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3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9篇
综合类   20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探讨动脉硬化闭塞症(Arteriosclerosis obliterance,ASO)下肢缺血的诊治经验。方法:回顾1996年11月-2001年12月26例ASO病人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并进行分析。动脉重建术12例次,截肢4例次,药物保守治疗10例。结果:26例病人中死亡2例(7.7%),截肢4例(15.4%),术后随访平均2.6年(3个月-5年)。转流术后人造血管发生栓塞3例(25%),通畅率9例(75%),肢体供血明显改善,提高了患者生存质量。结论: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是提高ASO救肢的关键,动脉重建术是较好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2.
目的:探讨以腔内技术为核心治疗Cockett综合征的中远期结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2014年2月间收治的412例Cockett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急性左髂股静脉血栓形成231例(A组),慢性静脉功能不全181例(B组),分别采用不同的腔内技术和/或复合手术治疗。结果:A组技术成功率100%(231/231);5例左髂总静脉无狭窄或闭塞,左髂静脉病变率97.8%(226/231);共植入髂静脉支架182枚。B组技术成功率99.4%(180/181);共植入支架151枚;1例患者术中行球囊扩张成形时左髂静脉破裂而致腹膜后巨大血肿、失血性休克,经积极抢救后好转;手术前后病变左髂静脉远心端与近心端压力差由术前(18±4.45)cmH2O降至术后(4±3.02)cmH2O(P<0.01);89例患者合并有左股浅静脉重度瓣膜功能不全,二期行股静脉瓣膜修复术。随访3个月至8年,平均35.6个月,A组15例、B组2例支架内血栓形成。结论:腔内技术为核心治疗Cockett综合征具有较好的中远期效果。对于合并急性髂股静脉血栓形成者,联合应用Forgarty导管取栓或导管接触溶栓是腔内治疗一种有益的补充。  相似文献   
23.
24.
Klippel Trenaunay综合征 (简称KTS)是一种先天性周围血管疾患。由法国医师Klippel Trenaunay于 190 0年首先报道 ,命名为“静脉曲张性骨肥大血管痣”。本院自 1991~ 2 0 0 0年间诊治了 2 1例KTS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一般资料 :本组 2 1例 ,男 16例 ,女 5例。年龄 7~ 2 2岁 ,平均 14.5岁。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病变累及单侧下肢 19例 ,病变累及双下肢 2例。2 ) 临床表现 :19例 2 1条肢体有程度不同的浅静脉曲张 ,骨、软组织肥大 ,皮肤葡萄酒色血管痣 ,有程度不同的下肢胀痛及皮温增高。…  相似文献   
25.
目的研究血管组织工程中血管平滑肌细胞体外培养的有效方法。方法无菌条件下取3cm左右人大隐静脉,采用机械刮除、差异贴壁等手段进行组织贴块法原代培养,胰蛋白酶消化传代,高糖DMEM中加入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BB(PDGF-BB)进行培养。用倒置显微镜和即用型SABC免疫组化染色试剂盒对细胞进行形态学和免疫组化鉴定,RT-PCR法检测α-SMA和calponin1的表达。结果镜下可见培养细胞呈典型的"峰""谷"生长;免疫组化染色显示胞浆内α-actin阳性表达,RT-PCR法检测α-SMA和calponin1呈阳性表达。结论联合应用PDGF和高糖DMEM培养基差异贴壁法;可获纯度高、结构和功能良好的人血管平滑肌细胞。  相似文献   
26.
27.
杨春江  刘昊  熊吉信  袁庆文 《重庆医学》2011,40(30):3051-3052,3055
目的 探讨颈动脉颅外段粥样硬化与不同年龄段患者脑梗死的关系.方法 选取本院2008年1月至2010年1月诊治的130例脑梗死患者,根据患者年龄分布分为3组,即40~<56岁为A组,56~<66岁为B组,≥66岁为C组,分别测定并比较3组患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 (HDL)、纤维蛋白原(FIB...  相似文献   
28.
目的观察常温下长时间门静脉阻断再通后对肝脏、肠道的影响及与阻断时间的关系,明确有无门体侧枝开放及与门静脉阻断耐受性的关系。方法40只家兔随机均分成4组:A组(假手术组)、B组(单纯门静脉阻断30min)、C组(单纯门静脉组断60min)和D组(单纯门静脉阻断90min)。分别于阻断前、复流前行门静脉测压,比较各组间门静脉压力差值。于复流前行直接门静脉造影观察门体侧枝循环分流情况,6h后取肝脏,空、回肠组织观察组织形态学变化,取下腔静脉血测肝肾功能。结果B、C、D组肝脏、肠黏膜结构及肝功能与A组相比均有不同程度损伤,肾功能各组间无差异,门静脉阻断后胃肠道淤血可不同程度通过门体侧枝回流,门静脉压在60min内逐渐升高,60min后有下降趋势。结论常温下门静脉阻断再通后可导致肝脏、肠道功能结构损伤,且随时间延长而加重,门脉淤血可以不同程度通过门体侧枝回流,从而减轻肠道损伤。  相似文献   
29.
目的 总结肾下腹主动脉瘤的治疗经验.方法 20例腹主动脉瘤中(包括3例已破裂)18例行动脉瘤切除分叉型人造血管重建术;2例行腔内治疗.结果 所有病例均一次性治疗成功,无手术及围手术期死亡.12例得到随访,除1例死于心梗外,其余均健在.结论 肾下腹主动脉瘤手术切除对非高危患者仍然是一种安全、经济有效的方法,对高危患者宜选择腔内治疗.  相似文献   
30.
病人男性,68岁,因上腹痛半个月余于2011-03-04入院。病人半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上腹部胀痛,为持续性钝痛,阵发性加剧。1周前疼痛加剧,左侧卧位可稍缓解。入院查体:腹平,未见肠型及蠕动波,腹肌稍紧,上腹部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