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6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11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13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30篇
临床医学   30篇
内科学   8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36篇
综合类   107篇
预防医学   40篇
眼科学   7篇
药学   41篇
中国医学   46篇
肿瘤学   13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6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1.
目的研究听不同类型音乐对健康人眼压的影响并探讨其潜在的机制。方法横断面研究。本研究受试者为2017年10月至2018年5月中山大学在校健康学生志愿者。研究由两部分组成。在第一部分中,受试者分别听3种类型音乐(舒缓音乐、正性音乐、负性音乐)各15 min,听音乐前后测量眼压,以确定可以降低眼压的音乐,并用问卷评估受试者对每种类型音乐的情绪反应。在第二部分中,分别在7:30、9:30、11:30、13:30、15:30和17:30测量眼压,以确定每名受试者的眼压峰值时间点;在第2天,受试者在各自的眼压峰值时间听降眼压音乐15 min,分别测量听音乐前后的眼压、血压、心率,并用扫频源相干光层析成像术拍摄眼前节图像,用Image J软件测量Schlemm管横截面积和直径。采用配对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第一部分共纳入15名受试者,包括7名男性和8名女性,年龄(23±1)岁。听舒缓音乐前、后眼压分别为(12.65±2.49)、(11.62±2.51)mmHg(1 mmHg=0.133 kPa),听舒缓音乐后眼压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9,P=0.032);听正性音乐前、后眼压分别为(12.65±2.46)、(12.45±2.77)mmHg,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66);听负性音乐前、后眼压分别为(10.86±2.78)、(12.13±1.60)mmHg,听负性音乐后眼压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5,P=0.029)。15人中有14人听舒缓音乐后感到放松。第二部分共纳入55名受试者,包括20名男性和35名女性,年龄(26±10)岁。在每个人的眼压峰值时间点听舒缓音乐后眼压、心率、收缩压、舒张压均降低,听音乐前、后眼压分别为(13.99±4.47)、(12.66±4.32)mmHg,心率分别为(79.57±10.43)、(75.57±9.62)次/min,收缩压分别为(118.11±13.92)、(110.82±12.67)mmHg,舒张压分别为(70.07±9.96)、(66.14±8.48)mmH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72,-3.68,-5.10,-3.65;均P<0.01)。听舒缓音乐后Schlemm管显著增大,听音乐前、后Schlemm管的横截面积分别为(230.07±92.20)、(255.96±93.36)像素,直径分别为(8.62±1.89)、(9.41±2.37)像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88,3.39;均P<0.01)。结论舒缓音乐可以降低健康人的眼压,可能通过扩张Schlemm管发挥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312.
  目的  探讨混合型早期胃癌淋巴结转移的规律以及淋巴结转移对远期预后的影响。  方法  选取2014年1月到2016年1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苏州九龙医院收治的87例混合型早期胃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接受手术治疗。对患者进行随访,观察总生存时间(OS),分析混合型早期胃癌淋巴结转移的规律以及淋巴结转移对OS影响。  结果  87例混合型早期胃癌患者中,20例淋巴结转移,67例未转移,淋巴结转移率为22.99%。淋巴结转移患者肿瘤直径、淋巴管受累率、黏膜下层比例、溃疡型比例高于非淋巴结转移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浸润深度、淋巴管受累、肿瘤大小是混合型组淋巴结转移的影响因素(P < 0.05)。随访时间48~72个月,平均随访时间(62.8±4.8)个月,失访6例,患者3 a生存率为90.1%,5 a生存率为86.4%。Kaplan-Meier法并Log-rank检验显示,混合型组淋巴结转移患者OS短于非淋巴结转移患者(P < 0.05)。Cox分析结果显示,淋巴管受累、淋巴结转移、血管受累、浸润深度是混合型早期胃癌患者生存的独立影响因素(P < 0.05)。  结论  混合型早期胃癌淋巴结转移率高,肿瘤直径大、浸润黏膜下层、淋巴管受累患者淋巴结转移风险增高,且淋巴结转移患者预后差,死亡率高。  相似文献   
313.
建立了一种比较精确和简便的高碘酸氧化法直接测定发酵液中赤藓糖醇质量浓度的方法 ,通过校正吸光度值以消除发酵液中葡萄糖对赤藓糖醇质量浓度测定的干扰和影响 ,赤藓糖醇质量浓度测定值的相对误差控制在 5%以内 .精密度实验和回收率实验表明 ,此法准确可靠 .  相似文献   
314.
目的:探讨人工网片无张力修补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对10例腹股沟疝患者用prolene网片作无张力修补术。结果:全组无死亡病例,切口甲级愈合,术后疼痛轻,早期下床活动,随访1~15月无复发。结论:prolene网片疝修补术是符合人体生理的手术方法,具有无张力,复发率低等特点,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315.
改良凝胶吸附法制备的凝血酶原复合物   总被引:6,自引:4,他引:6  
采用DEAE-SephadexA50和DEAE-SepharoseCL-6B凝胶从人血浆中吸附制备经S/D病毒灭活处理后的PCC制品,DEAE洗脱液经S/D处理(0.3%磷酸三丁脂和1%Twen80,6~8h,24℃)后,使所加入具有感染剂量(>106)的标志病毒VSV、Sindbis、HIV均被有效灭活;PCC制品中Ⅱ、Ⅶ、Ⅸ、Ⅹ因子的比活性(U/mg)分别为0.799±0.349、0.343±0.252、0.747±0.348、0.580±0.199(n=7),均比传统PCC提高1.5~2.5倍(其中FⅨ∶C的比活性提高有显著性,t=3.105,P<0.01),同时也优于国内同类制品(t=2.360,P<0.05),对其杂蛋白(AT-Ⅲ、Fn、PKA、Plg、ⅧR∶Ag抗A、抗B凝集素)的分析也反映出PCC纯度有所提高。SDS-PAGE、IE、CIE电泳图谱及HPLC层析图谱证实上述结果,PCC中TNBP残留量≤10μg/ml,Tween80残留量≤100μg/ml,均在安全范围内。  相似文献   
316.
产后抑郁水平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生活事件、社会支持和应付方式对产后抑郁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方法,抽取627例2006年1月~2007年2月间在广州市某妇幼保健院分娩的产妇,应用自评抑郁量表(SDS)、生活事件评定量表(LES)、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和应付方式问卷进行问卷调查,用SPSS11.0软件统计分析。结果产妇SDS平均分35.94±7.68。产后明显抑郁症状发生率25.8。负性生活事件、客观支持以及积极和消极的应付方式均对产后明显抑郁症状的发生有一定的影响。结论明显产后抑郁症状发生者往往经历较多的负性生活事件,缺乏客观支持,且较多用消极的应付方式处理和对待问题,提示我们在预防和干预上应采取多层次综合措施,以降低产后抑郁水平。  相似文献   
317.
目的 探究在砷污染的山西内蒙地区吸烟、饮酒等因素是否增加砷中毒发病风险及影响砷甲基化的代谢.方法 2017年8月至2017年10月对848位受试者进行了问卷调查和尿样检测,通过描述性分析,以探究砷中毒危险因素及吸烟饮酒对砷甲基化代谢的影响.结果 砷中毒患者161人,占18.99%;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  相似文献   
318.
肠道菌群与结直肠癌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涉及多种机制,如慢性炎症、免疫调节、膳食成分代谢及基因毒素产生导致的DNA损伤等。近年来研究发现结直肠肿瘤外科操作如术前肠道准备、消化道重建等会扰乱正常肠道菌群构成,而肠道菌群失调又可引发结直肠癌术后并发症,影响结直肠癌治疗效果。因此,深入了解肠道微生物群与结直肠外科之间的相互作用及...  相似文献   
319.
全肠外营养是肠衰竭的重要治疗方法,但是长期肠外营养会出现一系列严重并发症,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存。小肠移植为肠衰竭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手段,不仅使患者恢复临床自主营养,同时避免发生肠外营养相关并发症。近年来,小肠移植免疫抑制剂不断发展应用,同时手术技术和术后管理取得明显进步,使患者术后短期生存率明显提高,小肠移植已成为肠衰竭患者的标准治疗方法。但小肠移植仍面临诸多挑战:免疫排斥反应的诊治、感染的防治、术后营养支持等仍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严重影响患者长期预后。  相似文献   
320.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治疗胃大部切除毕Ⅱ式吻合术后胆管结石的安全性、可行性及手术技巧。方法将30例胃大部切除毕Ⅱ式吻合术后胆管结石患者分为腹腔镜组与开腹组,比较两组的临床特征及围手术期差异。结果两组患者术前临床特征无显著差异(P>0.05),腹腔镜组手术时间较开腹组稍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在术中出血、术后进食时间、排气时间、引流管拔除时间、出院时间均优于开腹组(P<0.01)。结论对于胃大部切除毕Ⅱ式吻合术后的患者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是安全、可行、有效的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