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2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14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16篇
临床医学   21篇
内科学   13篇
神经病学   8篇
外科学   24篇
综合类   52篇
预防医学   16篇
药学   50篇
中国医学   90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4年   1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37 毫秒
91.
目的比较不同工艺提取的竹节参皂苷粗提物的毒性及抗炎效果。方法采用不同工艺分别制备竹节参皂苷粗提物样品1、样品2、样品3、样品4、样品5、样品6,然后用不同工艺、不同浓度的样品处理RAW264.7细胞,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噻唑蓝(MTT)法检测细胞活力,一氧化氮(NO)试剂盒检测RAW264.7细胞NO释放量。结果不同样品作用于RAW264.7细胞毒性从小到大依次为:样品4样品6样品5样品2样品1样品3。不同样品对脂多糖刺激的RAW264.7细胞NO释放抑制效果依次为:样品4样品5样品2样品6样品1样品3。结论 6种不同提取工艺得到的竹节参皂苷粗提物中,泡沫分离法提取的竹节参皂苷粗提物毒性最小,抗炎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92.
袁丁 《黑龙江医学》2013,37(2):155-156
目的观察我院自制消炎膏外敷治疗前庭大腺脓肿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12-02~2012-10前庭大腺脓肿患者5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行前庭大腺脓肿造口术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消炎膏外敷治疗。结果两组治疗第1 d自觉症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3 d、5 d两组自觉症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疗效(局部红肿及压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传统前庭大腺脓肿造口术配合自制中药消炎膏外敷明显缓解局部炎症及疼痛症状,缩短治疗时间,方法简单、易操作,患者配合度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3.
目的分析萧县2006~2012年早期新生儿死亡主要原因。探索相关影响因素和干预措施。方法收集萧县2006~2012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资料,重点分析早期新生儿死亡水平变化情况和主要死因,并对预防新生儿死亡发生提出干预措施。结果 2006~2012年早期新生儿平均死亡率为8.5‰,2007年早期新生儿死亡率最高,达到15.7‰,不同年份死亡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6.216,P﹤0.001),早期新生儿死亡率呈逐年下降趋势;死因顺位中前三位依次是出生窒息、早产及低出生体重、出生缺陷。结论萧县早期新生儿死亡率处于比较高的水平,提高围产期保健服务质量和系统管理,提高基层产科人员知识技能,有助于降低早期新生儿死亡风险。  相似文献   
94.
目的:研究竹节参总皂苷对异烟肼和利福平合用致小鼠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灌胃异烟肼(75mg/kg)、利福平(100mg/kg)7d以复制小鼠肝损伤模型。40只雄性Bab1c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等容生理盐水)组、模型(等容生理盐水)组、水飞蓟宾(50mg/kg)组与竹节参总皂苷高、低剂量(100、50mg/kg)组,复制模型的同时灌胃给予相应药物,每天1次,连续7d。测定小鼠肝脏指数、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活性、肝匀浆中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及mRNA的表达情况,并作小鼠一般情况与肝组织病理学观察。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肝脏指数显著升高,肝组织ALT、AST活性显著增强,sOD、GSH.Px活性显著减弱,MDA含量显著增加,GSH—Px和SOD。mRNA表达显著减弱(尸〈0.01或P〈0.05)。与模型组比较,竹节参总皂苷高、低剂量组小鼠肝脏指数显著降低,肝组织ALT、AST活性显著减弱,SOD:、GSH.Px活性显著增强,MDA含量显著减少,GSH—PX和SOD:mRNA表达显著增强(P〈0.01或P〈0.05)。正常对照组小鼠肝脏外观正常,肝小叶结构清楚,肝细胞索排列整齐,肝细胞轻微水肿,核结构清晰,肝窦正常;模型组小鼠肝脏明显肿大,质脆,边缘钝而厚,表面呈黄褐色颗粒状,肝细胞弥漫性水肿,胞浆疏松化,胞质色淡,肝细胞点状坏死,散在有炎性细胞浸润;竹节参总皂苷高、低剂量组小鼠肝大体与肝组织病理学均明显改善。结论:竹节参总皂苷对异烟肼和利福平合用致小鼠肝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其抗脂质过氧化有关。  相似文献   
95.
目的:检测胃癌患者血清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的浓度水平,并评估其在胃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用ELISA方法检测2007年2月至2010年4月在我院手术胃癌患者106例,其中男71例,女35例,平均年龄56.2岁(22~78岁)。所有病例均经病理学确认为原发性胃癌)、48例胃炎患者(接受胃镜检查诊断为慢性胃炎)及50例健康(健康体检者,排除一切肿瘤以及炎症性相关疾病)对照者血清MIF水平,同时测定癌胚抗原CEA。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MIF、CEA以及联合诊断对胃癌的诊断价值。结果胃癌患者血清中MIF平均浓度为4586 pg/ml,均高于单纯胃炎患者(1602.4 pg/ml)和健康对照(1105.6 pg/ml),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均<0.05)。胃癌患者血清MIF的水平与患者性别、年龄、病理类型不相关。但胃癌患者血清MIF水平随着肿瘤分期的升高而升高,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伴有淋巴结转移胃癌患者MIF水平显著高于未转移者(P<0.05)。根据ROC曲线分析,MIF检测胃癌的临界值为3018 pg/ml时诊断效能最大,敏感度为79.4%,特异度为85.1%。MIF与CEA联合检测诊断价值高于单独诊断(P<0.05)。结论胃癌患者血清中存在高水平的MIF,MIF可能为胃癌潜在的肿瘤标志物,MIF联合CEA可提高胃癌的诊断率,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96.
竹节参醇提物对LPS诱导RAW264.7细胞炎症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 观察竹节参醇提物对脂多糖(LPS)刺激小鼠单核巨噬白血病细胞RAW264.7细胞炎症保护作用的初步 探讨。 方法: 用不同质量浓度的竹节参醇提物处理RAW264.7细胞,噻唑蓝(MTT)法检测细胞活性;检测LPS刺激的RAW264.7细胞一氧化氮(NO)释放量以及竹节参醇提物干预后RAW264.7细胞NO释放量;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 白介素1β(IL-1β)分泌;聚合酶链反应(PCR)法检测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mRNA的表达;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法检测胞浆胞核核转录因子-κB(NF-κB)蛋白表达。 结果: 竹节参醇提物作用RAW264.7细胞的安全范围<100 mg·L-1;LPS的用药质量浓度为1 mg·L-1;与LPS模型组相比,竹节参醇提物0.1,1,10,40 mg·L-1能有效抑制NO释放(抑制率分别为31.2%,41%,46.1%,55.2%)和抑制TNF-α,IL-1β的分泌(P<0.05或P<0.01);竹节参醇提物10,40 mg·L-1能下调LPS模型组iNOS mRNA表达且抑制NF-κB的核移位。 结论: 竹节参醇提物对LPS刺激的RAW264.7细胞炎症具有保护作用,其保护机制可能与调控NF-κB通路,进而抑制NO的释放,降低TNF-α,IL-1β,iNOS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97.
目的 研究优化泡沫分离法分离竹节参皂苷的工艺条件。方法 分析提取物皂苷含量,优化泡沫分离的工艺条件。结果 当气泡直径在0.4-0.5mm、温度65℃、PH值5.6、电解质NaCl浓度为0.015mol/L时,总皂苷富集比为2.1,纯度比为2.6,回收率为98.33%。结论 泡沫分离法分离竹节参总皂苷方法稳定可靠,产品收率高,为天然竹节参皂苷的开发利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8.
泡沫分离法提取竹节参总皂苷的工艺优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优选泡沫分离法提取竹节参总皂苷的工艺条件。方法:以富集比、纯度比、回收率为指标,对气泡大小、原料液温度、电解质质量浓度及pH等影响泡沫分离的主要因素进行考察,采用单因素试验优化泡沫分离法提取竹节参皂苷的工艺条件。结果:最佳提取工艺为气泡直径0.4~0.5 mm,温度65℃,pH 5.5,电解质NaCl摩尔浓度0.015 mol·L-1,总皂苷富集比2.1,纯度比2.6,回收率98.33%。结论:泡沫分离法分离竹节参总皂苷方法稳定可靠,产品收率高,为天然竹节参皂苷的开发利用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99.
Nrf2-ARE通路是近年来发现的尤为重要的抗氧化应激通路,其信号转导机制复杂而广泛。近年来,研究发现其在缺血性心肌损伤的发病机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有望成为治疗缺血性心肌损伤的一个新的治疗靶点。本文就其生物学功能及其在缺血性心肌损伤中的作用作一阐述。  相似文献   
100.
竹节参HPLC-ELSD指纹图谱和化学成分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建立竹节参药材HPLC-ELSD液相指纹图谱,分离纯化鉴定其主要特征峰的单体化合物,客观评价竹节参内在质量差异。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检测器(HPLC-ELSD),梯度洗脱,测定了10批竹节参样品。色谱条件为YMC-pack ODS-AQ色谱柱(4.6 mm×250 mm,5μm),乙腈(A)-0.5%乙酸水溶液(B)为流动相,梯度洗脱(0~5 min,20%~40%A;5~20 min,40%~40%A),流速为1.0 mL.min-1,柱温30℃。ELSD检测器:漂移管温度为40℃,氮气释放压力为33 Psi。通过采用反复硅胶柱色谱和半制备HPLC的方法分离纯化竹节参的化学成分,并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进行结构鉴定。结果:建立了10批竹节参样品HPLC-ELSD指纹图谱,分离纯化鉴定了5个主要化学成分,分别为人参皂苷Re,竹节参皂苷Ⅳ,Ⅳa,Ⅴ,Pjs-2。结论:综合竹节参指纹图谱和化学成分分析,能较全面的表征不同产地竹节参内在成分的差异,为竹节参内在质量评价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