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7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49篇
综合类   24篇
药学   11篇
中国医学   21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6篇
  1982年   1篇
  196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31.
小儿神经性尿频常见于学龄前儿童,是由于儿童在精神紧张或恐惶的情况下所引起的小便频数的一种病症。笔者自2002年4月至2008年12月采用灸疗配合穴位注射治疗本病56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2.
33.
游离修薄穿支皮瓣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游离修溥穿支皮瓣的临床应用. 方法 临床应用8例游离腹壁下动脉修薄穿支皮瓣和11例游离股前外侧修溥穿支皮瓣修复四肢皮肤软组织缺损.皮瓣最大面积为16 cm×10 cm,最小为4 cm×3 cm.通过术前多普勒检查和术中皮瓣有限切开,尽量选取直接皮支型穿支设计皮瓣.皮瓣切取后在手术显微镜下解剖保护穿支血管,将皮瓣均匀一致的充分修薄,仅保留真皮下2~3mm厚脂肪颗粒. 结果 有2例皮瓣术后早期呈暗红色,经活血、抗凝或高压氧治疗,最终皮瓣全部成活.19例皮瓣中有2例穿支是筋膜皮支型,皮瓣蒂部仍有局部臃肿.其余皮瓣随访4~16个月,皮瓣质地薄而柔软,外形满意,无需二次手术修薄皮瓣. 结论 修薄穿支皮瓣质地溥而柔软,外形美观,切取复杂费时,成活面积较小,适合于修复重要美观部位的中、小面积创面.  相似文献   
34.
目的 介绍背阔肌皮瓣联合KW5型外固定支架修复小腿缺血性肌挛缩亚急性期创面、预防踝关节挛缩、足趾爪形畸形的方法. 方法 2008年1月至2011年1月,收治11例小腿骨筋膜室综合征亚急性期的患者,入院后充分切开减压或清除坏死肌肉,创面新鲜后,用吻合血管、神经的游离背阔肌皮瓣修复软组织缺损,踝关节安装KW5型外固定支架,足趾用克氏针固定,克氏针远端折弯.KW5型外固定器、克氏针保留3个月,术后调节KW5外固定支架,拉伸踝关节,绷带牵拉克氏针远端使足趾背伸,预防马蹄内翻足、爪形趾畸形. 结果 11例患者术后随访时间9~12个月,背阔肌皮瓣全部成活,小腿外观饱满,肌电图检查移植背阔肌的电生理活动均出现肌电活动,4例可以扪及肌肉收缩,11例均无明显动力,不能伸趾.11例踝关节均出现僵硬,但未出现马蹄足畸形,有2例第一足趾出现轻度爪型趾畸形,其余爪型畸形皆获得满意预防,能全足负重行走,功能满意.皮瓣供区直接缝合,创面均一期愈合. 结论 背阔肌皮瓣联合KW5型外固定支架,可以修复小腿缺血性肌挛缩亚急性期创面,恢复小腿良好的外形,避免出现马蹄足、爪形趾畸形.  相似文献   
35.
蛇药片 (季德胜蛇药片 ,南通制药厂生产 ,苏卫药准字 (82 )13 10 -1号 ) ,具有解毒、消肿、止痛的功效 ,应用于各种皮肤病 ,具有简单、方便、有效、快捷之功效 ,现举例如下。1 隐翅虫皮炎 袁× ,男 ,2 0岁 ,军人。因夜晚感颈部、右腋下瘙痒并烧灼样疼痛 ,于 1999年 9月 2 0日  相似文献   
36.
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谢松林  吴宇黎  周维江  张穹 《中国骨伤》2002,15(12):712-713
目的: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发生情况及预防治疗措施。方法:对220例(244髋)全髋关节置换患者围手术期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来预防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术后第7天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58例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其中远端血栓33例,近端血栓14例,全静脉血栓11例,DVT发生率26.4%,未发生1例肺栓塞。结论:围手术期低分子肝素应用可降低全髋关节置换术后DVT发生率,且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37.
目的 为临床设计以骨间后血管为蒂的游离3叶皮瓣提供解剖学依据。 方法 新鲜前臂标本8侧,以肱骨外上髁至尺骨茎突桡侧连线为轴线,将前臂划分为4个均等区间,解剖观察远端3个区间中骨间后动脉发出的穿支的位置、走形和分支数,在深筋膜浅层和深层的穿支蒂长度。选取1例标本进行3叶皮瓣设计切取模拟手术。 结果 骨间后动脉在前臂平均发出4~7个穿支,其中区间I穿支数为2~4个,区间II穿支数为2~3个,区间III穿支数平均为1~3个;区间I、II、III穿支起点到深筋膜的蒂长分别为0~0.6、0.2~1.2、0.5~1.8 cm, 穿支起点到浅筋膜层的蒂长分别为1.2~2.7、1.2~4.5、1.8~4.5 cm。 结论 以骨间后动脉为蒂,利用其不同部位的穿支组合,设计游离3叶皮瓣具有临床可行性。  相似文献   
38.
摘要:目的为胸肩峰动脉穿支皮瓣的临床应用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取新鲜成人尸体8具,其中男7具,女1具;死亡年龄30~73岁,平均年龄48岁。尸体标本经股动脉灌注加入氧化铅的红色凝胶后,在上至锁骨,下至第五肋,外至腋前线,内至胸骨旁的区域内通过解剖和影像学方法观察胸肩峰穿支动脉的出现率、位置、走行与周围血管的吻合,并测量胸肩峰动脉穿支管径及蒂长。结果8具标本 16侧均出现胸肩峰动脉皮穿支,从胸大肌锁骨头和胸肋头间的肌间隙穿出,管径平均0.84 mm;蒂长平均7.12 cm;与胸外侧动脉,胸廓内动脉来源血管吻合丰富。结论胸肩峰动脉穿支皮瓣穿支出现率高,位置恒定,血管蒂长与周围血管吻合丰富,皮瓣切取范围大,设计灵活,不损伤胸大肌,可用于头颈颌面部的组织缺损修复。  相似文献   
39.
灸疗保健     
灸疗防治颈椎病 方法一:灸罐法。取穴:大椎、曲池。操作:取艾绒捏成2.5cm大小的圆锥状艾炷若干。医用纱布1块用药液(或国公酒)淋湿后拧半干,待患者俯卧位后置于大椎穴,艾炷点燃后置于敷料上,烫时再换另一个已点燃备用的艾炷,治疗30min后取下敷料,用大号火罐拔10~15min。同时灸两侧曲池穴各5min,每周3次,10次为1个疗程。  相似文献   
40.
目的:探讨股深动脉第3穿支穿支皮瓣I期修复Pilon骨折术后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2013年4月至2020年1月,收治15例Pilon骨折患者,其中Miller AO分类43-C1 8例,43-C2 4例和43-C3 3例,所有患者骨折周围均合并严重软组织挫伤,皮肤坏死,骨折复位后均合并软组织缺损、内固定外露及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