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4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0篇
基础医学   13篇
临床医学   12篇
内科学   6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6篇
综合类   30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14篇
中国医学   4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再闷过程影响淡豆豉炮制工艺研究   总被引:9,自引:4,他引:5  
李刚  梁永红  龙凯  杨安金  苏明声  谢小梅 《中草药》2014,45(8):1083-1088
目的 优化淡豆豉的发酵炮制工艺,明确再闷过程是淡豆豉发酵炮制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方法 按《中国药典》2010年版制法结合古法炮制,以总异黄酮及大豆苷元和染料木素质量分数为考察指标,结合成品性状(色泽、气味、皱缩程度以及断面和硬度)为感官指标,优化炮制过程中再闷前(包括蒸煮时间、发酵温度、发酵时间)和再闷过程(包括再闷温度、再闷时间)的炮制工艺参数。结果 优化的炮制工艺为黑大豆在吸尽药液后蒸煮1.5 h,(30±2)℃条件下发酵6~8 d至黄衣上遍;洗去黄衣后,置于容器内,用水密封,进入再闷过程:置于温度为(30±2)℃的培养箱内再闷12~15 d。再闷期间每3天倒出,翻动,稍晾干,反复4~5次,最后略蒸,干燥。经过再闷的淡豆豉其品质较未经再闷过程的淡豆豉具有明显优势,其成品具有芳香气味,色泽光亮,质地柔软,断面为棕黑色,表皮皱缩;总异黄酮及大豆苷元和染料木素质量分数也达到最高值。结论 再闷过程是淡豆豉发酵炮制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是影响淡豆豉主要化学成分量和成品性状改变的关键因素,优化后的淡豆豉炮制工艺将为指导淡豆豉规范化生产、研究淡豆豉的发酵炮制机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42.
目的: 检测淡豆豉炮制过程中不同时间点样本的黄曲霉毒素(AFTs)含量,明确AFTs的动态变化规律及其产生的关键时间点。方法: 按实验室前期已建立的规范炮制工艺制备淡豆豉,获取淡豆豉炮制过程中不同时间点的样本;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UPLC-MS/MS)检测各样本中4种AFTs [黄曲霉毒素B1(AFB1),AFB2,AFG1,AFG2]含量。结果: 4种黄曲霉毒素在选定的质量浓度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2均大于0.99),重复性相对标准偏差(RSD)0.4%~0.9%,精密度RSD 0.7%~2.6%,稳定性RSD 0.8%~1.74%,加样回收率介于95.09%~107.20%(RSD 3.14%~12.71%);AFB1含量在淡豆豉整个炮制过程中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在"再闷"第6天时达最高值6.95 μg·kg-1,再闷第12天后各样本均未检测出AFTs。结论: 本研究建立了简单、快速、灵敏度高且适用于淡豆豉中4种AFTs检测的UPLC-MS/MS法;淡豆豉炮制过程中AFTs含量呈动态变化,表明淡豆豉炮制中生物拮抗作用自然存在,从安全性角度证实淡豆豉炮制中"再闷"环节的重要性和"再闷"时间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43.
目的 研究雷公藤固体发酵产物灵雷菌质的肝脏毒性.方法 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灵雷菌质组、雷公藤组,灵雷菌质组及雷公藤组分别ig给予灵雷菌质、雷公藤95%乙醇提取物2.037 5、0.64 g/kg,每日给药1次,连续给药30d.给药结束后检测大鼠血液生化指标,观察大鼠肝组织病理学改变,Western blotting检测大鼠肝组织中Nrf2、P38蛋白表达.结果 肝组织病理学观察可见,灵雷菌质组大鼠肝组织仅见中央细胞坏死,周边细胞局部胞质溶解,出现细胞凋亡;雷公藤组肝组织可见小片状坏死,核凋亡,肝细胞内胶原纤维明显,细胞溶解坏死.与对照组相比,灵雷菌质组、雷公藤组大鼠丙氨酸转氨酶(ALT)水平、核蛋白Nrf2和总蛋白P38表达升高,但灵雷菌质组的上述指标比雷公藤组显著下降(P<0.05).与对照组相比,灵雷菌质组、雷公藤组大鼠白蛋白(ALB)、总蛋白(TP)均下降(P<0.05),而灵雷菌质组ALB、TP下降幅度较雷公藤组小(P<0.05).结论 灵雷菌质的肝脏毒性较雷公藤低,其毒性机制可能与激活P38 MARK和Nrf2-ARE 信号通路、启动抗氧化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44.
食管支架介入手术术中窒息1例抢救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介绍1例食管支架置入术术中窒息的抢救与护理配合的心得.方法:通过做好围手术期的准备与术中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及时采用有效的抢救措施与护理.结果:患者由窒息、无效的心脏泵血功能,转为生命体征平稳.结论:做好充分的术前、术中、术后准备及术中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是决定手术成败的关键,是提高手术护理质量的基础.护士训练有素,具备良好的抢救应急能力.  相似文献   
45.
目的 探讨中药方剂四君子汤是否可以抑制体外培养的烟曲霉菌的生长.方法 一定剂量的四君子汤和氟康唑处理的103个烟曲霉菌孢子涂布在沙氏固体培养基培养4 d,计算并比较烟曲霉菌生长形成的菌落数量、菌落大小、镜下计数孢子柄与孢子的数量.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四君子汤和氟康唑可以显著降低烟曲霉菌的菌落数量和菌落大小、抑制孢子柄与孢子的的形成(P<0.05),结果呈现剂量-效应关系.与氟康唑处理组相比,300 μl四君子汤处理的分生孢子形成的菌落数、菌落大小、孢子柄和产生的分生孢子数均显著低于氟康唑处理组(P< 0.05).结论 中药方剂四君子汤可以明显地抑制烟曲霉菌的体外生长,提示四君子汤在治疗烟曲霉菌所致的肺部感染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6.
应用临床有效中药复方制剂(复宫宁1号,每mL含生药2g),对大鼠子宫内膜异位症肝郁型模型(手术移植+肾上腺素皮下注射法复制,共42只)进行了实验性治疗,并与西药丹哪唑组(n=12)生理盐水对照组(n=14)作了对比观察(共给药30d)。着重从病理形态...  相似文献   
47.
为了探讨高尔基体蛋白73(GP73)在自身免疫性肝病(AILD)鉴别诊断及疗效评估中的价值,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的7月在本院就诊的144例病毒性肝炎患者和55例AILD患者[自身免疫性肝炎(AIH)20例、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BC)19例及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PSC)16例]为研究对象,分别纳入病毒性肝炎组与AILD组。测定三组受试者GP73水平,并比较不同分型AILD患者GP73水平;AILD患者接受免疫抑制治疗1 w后,检测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与GP73水平,根据ALT测定结果将AILD患者分成A组[ALT<2倍正常值上限(ULN)]与B组(ALT≥2×ULN),并对A组患者进行肝活检,评估纤维化分期,分析GP73水平与纤维化分期的相关性。结果发现,AILD组和病毒性肝炎组GP73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且AILD组和病毒性肝炎组GP73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分型AILD患者GP73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GP73水平高于A组(P<0.05),且A组纤维化分期≥S2期的患...  相似文献   
48.
翁美芝  邓雄伟  王立元  苏明声  周丽  谢小梅 《中草药》2020,51(24):6221-6228
目的 筛选和鉴定淡豆豉炮制过程中产纤溶酶的优势菌株。方法 按《中国药典》2020年版制备淡豆豉;采用酪蛋白平板法和纤维蛋白平板法分别对淡豆豉炮制不同时间点样本中产纤溶酶的微生物进行初筛和复筛;将产纤溶酶微生物分别接种在特定的液体培养基中培养,获得纯种发酵液,用纤维蛋白平板法测定发酵液的纤溶酶活力;应用16S rDNA和18S rDNA通用引物分别对产纤溶酶细菌和真菌进行PCR扩增、对扩增产物进行测序,测序结果通过NCBI同源性比对、MEGA 4.1软件构建系统发育树进行分子生物学鉴定。结果 筛选获得3种产纤溶酶细菌,分别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嗜麦芽窄食单胞菌Stenotrophomonas maltophilia、微球菌Micrococcus。纤维蛋白平板法测定纯种发酵液纤溶酶活力的结果显示,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所产纤溶酶活力最高,达527.49 IU/mL。结论 淡豆豉炮制过程中存在高产纤溶酶的优势菌株,淡豆豉的溶栓作用值得进一步研究。为揭示淡豆豉炮制中纤溶酶形成机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49.
罗闳丹  杨芬  施旻  刘金辉  谢小梅 《中草药》2009,40(3):428-430
目的 研究中药活性成分柠檬醛对实验小鼠侵袭性肺曲霉病(IPA)的作用.方法 小鼠随机分成正常组,正常+接种烟曲霉菌组.IPA模型组,IPA+不同剂量(高、中、低3个剂量)柠檬醛给药组及阳性对照组.建立IPA模型后,ip给药不同剂量柠檬醛,阳性对照组ig酮康唑,连续7 d,第8天处死各组小鼠,分别取肺、脾、肝、肾组织行烟曲霉菌培养和观察病理损伤;同时另取各用药组和IPA模型组15只小鼠做生存实验.结果 中、高剂量柠檬醛治疗的IPA小鼠各脏器烟曲霉菌落数均低于IPA模型小鼠,且烟灰色色素明显减少;病理结果显示IPA模型小鼠肺组织可见大量菌丝,炎症细胞浸润.病理损伤明显;中、高剂量柠檬醛组肺组织未见菌丝.生存试验表明柠檬醛中、高剂量组小鼠的生存率和生存质量明显优于未用药组.结论 柠檬醛可缓解IPA小鼠的肺组织病理损伤,明显减缓IPA的发展.  相似文献   
50.
灵芝双向发酵雷公藤的解毒持效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小梅  贺婧  罗闳丹  苏明声  张普照  庄毅 《中草药》2009,40(12):1925-1929
目的 研究灵芝双向发酵对雷公藤的解毒持效作用.方法 运用双向发酵工程的原理和方法 获得灵雷菌质(G30),用常规急性毒性试验,免疫学试验、自身免疫疾病动物模型试验等进行G30的毒性和药效学研究.结果 G30的LD_(50)较雷公藤生药组显著提高,并且能抑制小鼠T、B淋巴细胞的增殖和血清溶血素的分泌;G30降低阿霉素诱导的肾炎大鼠的24 h尿蛋白量,同时改善肾炎大鼠的多项生化指标,且对各脏器的毒性要小于雷公藤生药;G30缓解佐剂性类风湿关节炎大鼠的足肿胀度,并改善大鼠的生存状况.结论 灵芝与雷公藤构成发酵组合所产灵雷菌质G30毒性降低并仍然保持免疫抑制作用,对佐剂性类风湿关节炎及阿霉素诱导的大鼠肾炎均有一定的治疗作用.显示双向发酵对雷公藤解毒持效是一条可行的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