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3篇
  免费   56篇
  国内免费   46篇
耳鼻咽喉   9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43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59篇
内科学   49篇
皮肤病学   8篇
神经病学   26篇
特种医学   37篇
外科学   56篇
综合类   295篇
预防医学   138篇
眼科学   37篇
药学   124篇
中国医学   122篇
肿瘤学   8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28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52篇
  2013年   57篇
  2012年   76篇
  2011年   78篇
  2010年   78篇
  2009年   62篇
  2008年   54篇
  2007年   58篇
  2006年   50篇
  2005年   51篇
  2004年   54篇
  2003年   32篇
  2002年   39篇
  2001年   35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妊娠合并糖尿病(GDM)主要指在原有糖尿病基础上合并妊娠者,或妊娠前为隐性糖尿病,妊娠后发展为临床糖尿病患者。现将我院2003年1月至2004年12月对36例GDM患者进行母婴监护的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2.
选择性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子宫肌瘤,是在血管造影后,将导管超选择插入子宫动脉,注入栓塞剂,使子宫肌瘤缺血、变性、坏死、萎缩,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该手术创伤小,安全有效,患者容易接受,其临床护理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33.
探讨红霉素对4-羟基壬烯醛(4-HNE)引起的支气管上皮细胞(16-HBE)核转录因子c-Jun及NF-κB的影响。将人支气管上皮细胞分为4-HNE组(10μmol/L 4-HNE)红霉素+4-HNE组、对照组,在4-HNE刺激细胞2、4、8及12h后,检测c-Jun及NF-κB的变化。结果表明,4-HNE和对照组比较,c-Jun、NF-κB自2h后各时间段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红霉素+4-HNE组在4-HNE刺激2h后,c-Jun及NF-κB的表达较4-HNE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4-HNE促进支气管上皮细胞c-Jun及NF-κB的表达。红霉素可抑制4-HNE诱导的c-Jun及NF-κB的表达。  相似文献   
34.
肝外胆道梗阻性疾病的磁共振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肝外胆道梗阻性疾病的MR特征。方法肝外胆道梗阻性疾病患者69例,常规扫描轴位T1W/FFE、T2W/TSE、T2W/SPIR、冠状位B-FFE、MRCP及轴位动态增强扫描。所有病例图像资料与手术病理结果对照分析。结果良性病变43例,除1例胆总管囊肿外,其余42例均为肝外胆管结石,表现为胆管内单个或多个圆形、卵圆形低信号影。恶性病变26例,直接征象多为梗阻部位略高信号软组织肿块影,间接征象为肝外胆管截断性阻塞或狭窄。恶性病变根据直接征象诊断的有7例,根据直接和间接征象诊断的有16例,3例仅凭间接征象作出推断。MR总的定位诊断准确率为100%,定性诊断准确率为89.9%。结论将MRCP和MR断层尤其是B-FFE图像相结合,观察直接征象和间接征象,可提高梗阻性黄疸定性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35.
目的 探讨中国南方汉族人群中表皮生长因子(EGF)基因-61G>A多态性与肾透明细胞癌(CCRCC)易感性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检测中国南方汉族295例患者和295例正常人群的EGF-61G>A基因型,分层分析探讨罹患CCRCC的相关因素.结果 与GG型携带者比较,GA型(OR=1.49,95%CI=1.05~2.12)或AA型(1.99,1.12~3.52)携带者发生CCRCC的危险性明显升高.分层分析显示当携带GA或AA型的患者年龄、性别、吸烟以及体质量指数大于23是发生CCRCC的危险因素(年龄:2.48,1.54~4.01;男性:1.56,1.03~2.36;吸烟:2.17,1.23~3.82;体质量指数:1.96,1.28~3.01).结论 EGF-61 G>A多态性可能与我国南方地区汉族人群CCRCC易感性有关.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the -61G > A polymorphism in the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EGF) gene and susceptibility to renal clear cell carcinoma (RCC) in a southern Chinese population. Methods We obtained information on demographic factors by a personal interview.The polymorphism was analyzed by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 (PCR-RFLP) using genomic DNA isolated from 295 patients with RCC and 295 age- and sex-matched controls. Stratification analysis by age, sex, smoking, drinking and BMI status was performed. Results As compared with the -61GG genotype, individuals carrying GA genotype (OR = 1.49, 95% CI = 1.05 -2. 12) or AA genotype (1.99, 1.12-3.52) had an increased risk of RCC. Stratified analysis revealed that the increased risk was more pronounced among young people (2. 48, 1.54-4. 01 ), males ( 1.56, 1.03-2. 36), smokers (2. 17, 1.23-3. 82) and those with body mass index larger than 23 ( 1.96, 1.28-3.01 ).Conclusion EGF-61G > A polymorphism may contribute to the etiology of RCC in a southern Chinese population.  相似文献   
36.
患者,男,62岁,双下肢乏力进行性加重8年伴间歇性跛行1年入院。体格检查:脊柱无畸形,腰部无压痛及活动受限,直腿抬高试验阴性,下肢感觉。肌力,反射正常,会阴及马鞍区感觉正常,排便及排尿正常。直立后伸试验2min后,出现双下肢麻木及酸胀。实验室检查:尿酸726.4μmol/L,空腹葡萄糖耐量试验8.5mmol/L,C反应蛋白18.8mg/L。  相似文献   
37.
目的探讨主观综合营养评估法(subjective global assessment of nutrition,SGA)评价慢性肾脏疾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2~4期患者营养状态并分析其与病程进展的关系。方法对200例CKD患者进行分组:①根据肾小球滤过率(estimated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eG-FR)分为CKD2期组、3期组、4期组;②根据SGA评估分为营养正常组、轻一中度营养不良组和重度营养不良组;③根据病程进展分为进展1组、进展2组、进展3组。于随访第1天、第12个月、第24个月分别检测血红蛋白(hemoglobin,Hb),白蛋白(albumin,Alb),前白蛋白(prealbumin,PA),血清钙(Ca),血清磷(P),分析CKD患者的营养状况与病程进展的关系。结果在随访第1天、第12个月、第24个月,CKD4期组与2期组Hb比较有显著性差异;4期组与3期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2期组与3期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CKD2期组第1天与12个月Hb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CKD4期组随访第1天、第12个月、第24个月PA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在第1天、12个月,营养正常组、轻一中度营养不良组、重度营养不良组Alb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轻一中度营养不良组随访第1天、第12个月、第24个月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重度营养不良组随访第1天、第12个月、第24个月PA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CKD患者不同营养状况与病程进展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重度营养不良患者进展3组发生率为92.6%。结论Alb可作为营养状况的评价指标之一。CKD患者PA随着肾功能下降及病程的延长而升高。重度营养不良对CKD患者病程进展影响较大,SGA评估CKD患者的营养状态具有一定临床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8.
目的探讨乳癖散结胶囊联合乳腺治疗仪治疗乳腺增生症的效果。方法将100例乳腺增生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2组,每组50例。对照组口服乳癖散结胶囊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同时用乳腺治疗仪治疗。2~3个疗程后对比分析2组的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6.00%,对照组总有效率76.00%,2组差异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2组均未出现便秘、恶心等。结论乳癖散结胶囊联合乳腺治疗仪治疗乳腺增生症总有效率高,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39.
霉酚酸酯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的荟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霉酚酸酯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 方法 检索了PubMed-Medline、EMBASE和Cochrane Library电子数据库的霉酚酸酯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的随机对照试验或临床对照试验。疗效使用优势比(OR)进行计算评估;不良反应用相对危险度(RR)进行计算评估。 结果 3个随机对照试验和1个临床对照试验,共计141例被纳入本次研究。3个随机对照试验分别比较了霉酚酸酯与环磷酰胺、非免疫抑制剂的保守治疗和苯丁酸氮芥的疗效。1个临床对照试验比较了霉酚酸酯与环磷酰胺的疗效。与对照组相比,霉酚酸酯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的临床完全缓解、部分缓解和总缓解率的OR(95%CI)分别为0.74(0.32~1.75)、0.56(0.28~1.11)和0.46(0.23~0.92)。表明霉酚酸酯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的临床完全缓解、部分缓解率与对照组相当(P > 0.05),而总缓解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 < 0.05)。霉酚酸酯与其他免疫抑制剂在感染、胃肠道症状和贫血等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霉酚酸酯可以降低白细胞减少症的发生率,其RR(95%CI)为 0.06(0.01~0.41)。 结论 不推荐霉酚酸酯作为特发性膜性肾病的首选用药。  相似文献   
40.
目的观察丹参注射液对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诱导系膜细胞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M-1)表达和活性氧(ROS)含量的影响,探讨丹参注射液抗肾小球硬化的机制。方法将培养的大鼠系膜细胞分为未干预组(N组)、AngⅡ-Ⅲ激组(A组,AnglI浓度为100nmol/L)、AngⅡ+丹参干预组(按照丹参注射液浓度分为S1、S2和S3组,丹参注射液浓度分别为37.5g/L、75g/L和150g/L)以及单独丹参干预组(S组,丹参注射液浓度为150g/L)。S1、S2和岛组加入丹参注射液作用1h后,再加入AngⅡ(浓度为100nmol/L)共孵育24h。观察各组系膜细胞PAI-1mRNA和蛋白表达以及细胞ROS含量的变化。结果与N组相比,A组PAI-1mRNA和蛋白表达升高(P〈0.01),S组PAI-1 mRNA和蛋白表达无差异(P〉0.05);与A组相比,S1、S2、S3组PAI-1mRNA和蛋白表达降低(P〈0.01)。与N组相比,A组细胞R0s含量升高(P〈0.01),S组细胞ROS含量无差异(P〉0.05);与A组相比,S1组细胞ROS含量无差异(P〉0.05),S2、s3组细胞ROS含量降低(P〈0.01)。结论AngⅡ通过刺激系膜细胞产生致肾纤维化因子,丹参注射液能抑制这些因子的产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