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15篇
内科学   4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34篇
预防医学   31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9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5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2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51.
目的 探讨影响重症监护病房(ICU)综合征发生的相关因素,制定合理的预防及治疗方案,降低ICU综合征发生率,改善患者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宁波市第二医院ICU2010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117例患者的病历资料,总结ICU综合征的发生率。采用χ2检验筛选出影响ICU综合征发生的危险因素,再利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ICU综合征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117例患者发生ICU综合征34例,发生率为29.06%。χ2检验显示ICU综合征与患者年龄、家庭月收入、呼吸机治疗、性格、历经病友死亡、APACHEⅡ评分与医疗费用相关(P〈0.05),与性别和文化程度无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显示接受呼吸机治疗(SE=0.086,P=0.000)、年龄〉60岁(SE=0.074,P=0.006)、历经病友死亡(SE=0.090,P=0.000)和医疗费用自费(SE=0.083,P=0.000)是ICU综合征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ICU综合征发生受多方面因素影响,接受呼吸机治疗、患者年龄〉60岁、历经病友死亡和自费治疗是其独立危险因素,需针对不同病因采取相应预防及治疗措施,最大限度地预防ICU综合征发生,改善患者预后,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2.
目的:研究移动克雷伯菌临床分离株β-内酰胺酶编码基因。方法采用VITEK2-compact分析系统的药敏卡AST-GN13及纸片扩散法(K-B法)测定抗菌药物的敏感性,聚合酶链反应检测24株耐药移动克雷伯菌A~D四类26种β-内酰胺酶编码基因检测。结果24株耐药移动克雷伯菌对碳青霉烯类药物有较高的敏感性,但对第四、第三、第二代β-内酰胺类药物的敏感性呈梯度下降。 A类β-内酰胺酶编码基因检出TEM、SHV、CTX-M-1,阳性率分别为100%、12.50%、8.33%。B~D三类β-内酰胺酶编码基因没有检出。转座子之转座酶与TEM型β-内酰胺酶基因编码基因(tnp-TEM)连锁检测阳性4株,阳性率16.70%。结论 TEM+CTX-M-1群与TEM+SHV双重阳性可能会加重对β-内酰胺类药物的耐药程度,tnp-TEM连锁检测阳性提示TEM基因可高表达而加重对β-内酰胺类药物的耐药程度。  相似文献   
53.
颈、腰椎间盘突出症是骨科常见疾病之一,发病率高,其临床表现主要以颈肩腰腿痛为特征,据资料显示,腰腿痛占各大医院骨科门诊疾患的50%左右,其中以腰椎间盘突出症为主要病因之一。我院采用针熏法结合射频热凝靶点术治疗颈、腰椎间盘突出症收到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4.
目的了解铜绿假单胞菌(PAE)β-内酰胺酶和膜孔蛋白oprD2基因的存在状况。方法 GNS-448药敏卡及K-B法测定抗菌药物的敏感性,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β-内酰胺酶和膜孔蛋白oprD2基因。结果 32株PAE对头孢他啶、头孢吡肟、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阿米卡星、庆大霉素、亚胺培南、美罗培南的耐药率分别为59.4%、56.3%、46.8%、62.5%、32.0%、43.7%、68.8%、59.4%;oprD2基因缺失32株,阳性率为100.0%;β-内酰胺酶基因TEM阳性32株,阳性率为100.0%,OXA-10群阳性9株,阳性率为28.1%,VEB阳性8株,阳性率为25.0%,IMP阳性8株,阳性率为25.0%,VIM阳性3株,阳性率为9.4%,β-内酰胺酶基因总阳性率为100.0%。结论烧伤科分离的PAE为多药耐药菌,oprD2基因完全缺失,β-内酰胺酶基因检出率高,主要有TEM、OXA-10群、VEB、IMP、VIM基因。  相似文献   
55.
目的:通过检测Thl型细胞因子IL-12和Th2型细胞因子IL-10的含量,来评价慢性束缚(S)联合番泻叶(F)灌胃法复制的D-IBS肝郁脾虚型病证结合模型。方法:将40只SPF级Wistar大鼠(雌雄各半),随机平均分为空白组及D-IBS"肝郁脾虚证"模型Ⅰ(造模7 d)组、Ⅱ(造模14d)组、Ⅲ(造模21 d)组。除空白组灌服等体积的纯净水外,其余各模型组采用S+F复制D-IBS肝郁脾虚型病证结合大鼠,分别于造模第7、14、21天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血清1L-12、1L-10含量。结果:与空白组比较,D-IBS肝郁脾虚证模模型Ⅰ、Ⅱ、Ⅲ组Th1促炎因子IL-12的含量显著升高(P0.05,P0.01),模型Ⅰ、Ⅱ、Ⅲ组Th2抑炎因子IL-10的含量显著降低(P0.01)。结论:S+F灌胃法复建的D-IBS"肝郁脾虚证"模型可能存在Th1/Th2平衡漂移,是一种较好的研究中医药治疗D-IBS疗效机制的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56.
目的了解鲍氏不动杆菌(ABA)耐药基因和整合子、Tn21/Tn501转座子存在状况及菌株亲缘性。方法对分离自临床27株ABA进行耐药基因、整合子、转座子检测,检测结果作聚类分析。结果27株中blaTEM、blaOXA-23群、blaADC、aac(3)-Ⅰ、aac(6′)-Ⅰ、ant(3″)-Ⅰ、qacE△1-sulⅠ、intⅠ1阳性率分别为81.5%、44.4%、85.2%、85.2%、66.7%、81.5%、85.2%、85.2%,其余基因均阴性,聚类分析显示存在克隆传播现象。结论ABA可导致克隆传播医院感染,并存在暴发性流行。  相似文献   
57.
目的了解医院烧伤病房鲍氏不动杆菌的耐药情况及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表达。方法收集2005年1月-2006年12月间,从烧伤病房住院患者中分离到鲍氏不动杆菌共76株,采用K-B法进行抗菌药物敏感试验,根据美国CLSI/NCCLS 2006年版要求进行抗菌药物敏感性判断,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对鲍氏不动杆菌进行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检测。结果鲍氏不动杆菌对11种抗菌药物耐药严重,耐药率:哌拉西林/他唑巴坦61.85%、头孢哌酮/舒巴坦23.69%、头孢他啶64.48%、头孢吡肟63.17%、亚胺培南63.17%、阿米卡星56.58%、环丙沙星73.69%;76株鲍氏不动杆菌中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aac(3)-Ⅰ阳性48株(63.16%)、aac(6′)-Ⅰ阳性39株(51.32%)、ant(3″)-Ⅰ阳性46株(60.53%),其余基因均阴性,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总检出率为63.16%。结论烧伤病房鲍氏不动杆菌具有多药耐药性,3种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总检出率为63.16%,另3种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检测阴性,可能存在其他修饰酶基因。  相似文献   
58.
目的:了解烧伤病房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性及耐消毒剂-磺胺基因(qacE△1-su l1)存在情况。方法:76株临床分离菌株采用K-B法进行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法检测qacE△1-sul1基因和Ⅰ类整合酶基因(intⅠ1)。结果:抗菌药物敏感率分别为:哌拉西林/他唑巴坦(TZP)35.52%、头孢哌酮/舒巴坦(SCF)57.89%、头孢他啶(CAZ)31.57%、头孢吡肟(FEP)34.21%、亚胺培南(IPM)33.39%、阿米卡星(AK)36.84%、环丙沙星(C IP)23.68%。76株鲍曼不动杆菌检测qacE△1-su lⅠ基因阳性62株(81.58%),intⅠ1基因阳性64株(84.21%)。qacE△1-su lⅠ基因和intⅠ1基因具有相关性。结论:烧伤病房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有非常高的耐药率,并且qacE△1-su l1基因携带率较高,这和qacE△1-su l1基因与Ⅰ类整合酶基因整合在一起有关。  相似文献   
59.
抑郁是大学生一种较常见的情绪,有些学生甚至患抑郁症,严重影响其学业、生活甚至生命。为更好地预防大学生抑郁对个人、家庭及社会带来的危害,本文对其相关影响因素作一综述,旨在为高校工作者的学生心理工作提供良好的启示与建议。本文尤其关注大西北地区大学生的心理特点,旨在处理学生心理问题时能更加有的放矢。  相似文献   
60.
目的了解分离自烧伤病房铜绿假单胞菌耐药表型及分子流行病学特性。方法对分离自烧伤病房的32株铜绿假单胞菌采用K-B法测定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利用碱裂解法提取质粒获得质粒DNA图谱;利用脉冲场电泳分析菌株的亲缘性。结果 32株铜绿假单胞菌中有17株对8种抗菌药物耐药率,占53.1%,8株(25.0%)铜绿假单胞菌对检测抗菌药物全部耐药;29株(90.6%)含有质粒,分属于4种质粒表型,主要有2种质粒表型的铜绿假单胞菌;脉冲场电泳聚类分析显示铜绿假单胞菌感染主要由3个克隆株引起。结论分离自烧伤病房的铜绿假单胞菌耐药严重,医院感染铜绿假单胞菌可导致克隆传播,甚至暴发流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