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8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5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13篇
内科学   6篇
皮肤病学   3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47篇
预防医学   32篇
药学   18篇
中国医学   2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0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十二指肠营养管临床应用42例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22.
电视胸腔镜治疗大疱性肺疾病67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2002年9月至2005年9月我们采用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大疱性肺气肿67例,74例次。取得了满意的治疗效果,现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3.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治疗脑卒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0月至2012年10月收治的脑卒中患者90例,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5例,治疗组给予依达拉奉加常规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分别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1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8.8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达拉奉对脑卒中有较好的治疗作用,疗效较单用常规治疗为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4.
目的评价3月龄婴儿接种一种新上市的A群C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结合疫苗(MPCV-AC)的免疫原性和不良反应。方法采用随机、盲法、同类疫苗对照的临床试验设计,招募3月龄婴儿按照1:1比例分别接种3剂本研究试验疫苗和另一种已上市使用的对照疫苗,检测免疫前和全程免疫后30d A群、C群脑膜炎奈瑟菌(Nm)抗体,观察全程免疫后0-30d不良反应和6个月内严重不良事件(SAE),比较抗体阳转率、几何平均滴度(GMT)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试验组、对照组均入组受试婴儿276名。两组MPCV-AC免疫后A群Nm抗体阳转率分别为86.80%、86.92%(x2=0.002,P=0.967),GMT分别为1:48.50、1:43.02(t=0.74,P=0.460);C群Nm抗体阳转率分别为91.20%、90.38%(x2=0.10,P=0.750),GMT分别为1:63.12、1:57.99(校正t=0.68,P=0.495)。两组免疫后0-30d总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8.9%、29.2%(x2=23.25,P<0.001),其中局部不良反应分别为1.9%、7.1%(x2=25.32,P<0.001),全身不良反应分别为17.3%、24.8%(x2=13.83,P<0.001);两组均无4级不良反应或SAE发生。结论3月龄婴儿接种本研究MPCV-AC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25.
目的 分析输入性疟疾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为疟疾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和 “寄生虫病防治信息管理系统”,收集2016 - 2017年郑州市二七辖区医院网络报告的疟疾病例,进行流行病学个案调查。结果 2016 - 2017年郑州市二七区上报疟疾病例138例,全部是境外输入性病例,无本地感染病例,境外发病6例(占4.3%),国内发病132例(占95.7%)。男性136例(占98.6%),镜检结果以恶性疟为主104例(占75.4%),卵形疟13例(占9.4%),间日疟5例(占3.6%),阴性15例(占10.9 %),未做镜检1例(占0.7%)。127例有省级PCR结果反馈,镜检和PCR结果一致率为80.3%(102/127)。138例病例中,初次就诊诊断为疟疾69例(50.0%),住院治疗率90.6%。2016年和2017年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63.5%和10.9%。结论 该辖区报告疟疾病例为输入性,无本地感染病例,以恶性疟为主。初次诊断正确率低。  相似文献   
26.
患者女,71岁,因下腹部、会阴肿胀伴痒痛2个月余于2019年7月5日入院。患者诉2个月前体检发现盆腔积液,口服千金胶囊及肛塞复方甲硝唑阴道栓治疗,用药2周后出现下腹部及会阴肿胀,伴轻度痒痛,未诊治。1个月前就诊于当地医院,诊断为"血管神经性水肿",予甲泼尼龙40 mg静脉输液治疗10 d,辅以抗组胺药物口服,下腹部及会...  相似文献   
27.
中西手法与蜡疗结合治疗背肌筋膜炎126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新丽  马诚  谢志强 《光明中医》2011,26(8):1626-1627
背肌筋膜炎是临床常见病,难治症。中医学认为,背肌筋膜炎属于"背肌伤筋""痹证"范畴,是由于长期劳损或贪凉卧地,复感外邪,使血滞经脉,经脉痹阻背部而出现疼痛不适。《素问.长次节论》曰:"病在筋,筋挛节痛,不可以行,名曰筋痹;病在肌肤,肌肤尽痛,名曰肌痹,伤于寒湿"。  相似文献   
28.
六君子汤治疗气虚痰瘀型高血压病30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以益气健脾,化痰祛瘀法为指导原则,研究自拟加味六君子汤(六君子汤加川芎、天麻等)对高血压患者血压、血脂、临床症状的干预作用。方法将6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气虚痰瘀型高血压病患者随机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基础治疗(硝苯地平缓释片20mg,2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治疗上加用加味六君子汤(辨证加减),1剂/d;4周后观察治疗前后患者血压、血脂及相关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降压,降低TC、TG,升高HDL,改善症状等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加味六君子汤治疗气虚痰瘀型高血压病有效,并能改善血脂异常,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29.
目的观察不同电针刺激强度对糖尿病胃轻瘫(DGP)大鼠胃肠运动和饥饿素的影响,探讨不同电针刺激强度治疗DGP的效应差异。方法 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和小、中、大刺激量组,每组12只。采用单次腹腔注射2%链脲佐菌素配合高脂高糖饮食建立DGP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分别采用电针小、中、大刺激量进行干预,连续15 d。用血糖仪和血糖试纸每周测定血糖;治疗结束后以酚红为标记物,观察大鼠胃排空率及小肠推进率;ELISA检测血清饥饿素含量,RT-PCR检测下丘脑饥饿素的mRNA表达,免疫组化检测下丘脑饥饿素的蛋白表达。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胃排空率及小肠推进率显著降低,血清饥饿素含量、下丘脑饥饿素mRNA表达显著降低,下丘脑饥饿素蛋白表达显著升高;与模型组比较,各针刺组大鼠胃排空率、小肠推进率、血清饥饿素含量、下丘脑饥饿素mRNA表达显著升高,下丘脑饥饿素蛋白表达明显降低,且大刺激量组优于中、小刺激量组。结论电针可通过上调饥饿素含量有效促进DGP大鼠胃肠运动,改善胃排空迟缓症状,且大刺激量组疗效更佳。  相似文献   
30.
目的:观察隔药饼灸对兔动脉粥样硬化(AS)斑块中Toll样受体2(TLR 2)、TLR 4、核转录因子κB(NF-κB)mRNA表达的影响,探讨隔药饼灸稳定兔AS斑块的作用机制。方法:新西兰大耳白兔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直接灸组、隔药饼灸组、药物组,每组12只。采用高脂饲料喂养及腹主动脉球囊损伤法建立兔AS模型。直接灸组及隔药饼灸组分别直接灸及隔药饼灸"巨阙"及双侧"天枢""丰隆"或双侧"心俞""脾俞""肝俞",每日1次,治疗8周。运用酶法测定血浆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比色法测定血浆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并计算HDL/LDL;电泳法测定血浆载脂蛋白A(Apo-A)、载脂蛋白B(Apo-B);HE染色观察腹主动脉斑块组织结构及斑块的血管内膜厚度、内膜中膜厚度(IMT);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兔AS斑块中TLR 2、TLR 4、NF-κB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血浆TC、TG、LDL、Apo-B含量显著升高(P0.01),Apo-A含量、HDL/LDL显著降低(P0.01),主动脉内膜厚度、IMT显著增加(P0.01),TLR 2、TLR 4、NF-κB mRNA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各治疗组血浆TC、TG、LDL、Apo-B含量显著降低(P0.05,P0.01),Apo-A含量、HDL/LDL显著升高(P0.01),主动脉内膜厚度、IMT显著降低(P0.01),TLR 2、TLR 4、NF-κB mRNA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P0.01)。与直接灸组比较,隔药饼灸组和药物组血浆TC、TG、LDL、Apo-B显著降低(P0.05,P0.01),Apo-A含量、HDL/LDL显著升高(P0.01),主动脉内膜厚度、IMT降低(P0.01,P0.05),TLR 2、TLR 4、NF-κB mRNA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P0.01)。结论:隔药饼灸通过抑制兔AS斑块中TLR 2、TLR 4、NF-κB mRNA的表达,可能起到稳定AS斑块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