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9篇
  免费   36篇
  国内免费   56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34篇
口腔科学   5篇
临床医学   102篇
内科学   16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57篇
外科学   184篇
综合类   234篇
预防医学   7篇
药学   31篇
中国医学   56篇
肿瘤学   8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55篇
  2007年   75篇
  2006年   46篇
  2005年   83篇
  2004年   67篇
  2003年   31篇
  2002年   45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691.
慢性阻塞性肺病是临床常见的老年病,许建中教授中西医结合,重视辨病与辨证相结合,适时采取中西医结合手段,区分寒痰、热痰、湿痰、燥痰,分期论治,并时常照顾阴津,取得很好疗效。  相似文献   
692.
目的:实验观察兔胫骨缓慢延长后其胫后神经的损害在停止延长后的修复机理。方法:174只日本大耳白兔胫骨分别于未延长前,延长20%,延长40%,及延长40%后停止延长2、4、8周,观察延长区胫后神经的微循环、束膜屏障、组织学、诱发电位及相应脊髓神经节中GAP-43mRNA表达的变化。结果:延长40%时延长区胫后神经的毛细血管血流量正常,束膜屏障及毛细血管屏障保持正常。有明显的诱发电位的潜伏期及峰值的改变及以脱髓鞘为主的病理损害,但同时又有再生惨复的表现。相应脊髓神经节中GAP-43mRNA表达亦成强阳性。结论:兔胫骨缓慢延和延长,其胫后神经血液循环未发生损害,毛细血管及束膜屏障功能正常,但有明显的组织学及电生理损害,这些损害在8周内可以修复而逆转。  相似文献   
693.
目的 为评价心寻管和超声心动图(UCG)在心功能检测方面的作用地位,尤其是这两种检查方法对早期心功能不全的判断价值。方法 选择有冠心病、高血压病和扩张性心肌病等基础心脏疾病病人57例,按纽约心脏病协会心功能分级(NYHA)将病人分成临床1级和1级以上两组,均作UCG和左心导管测定左室收缩、舒张功能。结果 1.在临床无心功能不全(NYHA1级)的病例中,UCG和心导管对收缩功能异常的检出率相同,均为14.29%;UCG对舒张功能异常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心导管法,分别为46.43%和28.57%,UCG较敏感,(P<0.001),但特异性较低。2.在临床有心功能不全(NYHA≥2级)的病例中,对收缩功能异常的检出率亦相似,UCG和心导管法分别为58.62%和55.17%,P>0.05;对舒张功能异常的检出率心导管法高于UCG,两分别为48.28%和34.48%,心导管法较敏感,(P<0.001)。由上述结果表明,不管患的临床心功能是正常(NYHA1级);还是异常(NYHA≥2级),两种方法对收缩功能的判断结果非常相似;但对舒张功能的判断两各有千秋,心功能1组(包括心功能正常及早期心功能异常),UCG的敏感性高,而心导管的特异性高;然而在显性心衰组,心导管的敏感性高,而UCG的特异性高。结论 因此,两种检测方法不能偏废。由于早期心功能不全患往往以舒张功能异常为主要表现,所以UCG应作为筛选早期心衰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694.
基因增强的骨组织工程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组织工程和基因工程研究都在促进骨缺损修复方面取得可喜进展.近年来,出现了把这两种方法结合起来的新方法,被称作基因增强的组织工程(gene enhanced tissue engineering)[1],它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将编码特定功能因子的目标基因转移到种子细胞或附着在支架材料上,使其能在体内表达,发挥促进种子细胞的增殖和分化、降低异体免疫性、促进血管化等作用,进而促进组织修复.  相似文献   
695.
自体血清对牛血清适应性人间充质干细胞增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自体血清对牛血清适应性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human mesenchymal stem cells,hMSCs)体外增殖的影响.方法用10%的自体血清培养牛血清适应性hMSCs,分别以新生牛血清、胎牛血清及全程自体血清组作为对照,通过相差显微镜、细胞计数、MTT法、CCK-8(cell counting Kit-8)检测观察各组hMSCs的增殖状况.结果各组细胞均呈现正常的形态,细胞生长曲线相似,自体血清促进hMSCs体外增殖的效率与胎牛血清相似,较新生牛血清高;自体血清对牛血清适应性hMSCs的增殖效率有负面影响,但仍比新生牛血清更高.结论10%的自体血清对hMSCs具有与胎牛血清类似的良好促增殖作用,并对牛血清适应性hMSCs的促增殖效率有尚可接受的轻微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696.
目的评价双相接种技术体外构建的组织工程骨在体内的成骨潜力和这种体外构建策略的可行性.方法8只山羊抽取自体骨髓体外扩增、定向成骨诱导,再分别采用静置接种法和双相接种法将羊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esenehymal stem cells,MSCs)与脱钙骨基质(demineralized bone matrix,DBM)复合,复合培养5 d;将这两种方法构建的组织工程骨分别植入羊的背部肌袋内,同时植入单纯DBM作为阴性对照;术后2、8周取标本,进行大体观察、组织学染色检查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双相接种技术体外复合MSCs与DBM构建组织工程骨,细胞在支架上体外生长情况优于普通方法,植入山羊肌肉内术后2周观察到异位成骨,并随时间延长成骨量增加,其组织学半定量评分术后2周为(2.46±0.32)、8周为(4.13±0.42),明显优于普通方法的术后2周(1.96±0.21)、8周(3.66±0.37)(P<0.01).植入后的组织工程骨材料边缘均可检测到BrdU标记阳性的细胞.单纯DBM植入未见成骨表现,亦无BrdU标记阳性的细胞.结论双相接种技术有利于组织工程骨在体内的成骨,是一种值得推广的组织工程骨体外构建技术.  相似文献   
697.
目的一种循环灌注式三维组织培养装置的设计并测试其性能.方法设计、制造一套循环灌注式三维组织培养装置,然后测定其流量、恒温效果、无菌效果并进行工程化组织的初步培养观察.结果循环灌注式三维组织培养装置可提供的循环流量为5.5~87.5 ml/min,流量恒定,培养室内温度可控制在36.5~37.5℃,昼夜温差小,系统连续运转7 d培养液中无细菌生长,初步培养结果表明,体外构建的组织工程骨在循环灌注式三维组织培养装置中可获得良好的培养效果.结论循环灌注式三维组织培养装置可用于组织工程研究,也可为临床提供较大量的工程化组织,是一种较为理想的组织工程生物反应器.  相似文献   
698.
背景: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是治疗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的金标准,但在肌腱的固定方式方面仍有分歧。 目的:观察联合运用Rigidfix、Endobutton和Intrafix系统在关节镜下进行自体腘绳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2009-05/2010-05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关节外科应用Rigidfix、Endobutton和Intrafix系统行关节镜下自体腘绳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的患者30例,该组患者关节镜下均证实为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断裂。其中男22例,女8例,年龄16~45岁。将患者股骨端用Endobutton、Rigidfix固定,胫骨端用Intrafix固定,观察术后近期疗效,以Lysholm评分、IKDC评分评价膝关节功能。 结果与结论:对30例患者随访5~17个月(平均12个月),随访期间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所有患者患膝关节活动度正常,平均Lysholm评分和IKDC评分分别由术前的(50.0±6.0)分和(49.5±5.5)分提高到术后的(85.5±3.5)分和(87.0±2.5)分(P < 0.05)。说明联合应用Rigidfix、Endobutton和Intrafix系统进行自体腘绳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的方法具有近期疗效佳、移植物固定可靠、并发症少等优点,能够达到良好的临床康复效果。  相似文献   
699.
骨节段性延长转移治疗长骨大段骨缺损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目的 了解骨节段性延长转移(SBTL)对长骨大段骨缺损断端和延长区血循环的影响以及骨修复重建过程。方法 通过建立18只山羊胫骨35%以上长骨干缺损模型,采用SBTTL进行实验性治疗,并行X线,墨汁灌注透明切片及组织学观察。结果 骨节段延长转移的长骨骨缺损断端血循环丰富,骨愈合良好,延长区血供丰富,骨修复迅速。结论 SBTL方法为修复长骨大段骨缺损的不植骨治疗提供了一种新的临床治疗选择。  相似文献   
700.
蝎毒注射液治疗癌痛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观察施康宁注射液(内含蝎毒蛋白)对癌痛的镇痛作用。方法:本次临床试验分对照试验(共41例,以随机双盲的原则分为两组: 施康宁组21例、安慰剂组20例)和开放试验(共88例,均用施康宁注射液,用药7天67例,用药14天21例)两部分。结果:在对照试验中,施康宁组疼痛强度差和总疼痛强度差高于安慰剂组,(P<0.05-0.01);施康宁组2-4小时中度以上缓解率均为52.4%,明显优于安慰剂组,P<0.05,有显著性差异。施康宁组总有效率为80.95%,安慰剂组为45%,P<0.05,有显著性差异,开放试验中,7天用药组和14天用药组的中度以上缓解率分别为71.6%和95.2%,两组用药后各时段能强度均降低,与用药前相比,P均<0.001。用蝎毒注射液后1-4小时镇痛效果最佳,用药后总疼痛强度差(SPID)逐天提高,无明显的过敏反应,副反应小。结论:说明施康宁注射液(蝎毒蛋白)对癌痛有镇作用、镇痛效果以用药后1-4小时为最佳,且随着用药天数的延长而镇痛效果增加,不良反应较少,无成瘾性,可作为轻、中度部患者的理想镇痛药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