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1.
目的:探讨如何提高颈椎疾患术后护理质量,减少护理并发症的发生.方法:收集1999年10月~2009年1月需行颈椎椎弓根固定的患者56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283例,观察组采用个性化治疗方案,对照组应用传统方法治疗护理,对比其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及预后结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 相似文献
52.
膝关节是全身最大、结构最复杂的关节,运动功能要求高[1] 。假体和植入技术的进步使“膝关节置换效果不好”的老概念得到更新,实际上大量的膝关节疾患是人工假体置换的适应证,并能得到相当满意的治疗效果[2 ] 。人工膝关节的设计种类多样,但主要有髁型人工膝关节和绞链型人工膝 相似文献
53.
目的 观察舒筋活血、消肿通络中药熏洗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严重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并行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40例,依据术后是否加用中药熏洗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20例,2组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均进行常规康复锻炼,治疗组术后2周拆线后即给予中药熏洗膝关节,对照组术后仅进行常规康复训练.对比2组术前及术后2,4,6周膝关节功能HSS评分变化.结果 治疗组术后4,6周HSS总分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且膝关节疼痛、行走功能及关节活动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过程中未发生不良反应.结论 中药熏洗可有效缓解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局部疼痛及肿胀,改善关节及行走功能,有利于患者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54.
寰枢椎不稳是指寰椎,枢椎及其连接的椎间关节和韧带结构遭受外伤、畸形、肿瘤、炎症等的破坏,丧失了正常的生理功能和稳定作朋,并可导致寰枢椎脱位和半脱位,可以合并或继发引起脊髓和神经根刺激和压迫,除造成高位瘫痪之外,还可致中枢性呼吸功能障碍危及病人的生命[1]. 相似文献
55.
目的研究在根管预备中运用四手操作配合心理护理是否能有效减轻老年患者的疼痛程度。方法选择160例需要做根管治疗的年龄≥60岁的老年患者,运用四手操作配合心理护理及运用四手操作未进行心理护理的患者各80例,比较两种方法降低根管预备中的疼痛程度。结果运四手操作配合心理护理的80例患者产生重度疼痛仅有3例,无或轻度疼痛65例,构成比与在根管预备术中作未行心理护理的患者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2.705,P﹤0.05)。结论在根管治疗术中运用四手操作配合心理护理可明显降低老年患者的疼痛程度。 相似文献
56.
57.
为提高维和医疗所护理信息化保障能力,我院依托医院信息平台,将自行研发的急救护士工作站应用于维和医疗所急救护理工作,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1 研发目的
在以往的维和医疗急救护理工作中常需手工完成各项护理记录工作,费时费力,影响了工作效率,在野战救护人员少、时间紧的情况下尤其突出.基于此现象,我院将多个护理应用软件进行整合,优化成维和医疗所急救护士工作站,并新增设护理病历电子记录、人力资源等模块,用移动护士工作站(PDA)实现野战救护时护理即时信息记录与腕带扫描等功能,PC机实现本系统内容全部信息录入与查询、统计及与其他信息系统软件的连接,提高了工作效率及护理质量,重建了护理质量保证和改进体系.维和医疗所急救护士工作站功能优于以往护理应用软件,体现了数字化维和医疗所护理管理模式的科学性及高效性. 相似文献
58.
目的观察七叶皂苷钠联合太宁栓对混合痔术后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11—2014年2月我科收治混合痔患者191例,随机分为治疗组95例,对照组96例,2组患者均采用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PPH)术治疗,术后给予二代头孢联合甲硝唑抗炎治疗,常规换药,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之上给予七叶皂苷钠联合太宁栓治疗,分别记录2组患者术后3、7d肿胀消退情况并评分,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价2组患者术后3、7、15d疼痛缓解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术后3、7d肿胀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组术后3d疼痛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术后7、15d疼痛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伤口愈合时间显著快于对照组。结论七叶皂苷钠联合太宁栓可促进混合痔患者术后肿胀消退,减轻疼痛,利于伤口愈合。 相似文献
59.
目的 探讨XT 4 0 0E骨创伤治疗仪治疗外伤性肢体肿胀的疗效。方法 将 180例外伤后肢体肿胀病人随机分成治疗组 89例 ,给予XT 4 0 0E骨创伤治疗仪治疗 ;对照组 91例 ,给予β 七叶皂甙钠 2 0mg溶于 5 %葡萄糖 5 0 0ml中静点。分别观察两组患者肢体肿胀消退时间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Ⅰ°~Ⅲ°肿胀肢体平均消肿时间较对照组分别提前 1.15、1.73、2 .7天。结论 XT 4 0 0E骨创伤治疗仪具有明显抗渗出、消水肿等作用 ,治疗创伤后肢体肿胀明显优于β 七叶皂甙钠。适宜的频率及刺激强度等是治疗的关键。 相似文献
60.
颈后路手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脊髓型颈椎病是一种严重的脊椎疾病,是因压迫或刺激脊髓所致,多发于中老年人.1997年以来,我科采用颈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146例,总优良率95.7%,总有效率100%.笔者认为:病例的正确选择、术前准备、术前护理、术后护理是该手术成功及提高疗效的重要环节.同时积极预防并发症及早期功能锻炼对疾病的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