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1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29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5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5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51.
目的:评估六味地黄丸对已接受多巴胺替代治疗的帕金森病患者多个系统自主神经症状的影响。方法:128侧应用多巴胺替代治疗的原发性PD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3例单用多巴胺替代治疗,六味地黄丸组65例在多巴胺替代治疗基础上合用六味地黄丸。治疗6个月后,两组进行SCOPA—AUT量表评估。结果:六味地黄丸组在泌尿系统、体温调节功能、性功能三方面症状SCOPA—AUT评分和总分上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在消化系统、心血管系统和瞳孔调节功能方面评分与对照组相比未见显著性差异。在各系统症状发生率方面,六味地黄丸组有增加腹胀、减少大便失禁的趋势,但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六味地黄丸可显著降低患者夜间盗汗和畏热的发生率,减少夜尿、尿失禁、尿频,还能明显减少性功能障碍,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六味地黄丸对心血管系统和瞳孔调节系统症状发生率未见明显影响(P〉0.05)。结论:帕金森病患者显示出明显的多系统自主神经症状。本研究证实六味地黄丸可在泌尿系统、体温调节和性功能等多方面改善帕金森病自主神经症状。  相似文献   
52.
[目的]观察通脉消斑膏贴敷人迎穴联合针刺治疗痰瘀互结型颈动脉斑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6例痰瘀互结型颈动脉斑块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3例.治疗组给予通脉消斑膏贴敷人迎穴联合针刺风池、人迎、血海、丰隆、足三里、太冲穴治疗,对照组给予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疗程为12周.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血脂水平及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的改善情况,评价2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疗效、颈动脉IMT改善疗效和安全性.[结果](1)研究过程中,2组各脱落3例,最终各有30例患者完成试验.(2)中医证候疗效:治疗12周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86.67%(26/30),对照组为60.00%(18/30),组间比较,治疗组的总体疗效和总有效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3)颈动脉IMT改善疗效:治疗12周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56.67%(17/30),对照组为26.67%(8/30),组间比较,治疗组颈动脉IMT改善疗效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4)治疗后,2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和颈动脉IMT值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且治疗组对中医证候积分的降低作用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但2组颈动脉IMT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治疗后,2组患者的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6)治疗过程中,2组患者的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等安全性指标均无明显异常.[结论]通脉消斑膏贴敷人迎穴联合针刺治疗对痰瘀互结型颈动脉斑块患者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能减少颈动脉IMT,改善血脂水平,降低中医证候积分.  相似文献   
53.
目的:观察以"临床状态医学"方法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5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3例)和对照组(52例)。治疗组给予西医基础治疗+中医辨证论治+心理疏导,对照组给予西医基础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总体状态自评量表、NIHSS量表、宗氏抑郁自评量表、宗氏焦虑自评量表评分,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87.3%,对照组为7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NIHSS量表、宗氏抑郁自评量表、宗氏焦虑自评量表评分均显著下降,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总体状态自评量表评分均显著升高,且治疗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临床状态医学"理论指导下的综合方案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临床疗效显著,可降低NIHSS量表、宗氏抑郁自评量表、宗氏焦虑自评量表评分,升高总体状态自评量表评分。  相似文献   
54.
中医药治疗抑郁症伴慢性疼痛3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运用中医药辨证治疗抑郁症伴慢性疼痛患者的有效性。方法将符合入选标准的抑郁症伴慢性疼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两组同时进行口服文拉法新治疗,治疗组在同时辨证口服中药,观察并比较其治疗前后的HAMD减分率、HAMD评分,McGill量表评分,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中药辨证治疗配合文拉法新治疗抑郁症伴慢性疼痛患者有起效快、药物副作用少、病人耐受高、医从性强以及效果更显著等特点。结论中医药配合文拉法新治疗伴慢性疼痛抑郁症患者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55.
目的:观察认知治疗加中医药治疗防止抑郁症复发的效果。方法:200名抗抑郁治疗成功的重性单相抑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认知治疗组、认知治疗加中药治疗组,观察时间为2年,将观察前后各组的Hamilton抑郁量表(HAMD-17)积分、各因子分值变化情况、患者复发率进行比较,并进行生存质量分析。结果:认知治疗加中药治疗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其他两组(P<0.05)。结论:认知治疗加中药治疗对防止抑郁症复发有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56.
57.
本文旨在探讨常见脑病中医辨证分型与经颅多普勒(TCD)检测结果之间的关系,对261例脑病患者进行了TCD检测及中医辨证分析。结果表明:脑动脉血流信号消失、收缩期血流速度低于正常、脑动脉硬化等TCD频谱图像,多为气虚血瘀型或气虚痰阻型脑病,而颈内动脉血流信号缺如、颈内动脉血流速度减慢多见于气虚血瘀型,推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减慢多见于气虚痰阻型;脑血管收缩期高流速信号,多属肝肾阴亏风阳上扰,中脏腑风阳痰热内闭中风;脑动脉硬化兼狭窄的多普勒图像,多见于肾精亏损兼瘀血型脑病。并从中医病机角度探讨了常见脑病出现TCD检测结果的机理。  相似文献   
58.
本文从分经审证,得其要旨;立论气化,申易发经义;论开合抠,重视扬枢三个方面对清·陈修园的《伤寒医诀串解》进行了学术思想的研究。  相似文献   
59.
目的:分析张伯礼院士治疗中风恢复期及后遗症期的处方,以总结其治疗中风病的部分用药规律。方法:将笔者跟师期间所抄录的处方共220进行建库整理,对处方的中药类别、频次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所用中药共计146种,中药应用总频次共计4194次;使用频次最高的前10位中药为珍珠母、黄芩、桑枝、当归、丹参、川芎、杜仲、大黄、天麻、知母;使用中药类别频次排前7位的依次是:清热药、补益药、活血药、祛风湿药、安神药、化痰止咳平喘药和利水渗湿药。结论:中风病机复杂,病理演变变化多端,张伯礼院士治疗中风病,善于根据病人具体的临床症状,在辨证分析中风病之风、火、痰、瘀、虚等基本病证要素的基础上遣方用药,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60.
目的了解分析综合性中医院开设心理卫生专科后5年来的会诊情况。方法对本院开设心理卫生专科后的1999/2003期间临床各科住院患者邀请心理卫生专科会诊的病例数量、科室分布、心理卫生科诊断和处理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1999/2003年会诊率为0.5%,会诊科室以内、骨、妇产科为主,会诊疾病前4种分别是心境障碍、躯体形式障碍、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神经症及脑器质性疾病所致精神障碍。结论综合性中医院住院患者存在各种心理卫生问题,应加强综合性中医院的心理卫生专科及会诊-联络精神病学的研究与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