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980篇 |
免费 | 255篇 |
国内免费 | 156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53篇 |
儿科学 | 51篇 |
妇产科学 | 22篇 |
基础医学 | 197篇 |
口腔科学 | 49篇 |
临床医学 | 695篇 |
内科学 | 258篇 |
皮肤病学 | 10篇 |
神经病学 | 60篇 |
特种医学 | 128篇 |
外科学 | 372篇 |
综合类 | 1429篇 |
预防医学 | 612篇 |
眼科学 | 42篇 |
药学 | 609篇 |
15篇 | |
中国医学 | 696篇 |
肿瘤学 | 93篇 |
出版年
2024年 | 41篇 |
2023年 | 104篇 |
2022年 | 118篇 |
2021年 | 187篇 |
2020年 | 116篇 |
2019年 | 121篇 |
2018年 | 118篇 |
2017年 | 92篇 |
2016年 | 103篇 |
2015年 | 99篇 |
2014年 | 262篇 |
2013年 | 238篇 |
2012年 | 280篇 |
2011年 | 278篇 |
2010年 | 251篇 |
2009年 | 250篇 |
2008年 | 272篇 |
2007年 | 239篇 |
2006年 | 273篇 |
2005年 | 204篇 |
2004年 | 168篇 |
2003年 | 174篇 |
2002年 | 130篇 |
2001年 | 162篇 |
2000年 | 150篇 |
1999年 | 135篇 |
1998年 | 105篇 |
1997年 | 111篇 |
1996年 | 91篇 |
1995年 | 84篇 |
1994年 | 76篇 |
1993年 | 73篇 |
1992年 | 55篇 |
1991年 | 44篇 |
1990年 | 38篇 |
1989年 | 26篇 |
1988年 | 34篇 |
1987年 | 16篇 |
1986年 | 17篇 |
1985年 | 12篇 |
1984年 | 9篇 |
1983年 | 5篇 |
1982年 | 8篇 |
1981年 | 8篇 |
1980年 | 6篇 |
1979年 | 2篇 |
1978年 | 2篇 |
1959年 | 1篇 |
1955年 | 1篇 |
1954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53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92.
93.
94.
95.
提出一种基于BP网络分割CT图像序列中肝实质的方法。首先选取训练样本,提取样本图像中肝脏的纹理特征,作为输入向量,以对训练样本手工分割的结果作为导师信号,对BP神经网络进行训练,再用训练好的网络对CT图像序列中的肝实质进行分割,最后对分割后的结果进行三维区域生长及孔洞填充处理。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的对肝脏纹理特征明显的CT图像序列进行分割,可用于CT图像序列的自动分割。 相似文献
96.
97.
98.
99.
目的:探讨早产儿消化道穿孔的病因,分析影响早产儿消化道穿孔短期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山西省
儿童医院新生儿外科2015年1月—2021 年5月诊治的89 例早产儿消化道穿孔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3 个月时结局分为生存
组和预后不良组。比较两组术前、术中及术后与早产儿消化道穿孔预后不良相关的因素,采用Logistic 回归分析筛选早产儿消
化道穿孔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结果:早产儿消化道穿孔的病死率为25.84%,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和胃壁肌层缺损是早产
儿消化道穿孔常见的病因。单因素分析显示生存组患儿从发现气腹至手术时间在8 h 之内的比例显著高于预后不良组
(χ2=15.22,P<0.01)。预后不良组合并脓毒性休克的比例显著高于生存组(χ2=33.19,P<0.01)。预后不良组术后合并需非计划二次
手术的并发症比例显著高于生存组(χ2=7.24,P<0.01)。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脓毒性休克(OR=0.06,95%CI:0.02~0.21,P<0.01)和
气腹至手术时间大于8 h(OR=0.23,95%CI:0.07~0.81,P<0.05)是早产儿消化道穿孔短期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结论:NEC 和胃
壁肌层缺损是早产儿消化道穿孔的主要病因,脓毒性休克和从气腹发生至手术时间大于8 h 是早产儿消化道穿孔短期预后
不良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00.
目的:探讨碱性磷酸酶(ALP)、γ-谷氨酰转肽酶(GGT)、血清总胆汁酸(TBA)在婴儿胆道闭锁(BA)中的诊断价值和临床意义。方法:选取161例婴儿胆汁淤积性肝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胆道造影将患儿分为BA胆汁淤组(n=47)和非BA胆汁淤组(n=114),根据月龄将患儿分为1~2月龄组(n=96)、2~3月龄组(n=38)和≥3月龄组(n=27)。根据巨细胞(CMV)抗体和DNA检测结果将CMV阳性患儿分为BA组(n=16)和非BA组(n=22)。分别比较各亚组ALP、GGT、TBA水平。将有差异的结果纳入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计算ROC曲线下面积(AUC)和最佳诊断临界值。结果:BA胆汁淤积组 ALP、GGT、TBA 水平均明显高于非 BA胆汁淤积组(Z=4.941、8.163、5.100,均P<0.05);GGT联合ALP、TBA诊断BA的AUC最大,为0.936(95%CI:0.893~0.978),当GGT=156.50 U/L、ALP=390.50 U/L、TBA=56.50 U/L时,诊断BA的敏感性为93.6%,特异性为82.9%;1~2月龄组GGT联合ALP、TBA诊断BA的AUC最大,为0.979(95%CI:0.956~1.000),当GGT=217.50 U/L、ALP=390.50 U/L、TBA=37.50 U/L时,诊断BA的敏感性为100.0%,特异性为88.4%;2~3月龄组和≥3月龄组均为GGT的AUC值最大,分别为0.894(95%CI:0.787~1.000)、0.885(95%CI:0.758~1.000),诊断界值分别为156.5 U/L、133.0 U/L;CMV感染阳性患儿BA组只有ALP 水平明显高于非 BA 组(Z=4.081,P<0.001);ALP的AUC为0.636(95%CI:0.451~0.822),当GGT取值399.5 U/L时,诊断BA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7.5%、55.5%。结论:GGT联合ALP和TBA诊断BA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较高;GGT对BA有良好的诊断价值,尤其是2月龄及以上的患儿。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