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3篇
  免费   56篇
  国内免费   46篇
耳鼻咽喉   9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43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59篇
内科学   49篇
皮肤病学   8篇
神经病学   26篇
特种医学   37篇
外科学   56篇
综合类   295篇
预防医学   138篇
眼科学   37篇
药学   124篇
中国医学   122篇
肿瘤学   8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28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52篇
  2013年   57篇
  2012年   76篇
  2011年   78篇
  2010年   78篇
  2009年   62篇
  2008年   54篇
  2007年   58篇
  2006年   50篇
  2005年   51篇
  2004年   54篇
  2003年   32篇
  2002年   39篇
  2001年   35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目的:探讨同种异种胎胸腺混合移植达到供者皮肤移植的耐受。方法:实验于2003-03/12在第三军医大学创伤、烧伤、复合伤实验室完成。将F344大鼠胎胸腺和C57BL/6小鼠胎胸腺混合移植到BALB/C裸小鼠的双肾包膜下4个月后,用流式细胞仪技术检测裸小鼠外周血中CD3+和CD4+T细胞,用单向混合淋巴细胞培养了解T细胞对ConA以及同种异种淋巴细胞的反应性,异基因皮肤移植观察皮肤移植物存活期。结果:①混合移植胎胸腺4个月后,受者裸小鼠外周血中CD3+和CD4+T细胞占总白细胞的25.9%,正常裸小鼠外周血中CD3+和CD4+量极少(2.43%)。②受者T细胞对ConA以及无关的SD鼠异种淋巴细胞的反应性强(刺激指数分别为23.23与12.75),而对供者F344及C57BL/6淋巴细胞不发生增殖反应(刺激指数分别为1.12与0.98)。③受者对供者F344及C57BL/6鼠皮肤移植物86d不发生排斥,而对无关的SD鼠皮肤移植物15d即发生排斥。结论:受体对胸腺供体来源的F344和C57BL/6皮肤及宿主本身的BALB/C皮肤移植耐受,而对无关的SD鼠皮肤移植物较短时间内即发生了排斥,并且抗DNA自身抗体水平与正常鼠相似。表明同种和异种胸腺混合移植后受体可重建有免疫功能的T淋巴细胞,并能诱导供者特异性免疫耐受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2.
目的 临床医学专业双语教学现状分析,提高双语教学质量.方法 运用SWOT分析法,以八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双语教学为对象,分析双语教学的优势、劣势、机会与威胁进行分析.结果 双语教材的质量和师资水平的提高是影响双语教学质量重要因素.结论 鼓励自编双语教材的编写,加强双语教学教师队伍建设是提高双语教学质量的保证.  相似文献   
103.
[目的]探讨高龄老年(≥80岁)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变化规律及通过护理干预减少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的效果.[方法]214例高血压病患者按年龄分为高龄老年组(≥80岁),老年组(65~79岁),监测24 h动态血压(ABPM)并对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实施有针对性护理干预.[结果]高龄老年组24 h 动态血压昼夜节律异常(非杓型和反杓型)发生率明显高于老年组.[结论]高龄老年高血压患者24 h动态血压昼夜节律异常,护士应根据其特点做好病情观察,加强健康教育,指导患者合理、规范用药,有效控制血压,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4.
目的观察腹腔镜上消化道穿孔修补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9年11月~2011年5月普外科行腹腔镜上消化道穿孔修补术的25例患者资料。结果本组所有患者均治愈出院,随访6~12个月,未发现严重并发症。结论腹腔镜上消化道穿孔修补术术野暴露清晰,便于探查、引流和发现合并的或隐患的疾病,并能够及时治疗,同时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疤痕小等优点。  相似文献   
105.
目的 探讨国产药物洗脱支架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复杂病变患者中应用的安全性及临床疗效.方法 将215例确诊为冠心病的患者分为3组:单枚支架植入组(n=75)、两支架植入组(n=72)和多枚(≥3枚)支架植入组(n=68),术后长期随访,观察术后12个月随访终点时支架内再狭窄发生率及主要心血管事件(包括死亡...  相似文献   
106.
冠心病血管内皮功能、颈动脉硬化与冠脉病变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目的:观察冠心病(CAD)患者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及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状况及与冠状动脉病变的相关性。方法:选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为CAD的患者106例(观察组),冠状动脉造影证实无冠状动脉狭窄的健康者40例(正常对照组),采用二维超声检测肱动脉内皮依赖性和非依赖性舒张功能及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积分采用Sutton法,并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CAD组内皮依赖性血管舒缩功能(FMD)比正常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内皮非依赖性血管舒缩功能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CAD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斑块积分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FMD与冠脉病变程度呈负相关(r=-0.651,P〈0.001),颈动脉IMI及斑块积分与冠脉病变程度呈正相关(r=0.871,0.702,P〈0.001)。结论:内皮细胞功能障碍和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病变相平行。  相似文献   
107.
B超诊断幼稚子宫1例大连铁道学院门诊部B超室袁军患者女性,31岁。婚后6年,无生育,月经少或无。B超所见:膀胱充盈良好,子宫4.8cm×3.7cm×1.4cm,呈带状,明显小于正常子宫,轮廓规整,内部回声均匀(见图)。双侧卵巢探查不清。B超诊断:幼稚...  相似文献   
108.
目的 探讨PTEN基因对RPMI8226细胞增殖、细胞周期和侵袭力的影响及其分子作用机制.方法 应用PTEN siRNA转染RPMI8226细胞,封闭内源性PTEN mRNA表达.MTT法检测细胞生长曲线;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分布及凋亡;Transwell小室实验检测细胞侵袭活性;荧光定量PCR(FQ-PCR)检测mRNA水平变化,Western印迹检测蛋白水平变化.结果 PTEN siRNA能明显抑制RPMI8226细胞PTEN mRNA及蛋白表达.MTT结果显示,转染后4d,与NS-siRNA组相比,PTEN-siRNA组细胞生存率为(141.55±8.34)%(P<0.01).细胞周期分析显示PTEN-siRNA转染RPMI8226细胞48 h后,与未转染细胞相比,处于G0/G1期细胞比例升高,G2/M期和S期细胞比例降低,凋亡峰显示凋亡的细胞比例减少.PTEN-siRNA转染RPMI8226细胞后24h,未转染组、NS-siRNA转染组和PTEN-siRNA转染组黏附于下室面的细胞数量分别为:49.33±7.63、47.17 ±7.76和79.50±11.89,NS-siRNA和PTEN-siRNA组相比,差异显著(P<0.01).转染PTEN siRNA后凋亡相关基因Survivin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增加,Caspase-3/-7 mRNA及蛋白活性表达水平减低.FAK mRNA MMP-2,MMP-9 mRNA p-FAK蛋白表达水平升高.结论 转染PTEN siRNA能够促进RPMI8226细胞增殖及侵袭能力,抑制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09.
目的应用动态心电图(DCG)观察老年心血管病患者行白内障摘除术围手术期心律失常发生情况,为制定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66例(72只眼)年龄≥60岁伴有心血管病史的白内障手术摘除患者,在围手术期间进行24 h DCG监测,观察术前2 h、术中以及术后2 h的心律失常变化,所得DCC数据用统计学方法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 66例患者在围手术期间心律失常的总发生率为87.9%,以房性心律失常最高(86.2%),室性心律失常次之(72.4%);短暂房性心动过速和短暂室性心动过速分别为24.1%和3.4%。术中和术后2 h房性心律失常发生率明显高于术前2 h(P=0.000);而术中和术后2 h室性心律失常明显低于术前2 h(P=0.000)。23例(34.8%)有眼心反射的发生。术后出院视力脱残率为86.1%,脱盲率为93.1%。手术中无严重全身并发症发生。结论老年心血管病患者白内障围手术期心律失常发生率较高,术前应予全面综合分析和评估,针对其变化特点采取相应措施,尽可能减少心律失常的发生,使手术风险降至最低。  相似文献   
110.
带膜支架置入治疗脑血管狭窄合并动脉瘤,目前尚很少有报道,现报告1例如下。1病例男,78岁。因发作性头晕1年、加重2个月,于2005年12月14日入院。患者1年前出现头昏、头晕,在外院行左侧颈动脉内膜剥脱(CEA)手术,术后3个月,又出现发作性头晕,伴行走不稳,数日发作1次,每次持续约2min自行缓解,药物治疗无效。既往有高血压病史20余年,正规服药治疗。查体:左侧颈部有15cm长手术疤痕,其他无异常。脑血管造影检查结果示两侧颈内动脉海绵窦段狭窄70%,右侧海绵窦段狭窄上端动脉瘤,左椎动脉寰椎上端狭窄80%,左侧图1A:右侧颈内动脉海绵窦段狭窄及动脉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