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3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18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9篇
中国医学   9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41.
结合当前我国高等医学教育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思考创新中医教学方法对医学教育的意义。采取贯通法、体验法、总结法等方法进行中医教学创新,是高等中西医院校教学改革值得研究推广的课题之一。  相似文献   
42.
43.
CA125、AFP、CEA、CA19-9检测诊断卵巢癌的临床应用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糖链抗原 (CA12 5 )、甲胎蛋白 (AFP)、癌胚抗原 (CEA)、糖链抗原 (CA19 9)诊断卵巢癌的价值。方法 采集 2 96例住院患者的血清 ,其中卵巢癌 4 7例 ,卵巢良性病变 2 4 9例 ,用化学发光法检测其血清CA12 5、AFP、CEA、CA19 9值。结果 卵巢癌组患者血清CA12 5的阳性率 (6 3 83% ) ,明显高于良性卵巢病变组(P <0 0 1) ;浆液性卵巢癌CA12 5的阳性率 (88 89% ) ,明显高于黏液性卵巢癌的阳性率 16 6 7% (P <0 0 5 )。早期卵巢癌CA12 5、AFP、CA19 9、CEA联合检测阳性率较CA12 5单项检测的阳性率明显升高 (P <0 0 5 ) ;卵巢癌第一次手术切除瘤体 <10cm组与 >10cm组的CA12 5检测值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CA12 5在临床诊断卵巢癌中具有重要价值 ,尤以诊断浆液性卵巢癌为突出 ;CA12 5、AFP、CA19 9、CEA联合检测有助于提高早期卵巢癌的检出率 ;CA12 5检测值与卵巢癌第一次手术切除瘤体的大小无关。  相似文献   
44.
梅花针配合中药治疗老年性皮肤瘙痒症65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梅花针配合中药治疗老年性皮肤瘙痒症65例江西医学院抚州分院(抚州,344000)何靖国,许爱珍笔者自1980年以来,采用梅花针叩击重点俞穴及皮肤瘙痒区,并服用补肾益精、养血祛风药治疗老年性皮肤瘙痒症65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65例中...  相似文献   
45.
患儿女,4岁。外院确诊为“成骨不全症(osteogenesis imperfecta,OI)。患儿自1岁起,反复发生四肢长骨骨折,至本院就诊时已达10多次。骨折多发生于轻微外力后,有时则无明显诱因,多次骨折导致四肢畸形。其母诉:患儿为第1胎,足月剖宫产,母孕史、出生史无异常,剖宫产原因为脐带绕颈,出生时体重3400g,身长50cm。1岁前与健康婴儿无明显差异,但下肢力量弱,不能爬行。1岁后不能独自站立及行走,且极易骨折。智力发育正常。体格检查:营养不良,体格矮小,皮肤白皙,不能独自站立。视力和听力正常。  相似文献   
46.
390株致病性革兰阴性杆菌的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月秀  许爱珍 《临床荟萃》2001,16(10):463-464
尽管新的抗菌药物不断地增加 ,但是细菌的耐药性也在不断地加重 ,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总结我院 1 997~ 1 999年两年临床分离的 390株致病性革兰阴性杆菌 ,对目前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 ,现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 .1 菌株构成与来源 我院 1 997~ 1 999年住院患者与门诊患者送来的粪、尿液、痰、血液、关节液、胸腔液、腹腔液的标本中分离出的 390株致病性革兰阴性杆菌。1 .2 试剂 浙江军区后勤部卫生防疫检验所生产 ,期内使用。1 .3 方法 药敏试验使用K B ,按NCCLS标准判断敏感和耐药。2 结 果390株革兰阴性杆菌对…  相似文献   
47.
48.
对我国中风高发区和低发区六大地区的25个监测点40岁以上人群中抽出11677人检测了Hct,其中男6161人,女5516人。检测结果显示特高发区东北的平均Hct值高于高发区华北、低发区华南、华东地区。Hct的北高南低与中风发病率北高南低的情况颇为一致。Hct增高很可能成为北方中风发病的危险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