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4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0篇
基础医学   13篇
临床医学   12篇
内科学   6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6篇
综合类   30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14篇
中国医学   4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室内质控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能应用于监测实时荧光定量PCR室内质控的方法.方法 用Taqman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2009年4月?5月的血清HBV-DNA,计算每天的阳性质控结果、标准曲线的斜率、截距和相关系数(r)及相关结果的均值(x)、标准差(s)和变异系数(cv).结果 2009年4月份阳性质控的x、s和cv分别为3.193、0.182和5.700%;斜率的x、s和cv分别为0.274、0.015和5.470%;截距的、s和cv分别为12.735、0.352和2.760%;相关系数的x、s和cv分别为0.997、0.004和0.400%.2009年5月份阳性质控的面x、s和cv分别为3.251、0.213和6.550%;斜率的x、s和CV分别为0.274、0.016和5.840%;截距的x、s和cv分别为12.768、0.379和2.970%;相关系数的x、s和cv分别为0.995、0.005和0.500%.结论 Taqman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HBV-DNA实验中,可同时使用阳性质控品均值、斜率和截距作为监测手段实施室内控制,以便更好地为临床提供准确可靠的结果.  相似文献   
122.
123.
具有诱生白介素-2作用的中药研究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具有诱生白介素-2作用的中药研究概况谢小梅,王建红(基础部卫生教研室)关键词中药,诱生,白介素—2,综述白介素—2又称T细胞生长因子,主要由Th产生。白介素一2(IL一2)与反应细胞上的IL一2受体结合,具有锈导Tb细胞和Tc细胞增殖、激活B细胞产生...  相似文献   
124.
肉桂醛、柠檬醛抑制黄曲霉生长机制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中药活性成分肉桂醛、柠檬醛对黄曲霉细胞膜麦角固醇生物合成的影响,以探讨其抗菌的作用机制。方法将黄曲霉接种在含有不同浓度药物的蔡氏固体培养基中,同时设不加药物为空白对照,置26.5℃恒温培养3d,刮取平皿上菌苔,称重、皂化,提取真菌中的难皂化脂,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其中的麦角固醇含量。结果柠檬醛浓度为0.16μg/ml、肉桂醛浓度为0.09μg/ml作用黄曲霉后,麦角固醇含量较未用药组显著降低。结论肉桂醛、柠檬醛可能通过影响黄曲霉麦角固醇的生物合成抑制黄曲霉生长。 固醇;黄曲霉  相似文献   
125.
小鼠侵袭性肺曲霉病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建立侵袭性肺曲霉病(IPA)动物模型.方法 以环磷酰胺为免疫抑制剂,造成小鼠免疫抑制,对腹腔巨噬细胞和脾细胞进行计数;双侧鼻孔吸入烟曲霉菌孢子,不同时间点处死小鼠,进行组织培养及病理分析.结果 注射环磷酰胺后,小鼠免疫细胞数量急剧下降,腹腔巨噬细胞数及脾细胞数减少,外周血淋巴细胞百分比降低;对IPA模型组的组织培养可见烟曲霉,病理切片可见肺组织大量烟曲霉菌聚积,组织坏死,形成肺脓肿.结论 成功建立了小鼠IPA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126.
目的探讨核因子-κBB(NF-κB)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小鼠抗烟曲霉菌早期感染中的作用。方法将小鼠分4组:正常组、免疫抑制组、正常+烟曲霉菌接种组和IPA模型组。小鼠鼻吸人烟曲霉菌48h处死,取肺组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胞核NF-κB p65蛋白和细胞中TNF-d的表达。结果正常+烟曲霉菌接种组和IPA模型组小鼠肺组织细胞核NF-κB p65蛋白和细胞中TNF—α表达的量高于正常组和免疫抑制组;正常组小鼠中检出NF-κB p65蛋白和TNF-α表达的量高于免疫抑制组;免疫抑制组肺组织细胞核NF-κB p65蛋白量最低,并且未检出TNF-α的表达。结论烟曲霉菌早期感染可激活小鼠肺组织中NF-κB并上调TNF-α蛋白的表达。  相似文献   
127.
目的 观察多人氧舱内气管切开患者使用人工鼻吸氧治疗时,患者痰液的变化.方法 随机将239例气管切开患者分别使用L型连接管(L组,111例)和L型连接管加人工鼻连接(HEM组,128例)吸氧法在多人氧舱内进行高压氧治疗.观察2组患者治疗第1、10天的痰液性状、吸痰量、吸痰次数的变化,及封/拔管例数.结果 HEM组患者第1天治疗时吸痰次数、吸痰量明显较L组多,第1~10天痰液由黏稠黄色浓痰逐渐变为白色稀薄痰,排痰量明显减少(P<0.01).封/拔管者的比例在HEM组显著高于L组(P<0.01).结论 人工鼻对多人氧舱内气管切开患者高压氧治疗时,在助于痰液湿化,肺内积痰的排出.  相似文献   
128.
目的:比较古法炮制与现今药典制法的淡豆豉其成品性状及异黄酮类化学成分的含量。方法: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对淡豆豉提取物中的总异黄酮进行含量测定;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淡豆豉提取物中异黄酮游离苷元(大豆素、染料木素)的含量进行测定。色谱柱为Prevail-C18(250 mm×10.0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水-乙酸(35∶64∶1,V/V/V),检测波长为260 nm,流速为1.0 ml/min,柱温为25℃,进样量为15μl。结果:古法炮制的淡豆豉气香,质地柔软,断面为棕褐色,表皮皱缩,总异黄酮含量为4.140 mg/g,大豆素含量为1.263 0 mg/g,染料木素含量为1.254 mg/g;现今药典制法的淡豆豉气味微弱,质地稍硬,断面为棕黄色,表皮皱缩,总异黄酮含量为3.530 mg/g,大豆素含量为0.349 mg/g,染料木素含量为0.335 mg/g。结论:古法炮制淡豆豉与现今药典制法淡豆豉相比,前者成品性状好、大豆异黄酮类含量高,古法炮制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129.
Biolog技术监测淡豆豉发酵炮制过程中微生物种类动态变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监测淡豆豉发酵炮制过程中微生物种类的动态变化,为揭示淡豆豉炮制机制提供参考。方法:采用Biolog微生物自动鉴定系统对从不同发酵时间点淡豆豉样品中分离出的优势细菌、酵母菌和霉菌进行鉴定。结果:在整个发酵炮制过程中,枯草芽孢杆菌为主要优势细菌。发酵第3天优势细菌以枯草芽孢杆菌和解淀粉芽孢杆菌为主,优势霉菌为黄曲霉、寄生曲霉,优势酵母菌是汉氏德巴利氏酵母。发酵第6天细菌种类增多,出现了枯草芽孢杆菌、松鼠葡萄球菌、抗辐射不动杆菌、铅黄肠球菌,霉菌为寄生曲霉,酵母菌为汉氏德巴利氏酵母、瘦果红酵母和白吉利丝孢酵母A。"再闷"3 d优势细菌为枯草芽孢杆菌、赫氏埃希菌,优势霉菌为黑曲霉,优势酵母菌为瘦果红酵母。"再闷"15 d优势细菌为枯草芽孢杆菌和产酸克雷伯菌,未见霉菌出现,酵母菌以海隐球酵母和罗伦隐球酵母占优势。结论:淡豆豉发酵炮制过程中出现了微生物菌群此消彼长的动态变化,枯草芽胞杆菌作为优势菌种始终参与。  相似文献   
130.
目的 探讨中药方剂四君子汤对烟曲霉菌合成毒性代谢产物的抑制作用.方法 不同剂量四君子汤处理的5×106烟曲霉菌孢子用DMEM液培养48 h,收集不同组的培养液滤液,计算其不同组培养液滤液作用的HeLa细胞和红细胞生存率;比较抑制50%细胞生长的不同组培养液滤液的稀释度;观察100 μl 0.3%H2O2在沙氏固体培养板上对一定剂量四君子汤处理的烟曲霉菌孢子的抑菌圈大小.结果 四君子汤处理的烟曲霉菌孢子培养液滤液作用的HeLa细胞和红细胞生存率显著高于无药物处理组(P<0.05),抑制50%细胞的药物组孢子培养液滤液的稀释度低于无药物组,结果均呈现剂量-效应关系;100μ10.3%H2O2在沙氏固体培养板上作用一定剂量四君子汤处理的烟曲霉菌孢子所产生抑菌圈直径显著大于无药物处理组(P<0.05),结果呈现剂量一效应关系.结论 中药方剂四君子汤可以抑制烟曲霉菌培养时毒性代谢产物的产生,治疗烟曲霉菌所致的肺部感染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