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013篇 |
免费 | 56篇 |
国内免费 | 46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9篇 |
儿科学 | 1篇 |
妇产科学 | 2篇 |
基础医学 | 43篇 |
口腔科学 | 1篇 |
临床医学 | 159篇 |
内科学 | 49篇 |
皮肤病学 | 8篇 |
神经病学 | 26篇 |
特种医学 | 37篇 |
外科学 | 56篇 |
综合类 | 295篇 |
预防医学 | 138篇 |
眼科学 | 37篇 |
药学 | 124篇 |
中国医学 | 122篇 |
肿瘤学 | 8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8篇 |
2023年 | 26篇 |
2022年 | 21篇 |
2021年 | 28篇 |
2020年 | 23篇 |
2019年 | 22篇 |
2018年 | 22篇 |
2017年 | 17篇 |
2016年 | 28篇 |
2015年 | 20篇 |
2014年 | 52篇 |
2013年 | 57篇 |
2012年 | 76篇 |
2011年 | 78篇 |
2010年 | 78篇 |
2009年 | 62篇 |
2008年 | 54篇 |
2007年 | 58篇 |
2006年 | 50篇 |
2005年 | 51篇 |
2004年 | 54篇 |
2003年 | 32篇 |
2002年 | 39篇 |
2001年 | 35篇 |
2000年 | 22篇 |
1999年 | 24篇 |
1998年 | 13篇 |
1997年 | 11篇 |
1996年 | 9篇 |
1995年 | 10篇 |
1994年 | 7篇 |
1993年 | 5篇 |
1992年 | 1篇 |
1991年 | 1篇 |
1990年 | 1篇 |
1989年 | 3篇 |
1988年 | 1篇 |
1987年 | 2篇 |
1986年 | 1篇 |
1985年 | 1篇 |
1981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1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1.
神门为手少阴心经的原穴、输穴,是临床治疗心、胸、神志疾患的常用穴,具有宁心安神,除烦泻热等作用.我们采用多种补泻手法用之治疗心经的虚实病证,取得较好疗效,现举例如下.例1孙某,男,38岁.1996-10-04就诊.舌尖赤痛,口舌反复生疮2月余.伴烦躁,口干渴,小便短赤,大便于结.舌质红以舌尖为甚,苔黄,脉弦数.依其脉症中医诊为舌疮,证属心火炽盛.治宜清心泻火.取神门为主穴,配以中极.神门逆经而刺,做提插、捻转泻法,留针30分钟,中间再行针做泻法1次,以加强针感.每日1次,共4次诸症消失.例2林某,女,45岁.干部.1996—11—02就诊.患者半年来因思虑过度少寐多梦,心悸惊恐,面色萎黄,气短头晕,腹胀便溏,舌质淡,苔白,脉沉缓.曾做多种检查无异常,口服“安神冲剂”等多种中西药物效不佳.依其脉症中医诊为不寐,乃思虑劳倦,内伤心脾,气血不足,心神失养所致.治疗以补益心脾,宁心安神为大法,取神门为主穴,配以三阴交、大都、足三里、脾俞等.配穴均施调法,主穴神门顺经而刺,做提插、捻转等综合补法,并使针感顺经传导,留针15分钟,每日1次,共治疗5次即愈.随访1年余未复发. 相似文献
92.
我们1987~1997年自拟消疝汤加减外洗治疗阴囊血疝58例,取得满意疗效,兹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58例中因外伤所致者32例,由腹股沟部手术引起者26例.其中年龄最小者3岁,最大者69岁.初诊距发病时间最短者1h,最长者40d.均以阴部外伤或手术后出现阴囊肿大,坠胀疼痛为主要表现.2 治疗方法2.1 消疝汤组成 桃仁15g,红花15g,苏木9g,乳香15g,没药15g,泽泻12g,猪苓30g,冬瓜皮30g.2.2 煎洗法 诸药以文火共煎20min,取汁1000ml,每日湿敷外洗3次,每次30min.发病未超过24h者冷湿敷,超过24h者热湿敷.每日1剂.2.3 加减法 发病之初疑有继续出血者,原方桃仁、红花减量,加仙鹤草30g,白及30g;病程较长者加三棱15g,莪术15g;局部红肿热痛并伴有发热者,加黄柏30g,蒲公英30g,牡丹皮15g.3 治疗结果 相似文献
93.
袁军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1999,8(6):959
更年期综合征是更年期妇女较常见的疾病,其中精神、神经症状也较多见.现根据中医辨证用药及西医用药疗效显著.现将资料完整的22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4.
目的 对一次注射剂无菌检查阳性结果进行溯源。方法 采用16S rDNA序列分析法对污染菌A1和污染调查中采集的16株葡萄球菌进行鉴定和同源性分析,并将分析结果用脉冲场凝胶电泳进行验证。结果 A1的鉴定结果为科氏葡萄球菌;科氏葡萄球菌科氏亚种菌株的核糖体16S亚基序列完全相同;结合PFGE分析显示A1来自无菌检查使用的隔离器污染。结论 制药企业可以使用16S rDNA序列分析法进行生产和检验中污染菌的鉴定和溯源,但对于与如科氏葡萄球菌科氏亚种一样核糖体16S亚基序列完全相同的菌株,需要结合其他同源性分析方法进行最终的判定。 相似文献
95.
目的:探讨甲亢不伴有明显心功能不全患者治疗前后血浆B型钠尿肽(BNP)的改变及机制。方法: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66例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BNP水平,并分析BNP与血浆FT3、FT4的相关性,同时入选48例甲状腺功能正常患者作为对照组。结果: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治疗前BN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经抗甲状腺药物治疗8周后,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血浆BNP、FT3、FT4显著下降,BNP下降水平与FT3、FT4下降水平呈正相关。结论:在不伴有心功能不全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中,BNP水平较对照组也明显增高,其机制与甲状腺激素对心肌的刺激作用有关,在抗甲亢治疗后,伴随着甲状腺激素的下降,BNP水平也逐渐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96.
强直性脊柱炎是血清阴性脊柱关节病的主要疾病.多见于青少年,男性多见,一般较女性严重.是病变以中轴关节为主,也可累积内脏及其它组织的慢性进展性风湿性疾病.本病病因迄今未明,一般认为是一组多基因遗传病,90%左右患者HLA-B27阳性.病理改变以复发性、非特异性滑膜炎及关节囊、韧带或肌腱骨附着点炎症.骶髂关节炎是本病最早累及的部位,放射学骶髂关节炎是诊断的关键,对脊柱病变的观察也很重要.典型X线片表现:骶髂关节明显破坏,后期脊柱呈"竹节样"变化. 相似文献
97.
目的观察予午流注针法配合辨证取穴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60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80例采用子午流注配合辨证取穴针刺治疗,对照组80例采用辨证取穴针刺治疗,2组均10d为1个疗程,治疗3个疗程,观察2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血脂指标[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变化。结果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下降幅度较对照组显著(P〈0.05);2组治疗后TC、TG、LDL—C均较本组治疗前下降(P〈0.01,P〈0.05),且治疗组下降幅度较对照组明显(P〈0.05)。结论子午流注针法配合辨证取穴针刺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可提高临床疗效,降低致残率,改善血脂代谢。 相似文献
98.
目的探讨VEGF及其受体flt对荷瘤鼠喉癌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方法首先建立荷瘤(HEP-2喉癌细胞)裸鼠动物模型,将抗VEGF抗体及抗VEGF受体flt抗体分别注射荷瘤鼠体内,通过活体标记BrdU的方法,观察抗VEGF抗体及抗flt抗体对喉癌HEP-2细胞增殖的影响;用Tunel法观察对喉癌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抗VEGF及抗flt抗体组HEP-2细胞BrdU标记阳性率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细胞凋亡指数则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以抗体中和VEGF及封VEGF的结合位点均可抑制喉癌细胞的增殖,促进喉癌细胞凋亡.VEGF与喉癌细胞的生长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9.
100.
婴儿脑血管畸形破裂出血13例误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脑动静脉畸形(Arteiovenousmalformation,AVM)是胚胎期脑血管胚芽异常发育而形成的畸形血管团[1]。发病年龄多在10~40岁之间[2],婴幼儿发病则属少见[3、4],且因症状极不典型,容易造成误诊[5]。我院1993年1月~1999年3月收治1岁以下经手术、病理确诊的AVM13例,现分析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7例,女6例;年龄21天~11个月,其中新生儿3例,2个月内婴儿5例,3~11个月婴儿5例。1.2 临床表现 全部病例均以自发性脑出血为首发症…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