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9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7篇
神经病学   2篇
外科学   11篇
综合类   20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7篇
中国医学   65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102.
在诊治创伤病员时,典型而明显的骨折脱位的诊断并不困难,但是某些患者在受到创伤之后自身感觉痛苦不重,或多个部位的创伤临床表现骨折脱位症状也不典型,因而造成了检查时不够细致,即可能造成误诊漏诊。由于伤科病员,尤其是骨折脱位的病员急需在早期能获得正确的诊断,以便能得到及时而合理的治疗,如果误诊、漏诊,轻者可增加病员的痛苦,给治疗带来困难;重则  相似文献   
103.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认识与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OA)是一种退行性关节疾患,中老年人群中发病率较高。本文从中西医结合观点出发,对其病因病机予以初步阐述,结合其临产表现及诊断,探讨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治疗,以寻求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4.
活血通络汤防治髋部手术后深静脉血栓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深静脉血栓(DVT)是骨科手术常见并发症,髋膝关节置换以及股骨上段内固定手术均是DVT的诱因,严重者可引起肺栓寒(PE)。我们自1990年起到1998年底共作髋部以及股骨上段骨折1400余例,大部分病例采用自拟的活血通络汤对术后DVT进行了防治观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现将有关完整资料的286例加以总结,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在286例病案中,男性182例,女性104例。年龄在28~91岁,平均年龄为59岁。术前诊断:新鲜股骨颈骨折170例,陈旧性股骨颈骨折17例,股骨头无菌性坏死12例,类风湿性…  相似文献   
105.
目的观察无创性双水平正压通气治疗COPD合并II型呼吸衰竭的疗效。方法 24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20例和对照组120例,2组均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BipAp呼吸机进行通气治疗,对照组予鼻导管吸氧。观察2组动脉血气分析改善情况及病情缓解时间。结果 2组治疗后动脉血氧分压明显上升(P<0.01),但治疗组上升更高。治疗组血二氧化碳分压比治疗前明显下降,治疗前后相差非常显著(P<0.01)。对照组二氧化碳分压治疗前后相差不显著(P>0.05)。治疗组疗程缩短。结论无创通气治疗COPD合并II型呼吸衰竭疗效肯定,且无需气管插管或切开,并能缩短治疗时间。  相似文献   
106.
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残留症状的治疗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残留症状的恢复,是多年来骨科临床较为棘手的问题.笔者在阅读诸多文献的基础上,将术后残留症状的原因归纳为以下3个方面:第一,术前突出椎间盘对神经根的机械压迫,引起一系列病理反应,当压迫被解除后,神经根内的充血水肿可能持续很长一段时间[1].术中创伤也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神经根炎性反应.术中出血、血肿机化致使神经根及硬脊膜粘连,尤其是对神经根的原有粘连,更易引起术后腰腿痛.  相似文献   
107.
中风患者髋关节置换术后并发症的原因及预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中风患者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产生并发症的预防措施。对采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15例患者术后1年内出现并发症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疗效满意或比较满意的14例中术后发生并发症者9例,其中中风复发1例,小腿深静脉血栓形成2例,异位骨化2例,髋痛3例,股骨干骨折1例,认为中风患者行髋关节置换手术并发症多,医患双方重视,积极应用中医药防治手段,加强康复锻炼是术后养活并发症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08.
活血通络汤预防人工股骨头置换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背景:人工股骨头置换已经成为老年股骨转子间粉碎性骨折常用的治疗手段.但是,置换后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一直居高不下,尤其多见于下肢.因而如何有效防治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成为医学界的热点问题.目的:观察活血通络汤对老年股骨转子间粉碎性骨折人工股骨头置换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选择老年股骨转子间粉碎性骨折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患者38例,随机分为两组,即活血通络汤组和低分子肝素组,人工股骨头置换后分别给予活血通络汤内服和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切口引流量、血小板计数及凝血酶原时间的变化,下肢血管彩色多普勒检查深静脉血栓形成情况.结果与结论:活血通络汤组患者切口引流量明显少于低分子肝素组(P < 0.05);活血通络汤和低分子肝素对血小板计数影响差异无显著性意义;活血通络汤和低分子肝素均能明显的延长凝血酶原时间和部分凝血活酶时间,但低分子肝素效果优于活血通络汤(P < 0.05);两组患者中各有2例轻度下肢深静脉血栓,两者在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方面效果相当.说明活血通络汤能够预防股骨转子间粉碎性骨折人工股骨头置换后深静脉血栓形成,其疗效同低分子肝素相当,且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9.
膝关节结构复杂,位置浅表,承上启下,活动量大,最易遭受劳损和外邪侵袭,是骨关节病好发部位。临床上以50岁以上的中老年为多见。症状的出现常因外伤、劳累、寒冷等因素引起,影响行走功能。诸方受教授根据本病的发病规律和临床特点,将其分为二大类型,以自拟方二藤汤临床化裁治疗膝关节病47例,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现整理并介绍如下,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10.
用四氯化碳(Ccl_4)灌服大鼠造成肝损伤模型后,分别用两种不同剂量的竹节参醇提物灌服大鼠(治疗组),以探索竹节参对肝损伤的保护作用。结果发现:两个治疗组血清中谷丙转氨酶(GPT)的水平分别为113.4±11 U和69.7±8.8 U,明显低于肝损伤组(188.7±21.4U,p<0.01);过氧化物丙二醛(MDA)含量分别为7.59±1.1 nmol/ml和6.55±1.09 nmol/ml,明显低于肝损伤组(13.10±1.85 nmol/ml,p<0.001)。而且这种作用成剂量效应关系。细胞学检查:治疗组其肝细胞病变程度也低于肝损伤组。提示,竹节参具有抗氧化的作用,在抑制脂质过氧化物对肝细胞结构的损伤中起了重要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