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1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9篇
耳鼻咽喉   2篇
综合类   17篇
药学   18篇
中国医学   123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研究五指莲重楼根茎中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溶剂法提取,利用正相硅胶色谱、葡聚糖凝胶SephadexLH-20、反相制备色谱等手段进行分离纯化,并通过现代波谱技术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乙酸乙酯层和正丁醇层中分离得到14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胡萝卜苷(1),豆甾醇-3-O-β-D-吡喃葡萄糖苷(2),β-蜕皮激素(3),偏诺皂苷元-3-O-α-L-呋喃阿拉伯糖基(1→4)-[α-L-吡喃鼠李糖基(1→2)]-β-D-吡喃葡萄糖苷(4),薯蓣皂苷元-3-O-α-L-吡喃鼠李糖基(1→4)-α-L-吡喃鼠李糖基(1→4)-[α-L-吡喃鼠李糖基(1→2)]-β-D-吡喃葡萄糖苷(5),山柰酚(6),芦丁(7),杨梅素(8),4,2′,4′-trihydroxychalcone(9),异鼠李素-3-O-β-D-吡喃葡萄糖苷(10),异鼠李素-3-O-芸香糖苷(11),异鼠李素-3-O-龙胆双糖苷(12),5,5′,7-三羟基-4′,4,7″-三甲氧基-[3′-8″]双黄酮(13),5,5′,7,4′,4,7″-六羟基-[3′-8″]双黄酮(14)。结论:化合物1~3,6~14为首次从该种植物中分离得到,其中化合物7~9,13和14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22.
小蓟止血活性部位的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许浚  张铁军  龚苏晓  高文远 《中草药》2010,41(4):542-544
目的 研究小蓟Cirsium setosum止血活性部位的化学成分.方法 运用硅胶柱色谱及HPLC制备色谱对小蓟止血活性部位进行分离纯化,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结构.结果 从小蓟止血活性部位中共分离鉴定了9个化合物,分别为1-(3',4'-二羟基肉桂酰)-环戊-2,3-二酚(1)、5-O-咖啡酰基-奎宁酸(2)、绿原酸(3)、咖啡酸(4)、原儿茶酸(5)、原儿茶醛(6)、刺槐素(7)、蒙花苷(8)和芦丁(9).结论 化合物1为首次从蓟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2为首次从本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23.
咖啡酸在大鼠体内两个葡萄糖醛酸结合物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咖啡酸在大鼠体内的代谢,并对咖啡酸在大鼠尿中两个葡萄糖醛酸结合物进行分离及结构鉴定。方法大鼠按100 mg/kg ig给予咖啡酸后收集尿样,以LC-MS/MS方法分析追踪代谢产物,采用大孔树脂、ODS开放柱、Sephadex LH-20和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分离代谢产物。结果给药后尿样中检测到4种二相代谢产物,分别为2个咖啡酸葡萄糖醛酸结合物和2个咖啡酸硫酸结合物。结论咖啡酸在大鼠体内广泛代谢,首次采用分离方法获得2个咖啡酸葡萄糖醛酸结合物,并对其结构进行了鉴定。  相似文献   
24.
病-证-方-药结合探析左金丸配伍的科学内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病-证-方-药”结合研究有利于揭示经典方剂的配伍规律及作用机制的科学内涵.在该文中,以左金丸为模式经典方,从中医对肝火犯胃证的病因病机认识、现代病理药理的阐释、左金丸的方解及性味归经、药效物质及其药理作用多角度出发,以期揭示左金丸的配伍规律和性味归经的科学内涵,为现代中药复方开发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25.
中药药性理论是中药理论的核心内容之一,其中五味理论又是中药药性理论的核心内容。中药五味药性的客观表征是中药药性理论研究的钥匙,是阐释传统中药药性理论科学内涵的重要路径。基于五味药性的基本定义以及药物分子-味觉、嗅觉受体的相互作用关系,提出基于分子对接技术的中药五味药性表征的技术方法和研究路径,并结合本课题组实验研究,从味觉、嗅觉感知的生物学机制、分子对接技术原理、同源模建过程以及受体选择与五味药性表达等方面进行系统论述,从中药"五味"的滋味、气味属性角度,为中药药性理论研究提供可参照的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26.
中药质量标志物(Q-marker)是近年来提出的中药质量评价与质量控制的核心概念,自提出后我国科技工作者广泛开展了中药质量标志物的相关研究,但迄今为止,大多数研究仍仅限于单味药材和饮片的质量标志物研究,尚不能全面反映质量标志物概念的所用要素。基于中药质量标志物的定义和基本要求,从质量传递与溯源、成分特有性、成分的有效性、成分可测性以及复方配伍环境5方面,系统论述了中药质量标志物的5要素的科学内涵及其发现和确定的原则、思路和方法,提出基于"五原则"的复方中药质量标志物研究和发现的路径,并以代表性的研究实例,为中药质量标志物的研究和发现提供系统的研究思路和范例。  相似文献   
27.
柑橘属中药陈皮Citri Reticulatae Pericarpium、枳实Aurantii Fructus Immaturus、枳壳Aurantii Fructus均为常用理气药,但三者在功效、主治方面各有侧重。从本草考证、化学成分、药理作用3个方面对芸香科柑橘属中药陈皮、枳实、枳壳进行总结、比较与分析,进一步基于质量标志物(Q-marker)的核心概念并结合药效、药性、药动学的研究进行分析,对其质量标志物进行预测,为建立和完善药材质量标准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8.
车前子是我国传统的常用中药材,分布于全国各地,资源丰富。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车前子各方面研究逐渐深入,其有效成分及应用开发研究备受关注,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在对其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综述的基础上,根据质量标志物定义,从化学成分与传统药性、传统功效、临床新用途相关性、入血成分、可测成分、不同配伍中显效成分、贮藏时间影响等几个方面对车前子质量标志物成分进行预测分析,为车前子质量评价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9.
夏天无与延胡索药材的源植物同为紫堇属植物,均收载于《中国药典》2015年版一部,性味功效相近,但实际临床应用侧重点有所不同。通过查阅文献,从传统功效、化学成分、药理作用等方面比较分析夏天无与延胡索的异同;并基于质量标志物(Q-marker)的核心概念,从生源途径、药效、药动学和体内过程以及传统药性药效等方面对夏天无质量标志物进行预测分析,为建立和完善其药材质量标准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0.
中药凝胶贴膏剂的研究进展及在产品开发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韩霜  冯松浩  马旭伟  许浚  陈常青 《中草药》2018,49(21):5197-5204
中药凝胶贴膏作为经皮给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继承了中医药的传统理论,同时又结合现代制剂新工艺、新技术,在近年来发展迅速。与传统的黑膏剂、橡胶膏剂相比,中药凝胶贴膏采用水溶性高分子材料作为基质,具有保湿性能好,与皮肤相容性好,亦可反复贴敷等优势,越来越受到科研工作者的重视。同时中药凝胶贴膏也面临着基质配比不合理、制备工艺简陋、质量评价体系不完善等诸多问题。通过查阅近年来中药凝胶贴膏的相关文献,从发展现状、基质组成、制备工艺等方面进行综述,为中药凝胶贴膏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