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0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18篇
耳鼻咽喉   5篇
基础医学   32篇
临床医学   27篇
内科学   17篇
神经病学   6篇
特种医学   18篇
外科学   54篇
综合类   50篇
预防医学   16篇
药学   142篇
  2篇
中国医学   8篇
肿瘤学   6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37篇
  2003年   70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背部弹力纤维瘤10例诊治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背部弹力纤维瘤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7年1月至2008年4月收治的10例背部弹力纤维瘤的临床资料,总结弹力纤维瘤的临床特点,特征性的影像学表现,典型的病理改变,近远期手术疗效.其中男2例,女8例,年龄50~77岁,中位年龄65岁.发病部位均为肩胛下角,3例为双侧病变,7例为单侧病变.7例患者局部疼痛不适伴上肢活动时背部异物感,3例术前无症状.结果 本组10例,肿物直径4~12 cm,平均为(7.46±2.70)cm.除早期3例外,近期7例患者在手术前不依赖组织学检查而依据典型发病部位(肩胛下)及典型影像学(超声和/或CT、MRI)表现作出正确诊断.手术方式为全麻下肿物切除术.术后主要并发症为伤口积液(3例).穿刺抽液或置管引流后治愈.手术后以超声局部检查随访,随访时间4~125个月(中位时间11个月),无复发.结论 弹力纤维瘤是可以不依靠组织学检查,单纯依据典型体检结果及特征性影像学表现,在手术切除前即可作出正确诊断的独特类型.局部切除的近、远期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42.
低分子肝素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低分子肝素是通过酶解或化学降解的方法得到分子量较小的普通肝素片断,较普通肝素抗凝血作用小,出血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是一类很有价值的抗凝药物。本文详细介绍低分子肝素的药理作用,对其在不稳定型心绞痛、深静脉血栓、进展型脑梗死、介入治疗及抗炎作用的临床应用进行综述,同时就临床常用的低分子肝素之间化学结构及抗Xa/IIa比值等细微差别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43.
细菌生物被膜相关感染的治疗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细菌生物被膜(Bacterial biofilm,BBF)是细菌为适应自然环境、有利于生存而特有的生命现象.由于生物被膜相关感染疾病的治疗非常棘手,本文综述了细菌生物被膜相关感染的治疗研究进展,包括有效药物的联合应用、单克隆抗体的研制、酶学调控、基因调控、新型生物医学材料的研制等.  相似文献   
44.
加替沙星体外抗菌活性和血清杀菌效价的研究   总被引:15,自引:4,他引:11  
目的 对比研究加替沙星与左氧氟沙星体外抗菌活性和甲磺酸加替沙星血清杀菌效价。方法 采用琼脂平板稀释法测最低抑菌浓度(MIC),MIC以左氧氟沙星为对照药,对8名健康受试者以400mg甲磺酸加替沙星静滴,采静滴后即刻及给药后24h的血,采用微量稀释法测定血清杀菌效价(SBT)。结果 对革兰阳性菌的体外抗菌活性,加替沙星明显强于左氧氟沙星,其MIC90较左氧氟沙星低2-4倍;对革兰阴性菌,加替沙星与左氧氟沙星的体外抗菌活性相似;加替沙星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菌、阴沟肠杆菌的峰时SBT≥1:8的百分率分别为100%、90%、100%、100%,对粪肠球菌、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的峰时SBT≥1:8的百分率为50%、60%、50%。结论 加替沙星对常见致病菌有较强的体内外杀菌活性,提示加替沙星为更新一代广谱、强效、长效的氟喹诺酮类药;对革兰阳性菌的抗菌活性比左氧氟沙得显著增强。  相似文献   
45.
由于多重耐药细菌快速传播,因此我们需要开发新的抗菌药物。根据新近出版的《自然生物技术》杂志(NatureBiotechnology)报道,噬菌体基因组可以成为抗细菌耐药的有力工具。 噬菌体基因组编码的蛋白结合钝化重要细菌蛋白,分解细菌细胞,提供噬菌体自身复制原料。Liu等开发噬菌体介导细菌生长抑制剂,鉴定了几种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生长小分子化合物。在测定27种噬菌体基因组序列后,克隆了被亚砷酸盐诱导启动子作用下噬菌体开放阅读框(ORF),将ORFs转染给金葡菌S.aureus,在有亚砷酸钠和没有亚砷酸钠的情况下进行表达,发现31个细菌生长抑制蛋白家族,对其中由77ORF104编码蛋白特性进行了进一步分析。  相似文献   
46.
P物质及其受体在胰腺癌细胞中的表达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了解P物质(SP)、神经激肽-1受体(NK-1R)及中性肽链内切酶(NEP)在胰腺癌细胞中表达。方法应用实时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Q-RT-PCR)技术,检测正常胰腺、胰腺癌组织和7株胰腺癌细胞中前速激肽原A(PPT-A)、NK-1R和NEP的mRNA表达,应用Westernblot检测NK-1R和NEP的蛋白水平。结果正常胰腺组织PPT-A的mRNA表达水平为0.430 0±0.464 7,胰腺癌组织中为1.790 0±1.833 1(P<0.05);正常胰腺NK-1R的mRNA表达水平为0.088 2±0.086 8,胰腺癌组织中为2.154 5±2.103 1(P<0.01);正常胰腺组织NEP的mRNA表达水平为3.234 7±6.301 0,胰腺癌为8.606 9±8.703 2(P>0.05)。Western Blot结果发现,胰腺癌组织中NK-1R蛋白也过度表达,而NEP的蛋白水平未相应上调。结论 胰腺癌组织中SP和NK-1R都明显上调,而SP的降解酶——NEP未相应上调,这表明胰腺癌组织中SP的产生与灭活的平衡被打破,产生过多的SP,发挥过度的生物学效应。  相似文献   
47.
目的 :观察中国健康成年志愿者单次口服莫达芬尼片剂后 ,其代谢产物莫达芬尼酸血浆浓度 ,为Ⅱ期临床试验提供试验参数。方法 :9名受试者按拉丁方设计随机分组 ,分别依次单次口服 10 0mg、2 0 0mg、30 0mg 3个剂量的莫达芬尼片后 ,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 (HPLC)测定各受试者血浆莫达芬尼酸浓度 ,采用 3P97软件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 :10 0mg、2 0 0mg、30 0mg组莫达芬尼酸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分别为 :Cmax(1.78± 0 .79)mg·L 1、(3.17± 1.2 7)mg·L 1、(4 .13± 2 .32 )mg·L 1;Tmax1.8h、3.1h、2 .8h ;t1/2 β (2 .35± 1.97)h、(2 .4 5± 1.0 7)h、(1.95± 1.18)h ;AUC0 t(2 1.17± 16 .13)mg·h·L 1、(2 5 .74± 7.74 )mg·h·L 1、(4 1.38± 2 0 .72 )mg·h·L 1;CL (5 .79± 5 .19)L·h$C1、(7.80±3.4 2 )L·h$C 1、(7.95± 2 .97)L·h$C1;结论 :莫达芬尼酸药 时曲线符合二房室模型 ,高、中、低三个剂量的Cmax、AUC0 t随给药剂量加大而增加 ;t1/2 β、Tmax、CL与给药剂量无关  相似文献   
48.
目的:探讨脂肪浸润程度对肩袖损伤手术修复效果的影响。方法:临床上随访2010年1月-2013年1月手术治疗的无明显脂肪浸润和明显脂肪浸润的大型全层肩袖损伤患者41例,按脂肪浸润程度分为无明显脂肪浸润组25例、明显脂肪浸润组16例。关节镜下双排重建修复损伤肩袖。记录并比较各组肩关节活动范围(ROM)、疼痛评分(VAS)、Constant-Murley评分、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评分、肩关节简单(SST)评分。结果:41例患者术后获18~36个月(平均24个月)随访。术后ROM、VAS评分、Constant-Murley评分、UCLA评分、SST评分与术前比较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在术后末次随访时ROM、功能评分以及疼痛等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再撕裂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全层再撕裂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脂肪浸润程度对肩袖损伤手术修复效果有明显影响,在发生脂肪浸润不明显之前手术治疗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49.
目的了解白细胞介素17(IL17)在大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和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模型中的变化。方法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COPD组(13只)、哮喘组(11只)、吸烟组(11只)和正常对照组(12只);观察各组大鼠气道病理改变,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检测大鼠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及肺组织匀浆IL17水平;免疫组化及图像分析法检测肺组织IL17及胞间黏附分子1(ICAM1),CD3、CD4、CD8的表达。结果COPD组和哮喘组肺组织匀浆IL17和BALF中IL17均显著增高,与正常对照组和吸烟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均<001);COPD组IL17主要在支气管上皮细胞内表达,哮喘组则在气道周围单核淋巴细胞内表达;COPD组和哮喘组IL17表达量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及吸烟组(P<001或<005)。COPD组肺组织匀浆IL17与BALF中中性粒细胞(r=0676,P=0002)以及BALF中IL17与小气道平滑肌增生均呈正相关(r=0641,P=0046);肺组织匀浆IL17与ICAM1呈正相关(r=0550,P=0051);哮喘组肺组织匀浆IL17分别与BALF中嗜酸粒细胞(r=0884,P=0001)和肺组织CD3T细胞呈正相关(r=0812,P=0002)。结论COPD中IL17可能通过增强ICAM1的表达等途径促进中性粒细胞在气道内聚集,参与对COPD气道炎症的调节。IL17在哮喘中的作用可能与其促进嗜酸粒细胞在气道内聚集有关。  相似文献   
50.
目的观察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短期不良反应。 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AIS患者200例的临床资料。记录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将未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纳入未发生组,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纳入发生组。比较两组临床资料,并分析患者出现短期不良反应的影响因素。 结果患者治疗后临床总有效率为90.5%,治疗后7天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1.0%。患者治疗后7天NIHSS评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未发生组与发生组患者年龄、高血压史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AIS患者出现短期不良反应与年龄、高血压史有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大、患有高血压是AIS患者发生短期不良反应的危险因素。 结论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AIS,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且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