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4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4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7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探讨人参次苷H滴丸对慢性温和不可预见性应激结合孤养方法建立抑郁模型大鼠的抗抑郁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96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氟西汀组和人参次苷H滴丸28、56、112 mg/kg组,每组16只。除对照组外各组分别孤养并接受5周慢性温和不可预见性应激刺激造模。同时氟西汀(10 mg/kg)组、人参次苷H滴丸28、56、112mg/kg组ig给药,对照组、模型组ig相应体积(10 mL/kg)纯水。对大鼠体质量变化、糖水消耗比、敞箱实验行为学评分进行比较,对血浆皮质酮(CORT)、皮层、海马区神经营养因子(BDNF)、5-羟色胺(5-HT)、多巴胺(DA)、去甲肾上腺素(NE)水平变化进行检测。尼氏染色后观察海马CA1、CA3区神经元数目和形态。结果与模型组比较,人参次苷H滴丸56、112 mg/kg组体质量显著升高(P0.05),人参次苷H滴丸28、56、112 mg/kg组糖水消耗比显著升高(P0.01);敞箱实验中人参次苷H滴丸56 mg/kg组大鼠水平运动得分显著提高(P0.05),56、112 mg/kg组垂直运动得分显著提高(P0.05、0.01);人参次苷H滴丸28、56、112 mg/kg组大鼠血浆CORT水平均有所降低,但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人参次苷H滴丸56 mg/kg组皮层、海马BDNF水平显著升高(P0.05),人参次苷H滴丸56、112 mg/kg组大鼠皮层、海马5-HT水平显著升高(P0.05、0.01);人参次苷H滴丸28、56 mg/kg组大鼠皮层、海马DA水平显著升高(P0.05、0.01);人参次苷H滴丸28、56、112 mg/kg组大鼠皮层、海马NE水平升高十分显著(P0.01)。人参次苷H滴丸28、56、112 mg/kg组海马CA1、CA3区锥体细胞形态较为规则,排列较为松散,锥体细胞数量相对增多。结论人参次苷H滴丸具有抗抑郁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改善抑郁大鼠肾上腺轴功能亢进症状,提高模型大鼠皮层与海马5-HT、DA、NE水平,上调BDNF表达,以及抑制海马CA1、CA3区神经元锥体细胞的凋亡。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颈椎扳法治疗青年人颈型颈椎病的影像学变化及疗效。方法:将2018年1月至2019年9月就诊的65例(脱落5例,最终符合方案60例)颈型颈椎病患者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0例,男14例,女16例,年龄20~44(29.83±6.99)岁,行颈椎扳法治疗(每周1次,共4次)。对照组30例,男12例,女18例,年龄18~43(31.77±5.93)岁,行坐位牵引治疗(每周1次,共4次)。分别记录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两组患者C2-C7 Cobb角,弧弦距,T1倾斜角(T1 slope,T1S)的变化,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1、3个月的疼痛数字评分(numerical rating scale,NRS)。结果:60例均获得随访,时间(3.2±0.3)个月。治疗前两组患者的NRS、C2-C7 Cobb角、弧弦距、T1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个月治疗组NRS、C  相似文献   
13.
<正>放射治疗和化学治疗是非小细胞肺癌的常见治疗方法。然而,放化疗后患者的不良反应严重,所以在临床治疗过程中,需要找到一个可以减轻放化疗后不良反应的治疗措施,以此最大程度的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提升预后效果。抗癌药金龙胶囊具有破瘀散结、解郁通络的功效,能够有效抑制肿瘤,实现肿瘤的软化缩小,防止术后肿瘤的复发和转移,减毒增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正骨手法保守治疗旋后外旋型Ⅲ、Ⅳ度踝关节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自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对64例旋后外旋型Ⅲ、Ⅳ度踝关节骨折患者分别采用手法复位保守治疗(手法组)和切开复位钢板螺钉内固定术治疗(手术组),每组32例。手法组男17例,女15例,年龄15~79(51.42±13.68)岁;根据Lauge-Hansen分型,旋后外旋型Ⅲ度8例,Ⅳ度24例。手术组男13例,女19例;年龄18~76(47.36±15.02)岁;Lauge-Hansen分型旋后外旋型Ⅲ度7例,Ⅳ度25例。采用Digimizer软件测量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3和12个月踝关节骨折移位程度,测算内踝侧方移位、内踝上下移位、外踝侧方移位、外踝前后移位、外踝短缩移位、后踝上下移位数值并进行比较,采用Mazur踝关节评分进行踝关节功能评价。结果:所有患者获得随访,时间12~36(17.16±9.36)个月。手法组复位前后踝关节内踝侧方移位、内踝上下移位、外踝侧方移位、外踝前后移位、外踝短缩移位、后踝上下移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法组与手术组治疗后3个月内踝侧方移位、内...  相似文献   
15.
结外NK/T细胞淋巴瘤(ENKTCL)是异质性强、高度侵袭性的非霍奇金淋巴瘤。尽管大多数ENKTCL患者诊断时为早期,但由于分期的局限性,预后差异较大。放疗和化疗是早期ENKTCL患者的一线治疗方法,但放疗、化疗模式及治疗时序仍存在争议。随着临床分期及预后模型的不断更新,早期ENKTCL患者倾向于接受风险适应性分层治疗。本文回顾性分析近年来分期、预后模型以及治疗相关的最新研究结果,以期为临床决策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基于中药质量标志物(Q-marker)"五原则"——传递与溯源、特有性、有效性、复方配伍环境及可测性,对血必净注射液的Q-marker进行研究。[方法] 通过中国知网(CNKI)、万方、Pumbed、Medline等数据库,检索血必净注射液的化学成分、药代动力学、药理作用、临床应用以及质量控制等相关文献,并在此基础上,基于Q-marker的"五原则",预测分析血必净注射液的Q-marker。[结果] 羟基红花黄色素A、丹酚酸B、芍药苷、洋川芎内酯I、洋川芎内酯H可作为血必净注射液的Q-marker。[结论] 研究预测了血必净注射液的Q-marker,为后续临床及质量控制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