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9篇
基础医学   1篇
综合类   5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6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31.
胃黏膜损伤相关疾病都是一些常见病、多发病,属中医“胃痞”、“胃脘痛”的范畴。为了发挥中医药在治疗胃黏膜损伤相关疾病的作用,提高研发水平,从流行病学、发病机制、药物干预途径和治疗胃黏膜损伤相关疾病的中药新药开发思路4个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2.
经典名方百合地黄汤经化裁可用于多种病因所致抑郁,但目前多为基础理论研究或临床研究,缺乏对其活性成分及其作用机制的研究。该文以经典名方百合地黄汤为研究对象,借助中药整合药理学平台(TCMIP)探讨其活性成分、作用靶点和作用机制。该研究共预测得到10个活性成分,其中百合成分4个,分别为6-O-β-D-吡喃葡萄糖基-3β,26-二羟基-Δ5-胆甾烯-16,22-二氧代-3-O-α-L-吡喃鼠李糖基-(1→2)-β-D-吡喃葡萄糖苷、岷江百合苷D、百合皂苷、百合苷C;地黄成分6个,分别为谷氨酸、蔗糖、苍耳苷、腺苷、L-精氨酸、甘露三糖。其作用机制涉及54个关键药靶及嘌呤代谢、氨基酸代谢障碍、神经营养因子、雌激素信号通路等相关生物过程和代谢通路。这些靶点及通路均与文献报道的抑郁症发病机制相吻合,证明TCMIP在预测中药及复方作用机制方面具有较高的准确性。此外,研究还显示百合地黄汤在帕金森病、抗肿瘤、儿童急性白血病的治疗中存在一定的应用价值。该研究为进一步研究百合地黄汤抗抑郁作用机制提供科学依据,同时为经典名方的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33.
目的研究中性氧化铝柱纯化吴茱萸总生物碱和柠檬苦素的工艺。方法以转移率和质量分数为评价指标,对水沉工艺的pH值,氧化铝柱色谱的上样量、洗脱剂的种类、洗脱剂体积和洗脱体积流量进行考察。结果水沉工艺的pH值为3,氧化铝柱色谱的上样量20g,洗脱剂为醋酸乙酯-二氯甲烷(70∶30),洗脱剂用量为5BV和洗脱速度为2BV/h。结论氧化铝柱色谱对吴茱萸活性成分吴茱萸碱、吴茱萸次碱、柠檬苦素的纯化方法可行,经济简便,效率较高。  相似文献   
34.
近年来,据不完全统计,由病原微生物引起的所有呼吸道疾病中,由病毒导致的急性呼吸道感染约占80%,是目前世界范围内发病率最高的疾病。呼吸道病毒,如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征冠状病毒 (SARS-CoV)、SARS-CoV-2,甲型流感病毒和呼吸道合胞病毒等,对社会公共卫生安全构成较大威胁,目前,还没有开发出特效药。由于中药具有多组分多靶点的协同作用,在呼吸道病毒疾病的预防、治疗康复和保健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近年来,许多临床医生和研究人员从不同层面对中药治疗呼吸道病毒疾病进行了一系列研究和探索,对中医药的临床疗效和治疗机制有了更清晰的认识。本文通过综述中医药治疗呼吸道病毒疾病的临床疗效研究和作用机制,为中医药更好治疗呼吸道病毒疾病提供有力的证据,以期推动中医药的发展及其在呼吸道病毒疾病方面的潜在应用。  相似文献   
35.
目的 基于代谢组学和网络药理学开展人参固本口服液治疗肾纤维化小鼠的作用机制研究。方法 将36只C57BL/6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人参固本口服液组,除空白组外,均采用单侧输尿管结扎术制备小鼠单侧输尿管梗阻模型。术后人参固本口服液组灌胃给予4.2 g·kg-1浸膏粉的水溶液,连续给药14 d,空白组和模型组灌胃给予等量蒸馏水。末次给药后,收集尿液,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法(UPLC-QQQ-MS/MS)进行检测,以0.1%甲酸水溶液为流动相A,乙腈-异丙醇(70∶30)为流动相B,梯度洗脱(0~1 min,5%B;1~5 min,5%~30%B;5~9 min,30%~50%B;9~11 min,50%~78%B;11~13.5 min,78%~95%B;13.5~14 min,95%~100%B;14~16 min,100%B;16~16.1 min,100%~5%B;16.1~18 min,5%B),柱温40 ℃,流速0.4 mL·min-1,电喷雾离子源(ESI),采集范围m/z 50~900;通过网络药理学对人参固本口服液成分的靶点与肾纤维化的靶点进行交互分析,网络拓扑分析筛选出关键成分和关键靶点,采用功能注释生物信息学分析数据库(DAVID)预测人参固本口服液治疗肾纤维化的信号通路。结果 共鉴定出人参固本口服液治疗肾纤维化的7个差异代谢物,涉及8条代谢通路。网络药理学分析发现,人参固本口服液中36个核心成分与该7个差异代谢物相关,主要为人参皂苷类、三七皂苷类及核苷酸类化合物。基于“药材-成分-靶点-通路”网络,共筛选出23个关键靶点,与差异代谢物共同涉及亚油酸代谢、精氨酸生物合成、三羧酸循环(TCA)、精氨酸与脯氨酸代谢等通路。结论 该研究基于代谢组学与网络药理学技术,确定了人参固本口服液治疗肾纤维化中7个差异代谢物、36个潜在药效成分、23个核心靶点和4条关键通路,可为该药的临床应用及机制研究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36.
经典名方是中医理论的重要载体和临床治疗的重要手段,凝结了历代医家的临床实践经验结晶,而源于古代经典名方的复方制剂研发也成为新时代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突破口之一。由于历史文献资料的局限性和文献考证的不同认知角度,经典名方复方制剂研发中剂量、基原、炮制和煎服法等方面的关键信息考证仍都存在着一些共性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经典名方复方制剂的研发注册进程。在2 000多年的历史中,经典名方也在历代的临床应用中不断发展。本文系统梳理了经典名方的历史发展演变及其在组成、药味、剂量、功能主治、煎服法、剂型等方面的内涵衍变特点,包括基础方组成的稳定、药物基原的兴衰与分化变迁、炮制方法不断进步、处方剂量具有不同历史时期特征、功能主治不断拓展等。针对经典名方的关键信息考证,提出应在统一原则指导下不断形成共识,充分考虑方剂始源和历史衍变规律,遵从历史发展主流。在药物考证上结合历代药用资源、用药习惯和生产工艺变迁,实现经典传承和古今衔接。剂量考证应以历代度量衡为基准,综合古今临床实际确定合理剂量与煎服法,并根据临床实际灵活调整应用。在传承精华的基础上,遵古不泥古,从历史和发展的角度去解决关键信息考证中的共性...  相似文献   
37.
基于TCMIP V2.0人参治疗心衰质量标志物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崔如意  许海玉 《中草药》2019,50(19):4628-4633
目的预测人参治疗心衰可能的质量标志物。方法利用中医药整合药理学研究平台V2.0(TCMIP V2.0),将人参化学信息进行靶标预测,与心衰相关疾病靶标信息进行蛋白-蛋白相互作用(PPI)网络构建,富集分析药物干预疾病关键靶标,并构建出人参化学成分、关键作用靶标和疾病相关通路的相互作用网络,绘制"中药-化学成分-关键靶标-通路"网络图,分析得到作用于这些关键靶标的主要成分,即与药物有效性相关的化学成分,并根据质量标志物"五原则"结合文献报道对人参治疗心衰质量标志物进行预测。结果针对人参治疗心衰方面共得到63条关键核心靶标信息,其中包含药物靶标63条以及疾病靶标2条,药物与疾病共有靶标2条,分别为ATP1A1和ADCY2。药物与疾病共有靶标可能是药物干预疾病的关键靶标,针对共有靶标ATP1A1和ADCY2筛选出人参作用于这些靶标的主要成分,并结合质量标志物成分可测性、特征性和传递性预测人参治疗心衰可能质量标志物。结论在TCMIP V2.0现有基础上,分析得到了人参治疗心衰可能的质量标志物为人参皂苷类化合物包括人参皂苷Rg1、Re、Rf、Rb2等,为人参干预心衰后续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8.
目的分析头花蓼提取物中具有抗淋球菌活性有效部位的成分。方法采用药敏纸片法检测头花蓼提取物的不同部位对淋球菌的抑菌活性。并采用UPLC-TOF-MS对头花蓼提取物中具有抗淋球菌作用的有效部位进行鉴别。结果头花蓼醇提取物经特定的大孔树脂洗脱所获得的洗脱物中,35%甲醇洗脱物(部位F3)中含有可水解鞣质(三没食子酰葡萄糖),该部位具有良好的抗淋球菌作用。F2、F4~6有微弱的抑菌作用,而其他部位无抑菌作用。结论头花蓼提取物的35%甲醇洗脱物具有良好的抗淋球菌作用,其主要成分为三没食子酰葡萄糖,可能为头花蓼抗淋球菌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39.
目的:建立了茅苍术挥发油中7个成分的体内分析方法.方法:采用内标法测定了给药后不同时间点7个化合物的血药浓度,并通过DAS 3.0软件计算出药代动力学参数,以自定义各成分的权重系数进行茅苍术挥发油整合药代动力学研究,分别获得化合物1~7及其整合的血浆浓度-时间曲线,化合物2~7和整合的药动学参数.结果:整合药动学参数T1/2,Tmax,Cmax,AUC(0-∞)和MRT(0-∞)分别为8.01,4.00 h,3.84 mg·L-1,42.31 mg·L-1·h-1,11.65 h.结论:研究思路符合中医药作用特点,对多组分苍术挥发油的药代动力学做了一些初步的探索.  相似文献   
40.
目的:建立高速逆流色谱结合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法分离纯化延胡索中生物碱的方法。方法:延胡索生物碱经高速逆流色谱法分离,以石油醚-乙酸乙酯-甲醇-水(2∶3∶3∶2)为溶剂系统,上样量300 mg,得到1个混合物和2个生物碱单体。混合物再以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分离,得到2个生物碱单体,所得产物采用ESI-MS,NMR进行结构鉴定。结果:分离得到4个高纯度的生物碱单体:海罂粟碱(125 mg,1)、四氢巴马亭(40.5 mg,2)、d-紫堇碱(23.5 mg,3)、四氢小檗碱(10 mg,4),其纯度分别为96.5%,97.54%,98.3%,97.3%。结论:HSCCC结合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是一种有效的分离制备延胡索生物碱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