的置钉通道。结论 :寰椎具备行经后弓侧块螺钉内固定的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