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篇
  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20篇
中国医学   28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1.
目的探讨血管性痴呆的中医症候特征及演变规律.方法通过文献复习及相关资料的整合分析,筛选出与VD相应的119项症状及应脉象,制定出统一的VD证候学科研观察表,在全国五个中心进行了367例VD患者的临床观察与研究.结果初步总结出VD早期轻中度VD的基础症状、核心症状、周边症状,提出了7个基本证实,归纳总结出DV证候学动态变化特点和相应的演变规律及三期特点及发展趋势.结论肾毒,瘀内阻是VD发展基础;痰浊壅滞,化热生风,为VD病情波动的重要原因;浊邪壅积,酿生浊毒为VD下滑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13.
<正>涌现(Emergence)从字义上讲是指事物从无到有、从下而上、整体甚至喷薄地出现、呈现、显现、浮现、凸现。涌现的思想源远流长,亚里士多德的"整体大于部分之和"与老子的"有生于无"是古代朴素的"涌现"论。随着近代系统科学的发展,涌现性与复杂性在多学科研究中不断深入。  相似文献   
14.
缺血性脑卒中相关危险因素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亮  谢颖桢 《中国中医急症》2012,(10):1636-1637,1639
<正>缺血性脑卒中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疾病,死亡率、致残率极高,因此,对于缺血性脑卒中预防的研究尤为重要。基础研究和临床观察均证实,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与许多危险因素有关。笔者针对缺血性脑卒中发病危险因素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5.
运用化痰通腑法治疗中风病的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王永炎教授于上个世纪70年代在继承前贤诊疗经验基础上提出化痰通腑法是治疗中风病重症安全有效的治法,并依法创制星蒌承气汤治疗中风急性期痰热腑实证,显著提高了中风病的治疗效果。历经30余年经过全国多中心随机双盲对照临床实  相似文献   
16.
血管性痴呆病因病机探讨   总被引:43,自引:2,他引:41  
  相似文献   
17.
目的运用数据挖掘技术,探索针刺治疗卒中后便秘的临床取穴规律。方法利用计算机检索电子数据库关于针刺治疗卒中后便秘的相关临床文献,运用Excel表格建立数据库,并对提取穴位处方信息进行描述统计分析,运用IBM SPSS Modeler 18.0软件使用Apriori算法进行腧穴关联分析,运用IBM SPSS 22.0软件对高频腧穴进行系统聚类分析。结果纳入文献80篇,涉及腧穴86个,使用频次最多的腧穴为天枢穴,其次为中脘、足三里、气海、上巨虚、关元、支沟、大肠俞等,最常用的经脉为足阳明胃经与任脉,挖掘出30组具有较高相关性的腧穴,并将高频腧穴系统聚类为6类。结论针刺治疗卒中后便秘取穴具有一定规律,多为局部取穴、循经取穴,腧穴配伍包括合募配穴、俞募配穴、远近配穴等,为临床针刺治疗卒中后便秘的取穴、配穴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中风病急性期中经络和中脏腑证候要素的动态比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研究证候要素及组合动态演变与急性中风病病情轻重、演变的关系。方法:采用《中风病辨证诊断标准》,对发病72h内入院的中经络与中脏腑患者进行证候的动态多时点回顾性评价。结果:风、火、痰、瘀为中风急性期主要证候要素。在中风病始发态风象突出,中经络兼瘀、中脏腑兼痰兼火3d~7d之内达到高峰。风证在3d~7d、痰火证在7d~14d逐渐减少。第7~14天痰瘀证为主,中经络者瘀证明显。结论:中风病急性期证候要素组合及演变与疾病严重程度及转归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