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52篇 |
免费 | 2篇 |
国内免费 | 1篇 |
专业分类
妇产科学 | 1篇 |
基础医学 | 11篇 |
临床医学 | 71篇 |
内科学 | 4篇 |
神经病学 | 1篇 |
外科学 | 13篇 |
综合类 | 38篇 |
预防医学 | 3篇 |
药学 | 6篇 |
中国医学 | 7篇 |
出版年
2022年 | 2篇 |
2021年 | 1篇 |
2020年 | 1篇 |
2019年 | 1篇 |
2018年 | 1篇 |
2017年 | 2篇 |
2016年 | 1篇 |
2015年 | 8篇 |
2014年 | 6篇 |
2013年 | 2篇 |
2012年 | 5篇 |
2011年 | 7篇 |
2010年 | 17篇 |
2009年 | 8篇 |
2008年 | 9篇 |
2007年 | 6篇 |
2006年 | 3篇 |
2004年 | 4篇 |
2003年 | 4篇 |
2002年 | 2篇 |
2001年 | 7篇 |
2000年 | 6篇 |
1999年 | 5篇 |
1998年 | 8篇 |
1997年 | 15篇 |
1996年 | 12篇 |
1995年 | 10篇 |
1990年 | 1篇 |
1984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目的观察针灸联合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8月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90例,将其随机分为针灸组,推拿组以及针灸联合推拿治疗组,每组均为30例,观察三组患者3个月后的总体治疗有效率。结果针灸联合推拿治疗组的总体治疗有效率为90.00%,针灸组的治疗有效率为73.33%,推拿组的治疗有效率为70%。针灸联合推拿治疗组的治疗总体有效率显著高于针灸组以及推拿组(P0.05)。结论针灸联合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强于单独使用针灸、推拿治疗,两种治疗方法能够优势互补,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2.
目的建立聚合酶链反应-微孔板杂交法检测端粒酶活性的方法及应用于临床。方法利用Kim法处理样品及扩增端粒酶产物,引物TS标记生物素,扩增产物与包被有亲合素的微孔板结合,并与标记地高辛特异探针杂交;与碱性磷酸酶标记的抗地高辛抗体反应,经PNPP显色。结果该方法最佳实验条件为探针浓度2.5μmol/L,杂交时间1h,批内变异系数为9.5%,批间变异系数为16.5%。在29例各种恶性肿瘤组织,端粒酶活性总检出率为89.6%,而在17例炎性包块与良性增生组织为11.8%,7例正常组织中未发现有端粒酶活性。结论该法灵敏度与重复性较好,简便快速,成本低,便于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3.
目的 利用总误差(TE)和不确定度的统计方法评价体液免疫项目的检测质量。方法 利用伯乐质量控制软件计算2013年1月~10月金陵医院中心实验科体液免疫项目室内质量控制累积均值((-overx)),累积标准差(s),累积变异系数(CV),利用中国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室间质评回报数据[共2次(201311~201315,201321~201325)]计算体液免疫项目检测结果与靶值的相对偏倚(bias%)和相对平均偏倚(bias%^-),结合室内质量控制累积CV计算TE。使用室间质评回报数据和室内质量控制累积CV,采用Nordtest法计算每个项目的不确定度。结果 2个质量控制水平的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M(IgM)、补体3(C3)、补体4(C4)、抗链球菌溶血素“O”(ASO)、类风湿因子(RF)、C反应蛋白(CRP)和免疫球蛋白E(IgE)的最大TE分别为:13.07%,14.05%,13.99%,15.68%,14.84%,14.5%,16.55%,14.19%和10.05%; 这些项目的最大扩展不确定度分别为:15.44%,15.82%,16.23%,17.67%,16.73%,19.96%,19.01%,16.25%和10.86%。IgG,IgA,IgM,C3的不确定度构成比中偏倚和不精密度所占比例大致相同,而C4,CRP,IgE的不确定度主要受不精密度影响。ASO,RF的不确定度主要受偏倚影响。结论 TE和不确定度之间有一致性,可作为实验室检测质量分析和改进的重要依据,不确定度可提供更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4.
目的探讨联合检测血清抗胰腺外分泌腺抗体(PAB)、抗酿酒酵母抗体(ASCA)、抗杯状细胞抗体(GAB)、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PANCA)及粪便钙卫蛋白(FC)在炎症性肠病(IBD)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收集确诊的克罗恩病(CD)患者107例及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98例作为IBD组,非IBD肠病疾病患者79例作为疾病对照组,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血清PANCA、ASCA、GAB和PAB,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FC浓度。对3组血清PANCA、GAB、PAB、ASCA及FC检测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205例IBD患者血清PANCA、GAB、PAB、ASCA的阳性率分别为36.1%、29.8%、38.0%、4.9%;IBD组、CD组与UC组FC浓度均高于疾病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D组与UC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PANCA在CD和UC组的阳性率分别为8.4%、66.3%;PAB在CD和UC组的阳性率分别为65.4%、8.2%;PAB、PANCA、GAB、ASCA、FC及5项联合在鉴别诊断IBD与非IBD肠道疾病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38.0%、36.1%、29.8%、4.9%、54.1%、63.4%和98.7%、96.2%、94.9%、100%、68.4%、93.7%。5项联合鉴别诊断IBD与非IBD肠道疾病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19;PANCA用于UC鉴别诊断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16;PAB用于CD鉴别诊断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23。结论 GAB为一种IBD相关自身抗体,可用于IBD的辅助诊断;PAB和PANCA分别为CD和UC重要的血清学标记物,对该类疾病诊断具有高度敏感性和特异性;将FC与自身抗体联合对于IBD与非IBD胃肠道疾病的鉴别具有重要意义,但对于区分CD或UC价值不大。 相似文献
105.
用抗体捕获法,建立了检测荷-C3d-IgM类免疫复合物(CMIC)的ELISA技术。经对临床疾病研究发现,由HBV引起的肝病组中,血清存在有高水平的CMIC,阳性检出率为29.0% ̄46.1%。不同病程其CMIC前后水平亦有差异。在乙型肝炎急性期,CMIC阳性水平最高,并呈上升趋势;慢性活动性肝炎及慢性重症肝炎似有下降,而在慢性迁延必肝炎和有HBV引起的肝硬化患者中,CMIC含量又有所回升。在10 相似文献
106.
心磷脂抗原的纯化与三类特异抗心磷脂抗体测定方法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甲醇:氯仿抽提,硅胶柱,薄层层析法分离纯化自新鲜牛心中提取心磷脂,经硅胶板层和高效液相色谱分析,其比移值与峰形与心磷脂标准品完全一致。用此心磷脂包被反应板建立了检测抗心磷脂抗体的间接ELISA法。 相似文献
107.
<正>自身免疫病(AID)是由与自身抗原表位反应的抗体或淋巴细胞参与、自身免疫反应引发的一系列组织损伤或功能障碍的疾病状态。患者血清中存在的针对自身组织成分的抗体,除可用于AID诊断、预后判断、疾病活动性监控以及疗效评估外,也可作为AID的风险预测指标[1]。我们对15 742例受检人群进行了抗核抗体(ANA)、ANA谱与抗环瓜氨酸肽(CCP)抗体等的检测,并对结果进行了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8.
目的建立检测血清抗瓜氨酸化蛋白抗体特异性免疫复合物(ACPA-IC)的ELISA技术,探讨ACPA-IC对类风湿关节炎(RA)的临床意义。方法建立检测血清ACPA-IC的ELISA技术,并对方法的特异性、稳定性和重复性进行评估。采用PEG6000沉淀法自RA患者血清中提取IC。用建立的ACPA-IC ELISA法对92例RA患者包括46例ACPA阳性(ACPA+)患者和46例ACPA阴性(ACPA-)患者、46例SLE患者及47例健康献血员血清ACPA-IC水平进行检测。并分析RA患者血清ACPA-IC水平与ACPA和类风湿因子(RF)的相关性。结果经方法学评估,建立的ACPA-IC ELISA法在特异性、稳定性和可重复性方面均达到检测要求。ACPA+患者ACPA-IC水平高于ACPA-患者、SLE患者及健康对照组(P0.01)。当cut off值设为0.9时,该法测得RA患者血清ACPA-IC的阳性率为45.65%(42/92),显著高于SLE(6/46,13.04%)及健康对照组(2/47,4.26%),χ2分别为14.376和24.632,P均0.01。46例ACPA+RA患者ACPA-IC阳性者36例(78.26%),而ACPARA患者ACPA-IC阳性者仅6例(13.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429,P0.01)。ACPA-IC与ACPA和RF的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表明,RA患者血清ACPA-IC水平分别与血清ACPA(r=0.708,P=0.000)、RF(r=0.571,P=0.000)呈正相关。结论成功建立检测血清ACPA-IC水平的ELISA技术。RA患者尤其是ACPA+患者血清ACPA-IC水平显著升高。ACPA-IC在RA患者血清中出现可能具有重要的致病意义。 相似文献
109.
目的检测体表肿物细针吸取细胞标本中端粒酶的活性,探讨其在体表肿瘤细胞学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端粒重复序列扩增(TRAP) -银染色技术检测47例体表肿块细针吸取标本中的端粒酶活性.结果 23例细针吸取恶性肿瘤标本中,端粒酶阳性率为86.9%(20/23),而在19例炎性病变及良性增生组织中阳性率为5.3%(1/19),5例正常组织中未发现有端粒酶活性表达.结论体表肿瘤细针吸取标本端粒酶检测可提高单纯细胞学诊断的准确性、敏感性和特异性,为细胞学诊断体表肿瘤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10.
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加剧和交通事故的迅速增多,老年人脑外伤的发病率明显增高。由于生理功能发生退行性改变等原因,老年人发生脑外伤(特别是超高龄者)后神经功能恢复困难,致残、致死率较高。2000-2006年本院收治80例老年性颅脑外伤患者,现将诊治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