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2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16篇
儿科学   11篇
妇产科学   10篇
基础医学   23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79篇
内科学   31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36篇
综合类   124篇
预防医学   61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72篇
中国医学   49篇
肿瘤学   6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39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42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42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6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01.
目的:探讨肝窦内皮在内皮素-1(ET-1)诱导大鼠门脉高压以及丹酚酸B干预过程中的变化。方法:将20只SD大鼠随机分为4组,均采用门静脉穿刺灌流。在灌流缓冲液5min后,预防对照组予灌流ET-1缓冲液,中药预防组予丹酚酸B ET-1灌流液,治疗对照组予ET-1液灌流及缓冲液,中药治疗组予ET-1及丹酚酸B灌流液。分别观察4组大鼠各时段门脉灌流压后处死取材,通过形态学方法,观察ET-1诱导大鼠门脉压升高及丹酚酸B干预的过程中肝窦内皮窗孔的变化。结果:在ET-1诱导大鼠门脉灌流压升高过程中,肝窦内皮细胞窗孔体积缩小,数量减少;用含丹酚酸B的缓冲液灌流后,大鼠门静脉灌流压较对照组低,肝窦内皮细胞窗孔体积变大,数量增多。结论:肝窦内皮在ET-1诱导大鼠门脉压升高的过程中可能起着重要的作用;活血化瘀药丹参的有效成分丹酚酸B能有效预防或改善由ET-1诱导的肝窦内皮细胞失窗孔及门脉压的升高。  相似文献   
502.
目的通过对该院测定的患者和健康体检人员血清总胆红素结果分析,建立用患者结果均值法做室内质控的方法,并对参考区间进行了验证。方法运用SPSS13.0软件统计包的Frequencies对整个数据类型进行分析,然后根据数据出现频率确定分析区间,计算分析区间内每天数据均值,将每天均值作为一个测定数据,按运用质控品进行质控的方法进行质控。每月月底对不同仪器的均值进行比较,作为仪器间比对的一种方法。根据健康体检人员结果,按公式均值±1.96s对现行参考区间进行验证。结果每天均值作为质控数据进行质控其变异系数在可接收范围,健康体检人员数据95%分布区间与现行参考区间相同。结论制定适当区间,区间内数据平均值进行室内质控有意义;本院现行参考区间合理。  相似文献   
503.
目的 探讨重复肾畸形并发输尿管结石的诊疗方法.方法 综合分析我院诊治的2例完全性重复肾畸形伴输尿管结石的诊治,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碎石过程顺利,术中及术后无大出血、输尿管损伤等严重并发症,术后3个月肾积水均有明显改善.结论 重复肾畸形并发结石临床较为少见,除了术前IVU结合B超进行诊断外,术中宜行逆行造影以明确结石位置;应根据结石的位置、大小以及肾功能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504.
<正>食道下段癌、贲门癌、胃体上部癌手术治疗一般均行食道-残胃吻合,属于近端胃的手术。这类患者发生残胃肿瘤复发,很少能行再次手术切除,治疗上以化疗为主。本院2003~2006年共  相似文献   
505.
目的 探讨伴有淋巴结转移的宫颈癌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93例伴有淋巴结转移的宫颈癌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和Cox回归模型分析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患者年龄、国际妇产科联盟分期、肿瘤分化程度、间质浸润深度、肿瘤直径、脉管内瘤栓、宫旁浸润、淋巴结清扫数目与术后累积复发率和生存率不存在明显相关关系(P>0.05);肿瘤病理类型与术后累积复发率相关(P<0.05),淋巴结转移数目、淋巴结转移率与术后累积复发率和生存率均相关(P<0.05)。非鳞癌和淋巴结转移率>7.3%是影响患者术后疾病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HR=3.429、2.549,P<0.05),淋巴结转移率>7.3%是影响患者术后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HR=3.000,P<0.05)。结论 较高的淋巴结转移率是影响伴有淋巴结转移的宫颈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尤其对淋巴结转移率>7.3%的患者应加强术后补充治疗及随访的管理。  相似文献   
506.
目的探讨延续性护理对膀胱癌术后膀胱灌注化疗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分析,选取68例膀胱癌术后膀胱灌注化疗患者的临床资料,均为本院自2019年2月至2020年8月收治,以护理方法作为分组依据,患者被分为两组,对照组(34例,给予常规护理)与研究组(34例,给予延续性护理),将两组治疗依从性、生活质量加以比较。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治疗依从率为94.1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9.41%,差异存在显著性(P<0.05);护理前情绪功能、角色功能、认知功能及躯干功能评分组间差异不存在显著性(P>0.05),护理后两组的情绪功能、角色功能、认知功能及躯干功能评分均升高,且研究组患者的情绪功能、角色功能、认知功能及躯干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相应评分,差异存在显著性(P<0.05)。结论将延续性护理服务应用于膀胱癌术后膀胱灌注化疗患者中,患者的依从性和生活质量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临床可加以应用。  相似文献   
507.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应用在颅内感染患者中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3月至2022年1月我院收治的神经外科术后颅内感染患者56例,根据护理方案分组。常规组应用传统护理,实验组结合应用综合护理。对比两组患者康复效果与护理服务满意度。结果:实验组躯体、认知、角色以及社会功能显著高于常规组,<0.05;实验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常规组,<0.05。结论:综合护理的实施能够显著提高神经外科术后颅内感染患者的康复效果,能够明显提高患者预后水平,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08.
袁琳  马忠亮  王静 《新疆医学》2023,(5):584-588
目的 调查新疆585人对HPV及宫颈癌知晓、疫苗接种愿意及影响因素,为新疆地区宫颈癌一级预防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问卷星形式调查。结果 共获得585份有效问卷。HPV认知在性别、年龄、专业、学历、婚恋状态、性伴侣数、是否吸烟及家中有无医护人员方面有统计学意义(P <0.05);HPV、HPV疫苗及宫颈癌知晓率分别为90.26%、90.5%、96.41%;愿意接种HPV疫苗的占89.7%;其中34岁以下(OR=0.373,95%CI:0.191-0.725,P<0.05)、女性(OR=0.158,95%CI:0.085-0.295,P <0.05)、本科及以上学历(OR=2.077,95%CI:1.030-4.189,P <0.05)及HPV认知得分(OR=2.163,95%CI:1.145-4.083,P <0.05)高者接种意愿更强烈;愿意接种因素中最主要是使自己、子女或爱人受益,保障身体健康;担心已上市疫苗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是疫苗接种最大障碍;在促进HPV疫苗接种措施中纳入国家免疫计划占比最大。结论 加强HPV相关知识宣传,提高HPV认知,可促进疫苗接种意...  相似文献   
509.
目的:研究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切除术对子宫颈癌 IB1 期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了 2010 年1 月至 2016 年 12 月于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 92 例 IB1 期子宫颈癌患者的临床与病理资料,并对患者进行随访,统计学分析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切除术对 IB1 期患者预后影响。结果:共 31 例患者接受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切除。按照是否接受淋巴结切除进行分组,两组患者在年龄、病理类型、分化程度、间质浸润深度、是否存在脉管内瘤栓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的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淋巴结切除组患者中无复发,淋巴结未切除组患者有 2 例复发,两组 5 年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 100% 和 96.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切除术并未明显改善子宫颈癌 IB1 期患者的复发率,其必要性仍需更多的临床研究。  相似文献   
510.
妇产科见习是临床医学专业本科学生妇产科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随着医学教学大环境的改变,原有的见习教学及考核模式日渐暴露出不足之处。为了提升见习教学效果,妇产科学教研室尝试引入了迷你临床演练评估(mini-clinical evaluation exercise,Mini-CEX)进行教学探索,对进入妇产科见习的本科学生进行每周1次的Mini-CEX教学,在见习场所的临床互动过程中由教师同步对学生的临床能力进行评价,共计4次。这种教学模式有助于学生掌握理论知识、培养自学能力、提高技能操作水平、提高医患沟通能力、调动学习积极性、提高人文关怀能力,能够使学生熟悉真实医疗过程、增强实习自信心、提高临床思维能力、提升见习整体效果,并且不增加教师的额外负担,得到了教师和学生的好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